鄒煥榮
摘 要:營造輕松愉悅的高效課堂是所有教學工作者的追求。從事物理教學工作多年,在教學過程中敢于嘗試,總結(jié)出一些對農(nóng)村學生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關(guān)鍵詞:輕松;高效;藝術(shù)
營造輕松而高效的物理課堂,是所有物理教學工作者的追求。對教師而言,如果上課一直都是沉悶而沒有生趣,將會不斷消磨教師的意志,打擊教師的工作熱情,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課堂效率低下。作為把物理教學當成終身事業(y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因為這不僅是學生的悲哀,更是教師的悲哀。在這些年的教學工作中,為了把物理課上得有聲有色,從總體上提高學生的成績,我不斷地努力嘗試,承受過失敗的沮喪,也享受過成功的喜悅,終于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開展“問”“答”教學,活躍學生的思維
物理是最純的理科,相信這句話沒多少人會反對。物理重在理解,光靠死記硬背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而要理解一些概念,不是一個人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就能領(lǐng)悟,得有人從旁指引。所以,讓學生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習慣,是提高學生成績的一個好方法。
“問”“答”教學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課堂變得輕松起來,還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不失為物理教學中值得一試的好方法。
二、提高教學的藝術(shù)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
課堂是傳授知識、解答疑惑的地方,這是無疑的,但課堂卻不能僅僅局限于此,我們要把課堂升華到藝術(shù)的水平,讓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感受課堂的魅力。
記得有一次,我到其他學校聽課,那次聽課讓我受益良多,聽完那節(jié)課,我簡直可以用“驚嘆”來形容內(nèi)心的感受,發(fā)覺原來物理課也可以上得那么有藝術(shù),那么妙趣橫生。以下就來重溫幾個片段。
片段一:教師從口袋中拿出小物品,他的動作不太快,像是變戲法,還裝著一個變戲法的樣子在手中吹一吹,東西就“變”出來了,有點“裝模作樣”吧?但學生卻出乎意外地認真看。最后,教師拿出一些不同形狀的小木塊和一些鐵制品等。雖說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戲法”,但我卻從來不曾想過,更不曾做過,因為我也不曾想到學生的反映是如此的好,一些本來無精打采的學生的注意力都讓教師吸引住了,都在關(guān)心教師能拿些什么出來,臉上流露出期盼的神情。
片段二:由于剛才教師的精彩演出,在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在紙中寫出哪些物體能浮在水面上,哪些沉到水里時,學生的熱情可以用高漲來形容。而最為精彩的還是在于當讓個別學生到講臺上作板面匯報時,有學生居然能從眾多的物體中說出鐵質(zhì)下沉,木質(zhì)浮起來,多么聰明的學生??!……
本來一節(jié)普通的物理課,經(jīng)過教師小小的藝術(shù)加工,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讓學生在教師的“小把戲”下激發(fā)出好奇心,把好奇心用于積極探求真理、掌握學習的規(guī)律,提高了課堂效率,達到夢寐以求的效果。
三、讓教學走向生活,把生活融入課堂
物理源于生活,更服務于生活,教學中要把物理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融為一體,讓學生感受生活處處有物理,感受物理的有用性,更通過感受物理給生活帶來的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把課堂變成快樂人生的一部分。實踐表明,有用的東西學起來效率會高很多,因為它影響著你的生活,促使你必須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
四、重視學生的身心感受,讓學生在經(jīng)歷中成長
“身心不可替代”,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這樣,把物理知識在課堂中直觀呈現(xiàn),讓學生在經(jīng)歷中成長。針對這一特點,教師應該多在課堂組織學生體驗物理知識獲得的實驗,通過學生動手去完成實驗、體味成功、感受知識,帶著有趣而輕松的心態(tài)去主動探求知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是對痛苦經(jīng)歷的記憶,我們把它遷移到物理教學也有不少可以借鑒的地方。比如,在講“力”的三要素中的作用點時,很多學生剛開始比較模糊,對力的作用點理解不夠透徹。這時如果教師給學生設定一個簡單的實驗讓學生共同去參與,就能起到對知識良好的詮釋作用。實驗可以設計如下:
實驗一,讓全體學生按平常拿物理教科書那樣把教科書拿起來,保持教科書頁面與水平面平行,教師讓學生感受,說出感知的結(jié)果。
實驗二,把學生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學生按原先那樣拿著課本,另一部分學生拿著教科書的邊緣,同樣要保持課本水平地拿起來。通過對比分組,不少學生就開始議論了,拿著邊緣的學生就會因為辛苦而提出抗議,而原先那一組就樂得清閑。經(jīng)過這“不經(jīng)意”的分組,學生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課堂氣氛也隨之活躍起來。
營造輕松而高效的物理課堂是我們一貫的追求。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嘗試,努力創(chuàng)新教法,總結(jié)得失,找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成長。
參考文獻:
[1]卓洪堅.小笑話為物理教學添色彩.廣東教育,2009.
[2]熊春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中學物理教與學,2012(01).
[3]廖志堅.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切入點,探索教學有效性.廣東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