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善
“學困生”,說他們是“差生”甚至于“雙差生”,確實是對學生的蔑視。學困生是很難教的,媽媽型的教師一般很受他們的歡迎,嚴厲型的就很遭貶斥。大多數學困生,一般情況下英語基礎很差,聽力題不上10分,語法和詞匯知識題不上5分,完形填空不上10分,閱讀理解簡直就是讀天書,短文改錯題亂改一氣,書面表達不是留白就是單詞的拼湊,更有甚者,直接抄上三段閱讀理解中過于口語化的段落算了,或者還用漢語拼音來代替,在試卷上畫個娃娃發(fā)泄一通的也大有人在。他們的學習是家長心中的痛,也是教師的遺憾。我們要做一些細致的研究,對他們講明高考的重要性,給他們一些關愛,具體地輔導他們做一些題,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的困難,再給他們一些學習的任務,一般情況下他們也會表示愿意學習。蘭州31中的理念是“一個都不放棄,一直都不放棄”,我們就要堅決堅持這種理念。
一、教學須有法
“大面積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這句話道出了課改的本質??纯次覀冝r村高中的學生,好學生還占不到10%,優(yōu)秀學生還占不到5%,這種可怕的現象不知困擾了基層教育多少年。
記得我往一所中學調動的時候,校長問我:“你能保證你的班級英語及格率達到15%嗎?”我回答:“只要努力,應該能達到?!边@句話最終成為校長的笑柄,在人前人后不知挨了多少訓。這件事使我終生難忘,我發(fā)誓通過我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夠圓了這個夢。
第一次考試,我卻失敗了,英語成績還真沒達到15%,后來我就好好反思,反思的結果是,不是我一個人努力了,學生的英語成績就能提高,而是學生必須努力,學生開始對英語感興趣了,喜歡學習英語了,我的努力才能不會白費。這其實就是不自覺地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于是,我就開始尊重學生,和學生交朋友,和他們打成一片,最終這個目標總算達到了。雖然達到了,但是我必須承認,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達到的。
新課改了,我又有了新的認識,過去的那種拼命精神,說到底還是不科學,用和學生拉關系的辦法,會把人累死。把課講好,才是真正吸引學生的一招。
可是怎樣把課講好,對當時的我來說,也還是個謎。
再到后來,我學習了課堂教學設計,才意識到,教師有了教學設計的意識,并且時時把它裝在心里,爭取使每一堂課都是專題性的,這樣的課目標意識很強,可以避免“教學無目標,課堂無檢測,課后無鞏固”的通病,慢慢地摸索上一段時間,就形成了良好的教學習慣,英語教學成績差的狀況就會得到改變。
二、幾點英語寫作的看法
包含所有要點,觀點表達到位,體現個性。語言基本沒有低級語法錯誤,有亮點,能適當使用一些高級詞匯及高級句型結構,語言地道,句式多樣化。
針對以上所列考生答題時所出現的普遍問題,我認為,平時的英語寫作教學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抓好初、高中銜接工作。從學生的入學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語法意識模糊,句子結構不科學。因此,高一首先要重點抓簡單句教學,多做句子翻譯,從簡單句逐漸過渡到復合句。
2.注重寫作技巧指導和話題詞匯積累。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應當是由低到高、由句到段、循序漸進的實踐過程。在學生熟練掌握簡單句后,高中階段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連句成段,連段成篇即謀篇能力。我們應從短語到句子到片段到語篇循序漸進,早動手、早訓練、早培養(yǎng)。另外,要依托教材單元話題材料,高度重視話題詞匯的積累。詞匯教學的方式應多樣化,注重語言實踐。
3.重視同伴效應。作文講評課除講解典型性錯誤,更重要的是摘錄習作中的精彩文句,展示優(yōu)秀習作。同伴的優(yōu)秀習作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英語書面表達是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方法之一,這種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我們的寫作訓練要有計劃、有步驟。
往年的會考作文較之今年有更多提示,而過多提示并不能有效降低考題難度。在過多中文提示下,考生只會忙于“翻譯”,并且受到母語干擾,考生的英語思維得不到應有的體現;過多的英文提示只能讓考生忙于“整理”,無暇顧及自己的思想,寫出來的作文不夠個性,不夠“靈性”。今年的作文命題令人驚喜,命題者在個人觀點方面沒有給出任何提示,“海闊天空任鳥飛”,鳥兒自然飛得高!當然,考慮到會考的特點,完全開放的命題方式難度可能會過低,試題走“半開放”路線是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希望能繼續(xù)延續(xù)下去。只是在話題上,是否可以考慮結合相應教材內容?
在新課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中,我們也要植根于學生實際,通過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會學生知識,或者教會他們怎樣去學習,少一些作秀和賣弄。最根本的,是上層的課堂評價標準要鼓勵實際和創(chuàng)新,從根本上祛除作秀課、模仿課的頑癥。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