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多媒體的合理運用,能夠將課文內(nèi)容以聲感、形感、色感和動感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使其在學生的大腦里留下鮮明的形象。在基本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借助課件讓學生走進教材,輔之以學生聽、說、想、讀的訓練,能收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課堂氛圍;滿意的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深深感受到在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多媒體,往往能豐富課堂、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合理利用好多媒體可以使之成為語文教學活動的潤滑油,它是一種把聲音、文本、圖形和圖像等多種媒體和計算機結合在一起的技術。正確適當?shù)剡\用多媒體不僅可以使師生關系得到質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時間(課堂)和空間(課間)內(nèi)打破地域界限,展現(xiàn)古今中外的客觀事實,使經(jīng)驗較貧乏的小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很感性地認識教材中的事物,達到知識領域和情感領域的多重目標。多媒體利用光、聲、電和畫等手段制作成的動畫,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學生在課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地進行學習,使枯燥的課堂學習成為他們學習語文的樂園。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的年齡決定了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維。因此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電教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并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動感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背景,能把學生帶進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為課堂教學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以此撥動學生的心弦,蕩起思維的火花,使學生以最佳狀態(tài)投入學習。如《觀潮》一課,我結合課文內(nèi)容播放錄像,屏幕上那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的積極反應,不少學生翹首凝望,不約而同地發(fā)出驚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油然而生。這樣,電教媒體把無聲的教材內(nèi)容變得有聲有色,化靜為動,帶著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于最積極最興奮的狀態(tài),對課文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很自然地步入積極思維狀態(tài)之中。
二、走進多元世界,激發(fā)表達欲望
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tài)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幾乎每位同學都酷愛動畫片。而多媒體正是從小學生的愛好出發(fā),用聲、光、電、畫等媒體制作動畫,配以不同的色彩,增添畫面的可視性和美感,創(chuàng)設出一個美妙的教學空間。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讓他們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聽、說訓練《知錯就改》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作了:1.孫小圣和小熊丁丁去公園。2.孫小圣在公園的柱子上留下七個字。3.孫小圣改正錯誤等三部動畫片。在教學時逐部播放,同時根據(jù)需要適時配上聲音,這樣學生就不知不覺地被帶入了一個美妙的動畫世界,學生的聽覺、視覺都被利用起來,促進其心理內(nèi)化,學生興趣盎然,每欣賞完一部動畫后就會議論紛紛,爭先恐后地舉手想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甚至有同學還針對別人的發(fā)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如:當一名同學說到孫小圣知道自己錯了低下頭的時候,就有同學提出問題:“光知道錯了還不行,應該改正?!蹦窃趺锤恼??同學們針對這個問題又進行了一番討論。有的同學說:“應該擦掉”,有的同學說:“應該在亭子旁豎一塊牌子寫上:禁止涂寫”等。同學們在討論中不僅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而且使自己的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在討論中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了發(fā)揮,促進了思維的發(fā)展。
三、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語文教材中,有些內(nèi)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老師講得口干舌燥,但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nèi)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惑創(chuàng)設巧妙的突破口。如《畫楊桃》一文中“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的樣子也各不相同”,這話比較抽象,是課文的教學難點,如果應用電教媒體的動畫功能對楊桃的各個不同角度進行翻轉、定格,讓學生設身處地從不同角度反復觀察,這樣,改變以教師分析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靜止平面的教學方式,使平常的教學跳出時空的界限,學生迅速進入動態(tài)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學得生動活潑,學得興趣盎然,同時,課文的難點也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化解了。
四、巧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在活動中主動探索的動機
動機是行為的誘因,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外閱讀,共同討論?!倍喾N媒體的綜合使用,能將課文的內(nèi)容以聲感、形感、色感、動感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使其在學生的大腦里留下鮮明的形象。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條件下,語文綜合性學習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各種語文問題入手,通過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勾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
在開始時,教師如果能運用各種現(xiàn)代媒體,創(chuàng)設最佳的教學情境,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索研究的興趣,喚起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求索愿望,他們就會入情入境,主動參與綜合實踐活動。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時,我們開展了自由閱讀綜合性學習,我讓學生在學校電腦室自由閱讀有關漢字來歷的資料,自由查閱漢字諧音特點的歇后語、笑話和對聯(lián)等。同時,把活動的資料做成PPT,讓學生自由閱讀、賞析,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探索漢字的欲望,信息技術對學生具有多么大的誘惑力?。W生一來到電腦室,就興奮得沒法形容,他們完全陶醉于知識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殿堂之中。
總之,多媒體的合理運用,能夠將課文內(nèi)容以聲感、形感、色感、動感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使其在學生的大腦里留下鮮明的形象。在基本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借助課件將學生帶進教材,輔之以學生聽、說、想、讀的訓練,能收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