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
根據(jù)學校教學實際,為了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為了提高學習效率的需要,我校提出了“擬綱-自學-反饋-解惑-鞏固”的新教學模式。我國“二十年來對于語文教學模式的各種探索,基本上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為宗旨的”。教學的核心問題是效率問題。“追求效率,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目標明確,二是方法得當”。實踐證明,以下幾點對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不無裨益。
一、明確目標,關注擬綱
1.樹立目標意識
“教學目標是作為統(tǒng)貫教學活動全局的一種指導思想而存在的。它是教學領域里為實現(xiàn)教育的總目的而提出的一種概括性的總體要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它支配、調(diào)節(jié)、控制著整個教學過程,是教師選擇教學內(nèi)容、運用教學方法以及調(diào)控教學環(huán)境的基本依據(jù)。教學目標是衡量課堂教學高效的一個重要標準。
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的確立,是完成教學任務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三維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的目標,過程與方法的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如何將《課標》的三維目標轉化成具體的教學目標是語文高效教學的關鍵問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精讀課,不僅是書法藝術的瑰寶,而且其文在思想、語言上也具有獨特的價值,它從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動談到了作者的生死觀,并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顯得不同凡響。《課標》要求“通過閱讀和鑒賞,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此文入選新教材正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學生若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就能認識作者深沉的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對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很有幫助,還能感受我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對提高語文素養(yǎng)大有益處。文中的寫景句子很美,是極好的誦讀材料。根據(jù)課標要求、本課特點和學生實際,尋求有效教學的可行性,我在對文本研究揣摩整體把握的基礎上提煉其核心的目標,重新整合相關知識點,制訂如下教學目標:了解序文特點,掌握實詞“修、期、致、臨、次”等詞的意義,背誦默寫全文;體會文章精練優(yōu)美、自然清新的語言,借助注釋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提高文言閱讀能力;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本著“因材施教”“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結合本課教學目標、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我選擇行之有效的誦讀法、點撥法教學。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反復誦讀,深刻領悟文章內(nèi)容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點撥難句及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關注“擬綱”
“擬綱”就是擬定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提綱。教師在確定了教學目標后,為達到教學目標而制定的指導學生學習和整體把握教材的引領性綱要。它對教學具有導向、激勵、服務功能?!疤峋V”是教學的線路圖,是教師用來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nèi)容溝通教與學的橋梁,其質(zhì)量直接影響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擬綱”須從有利于操作的角度思考,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為學生學習指明方向。
語文知識點多、面廣,教學實踐中,加強“擬綱”,不僅可抓住語文學科的重要知識點,將之扼要的總結傳給學生,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并且可通過學生的反饋不斷優(yōu)化,從而對構建高效課堂具有重要意義。我的學生存在的問題涉及學科各方面:語言表達不通順、作文條理不清楚等,更多的是邏輯問題。作文時發(fā)表議論大多是直接提出一個觀點,然后舉一個例子對其進行解釋,沒有論證,沒有推理;記敘事件人物,連基本的順序都凌亂不堪,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等。造成問題原因,很大一個是學生往往缺少一條明確的邏輯主線。教學中“擬綱”則是抓住這條主線的好方法,所以重視“擬綱”,也是直接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一大有效手段。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所以必須通過“擬綱”優(yōu)化課程內(nèi)容,從而達到高效的目的。根據(jù)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殊性,追求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優(yōu)化”,這個優(yōu)化重點集中在“擬綱”上:不僅要拓展其內(nèi)容,剔除不該教的,凸顯該教的,還要調(diào)整其結構,把該教的充實并系列化,按照層次,有計劃地教。因此,通過“擬綱”,研究教學目標在此教學設計中能否實現(xiàn),這個教學設計是否符合所教班級的學生,是否最快時間、最優(yōu)效率地達成了教學目標。我教學《我與地壇》突破重難點達到預期目標的提綱:【問題探究】1.課題為什么是“我與地壇”而不是“我與地壇母親”?明確:全文分兩部分——地壇的景物和地壇的人。文章寫作者在地壇中徜徉、靜坐,景物讓他思索,和他一樣行走在地壇里的人物也一樣讓他思索,母親只是眾多來地壇中的一個。2.通讀全文,尋找作者心路歷程變化軌跡?明確:荒蕪冷落(失魂落魄)——生機盎然(愛惜生命)——活力永存(活出精彩)?!倔w驗感悟】走近作者,領悟生死哲理,共鳴達觀情緒?!鞠胂?,說說,寫寫】1.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母愛的博大,對人生苦難的反思,遇到重大挫折時,生命更加可貴,要為生存找到充分的理由。2.結合《三生教育》內(nèi)容,延伸拓展。生命對每個人說只有一次。敬畏生命,熱愛生活,將愛的火炬照徹整個生命的流程,把個體有限的生命融入到豐富的世界中去,生活才更加精彩,人生才更有價值。
二、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雙向互動活動,他們都是教學的中心,語文教學最終要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但由于知識經(jīng)驗等原因,教師組織課堂和引導學生,怎么教,直接決定教學目標能否高效實現(xiàn),教學任務能否高效完成,所以高效率的語文教學其中關鍵一環(huán)在于教學方法選擇的恰當。所謂“恰當”:(1)適合內(nèi)容?!笆墙虒W目標和內(nèi)容選擇方法,而不是其相反?!痹u價一堂課的教學方法好不好,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學內(nèi)容對不對;感受課堂教學氣氛的活躍,要關心學生是否駐留了與教學內(nèi)容相應的語文體驗。教學內(nèi)容只有通過恰當?shù)慕虒W方法才能高效率地傳輸給學生,而教學方法的高效也只有在適合的教學內(nèi)容上才能得以體現(xiàn)。(2)適合學生。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學生智能和學習興趣,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優(yōu)勢智能傾向和學習與發(fā)展偏向結合起來,從而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如學生都能用自己的優(yōu)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就可在合格的基礎上實現(xiàn)有個性的全面主動的發(fā)展,這是高效率語文教學所追求的終極目標。(3)適合發(fā)展。高效的語文教學實施不在于教了多少知識、是否完整地完成了教學過程,在于教學過程中是否傳授了針對不同語文學習材料的具體方法、學生據(jù)此是否形成了相應的語文能力。教學實踐中,我積累了些經(jīng)驗,抓住幾個關鍵,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在潤物細無聲中提高。
1.備課上課
我追求真實、扎實的語文教學。高一第一節(jié)課讓學生明確:人生、生活、生命、生存與語文;必修與選修,教材結構內(nèi)容及高考題型與賦分;力求讓自己的課與學生的距離、生活的距離、考試的距離貼近。備課我從文本和學生入手,讀懂文本,體會作者言說的策略,發(fā)現(xiàn)語言的內(nèi)在含義,關注學生文化背景、學習習慣。我尋找兩者結合點,找準教學切入點。一是從課后“研討與練習”切入,如學習《包身工》就可據(jù)題中“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為組織材料的主線……”確定閱讀的具體目標:明確文章敘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哪些活動,敘述這些活動意圖何在?二是從介紹時代背景切入,時代背景是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重要依據(jù)之一。介紹時代背景我根據(jù)課文特點,在學生最需要時乘“機”而入。乘“解釋題目”之機,乘“閱讀注釋”之機,乘“分析文中某詞句”之機,乘“解說文后寫作年代”之機,乘“補充資料”之機。上課追求“有底氣”,重視在根本問題上想明白后才進行教學活動。所有的口頭交際和書面交際,實際上是一個語用策略選擇的問題。如何選,為什么這么選,這樣選背后能夠傳達哪些信息,這些都是語文教學應該關注的問題。我用這樣的思想設計《裝在套子里的人》,我由別里科夫“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來”這句話,設計了問題如“如果你們處在別里科夫當時的生活工作狀態(tài)下,你們一般如何說?別里科夫為什么這么說?你們的推測有根據(jù)嗎?”引導學生思考別里科夫這樣表達背后的意味,并借此作為突破,讓學生真正了解別里科夫的套子性格。
2.作文訓練
作文水平的提高是提高語文效率的關鍵,作文教學一直是我探索的重點。我講求其系統(tǒng)性:高一高二,讓學生掌握記敘文、議論文寫法,并進行審題和立意、選材和結構的指導;高三,文體的選定和升格訓練,并進行應試指導。做好作文講評,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對照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挑選習作佳作引領;從學生的習作中歸納出帶有共性的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印證觀點的例子盡量來自教材及學生自己的習作,做到好懂易學;重視同題再寫,讓學生用指導講評所得到的知識去修改自己的文章。
新材料作文所給材料往往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所以,新材料作文的寫作,讀懂材料是關鍵。我用梳理材料關鍵詞句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取得好效果。首先給學生示范(例題展示與方法講解)。第二步具體概念抽象化。第三步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把已經(jīng)抽象了的概念再具體化,讓其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現(xiàn)象對應起來。第四步確定作文立意。最后,知識小結。提醒學生分析材料時把握這樣一個思路:一切自然現(xiàn)象都可以映射到人類,由物聯(lián)想到人,進而聯(lián)想到與材料內(nèi)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xiàn)象等,從而提煉出寫作的觀點。
3.讀寫與演講
充分調(diào)動學生讀讀、寫寫、說說的積極性,讓讀寫像呼吸一樣自然,讓周記演講伴學生三年。要求學生堅持每天提前10分鐘到校早讀,在我校形成語文早讀的熱潮。除教材的閱讀,我把“讀”定位為“整體氛圍下的自主性閱讀”。讀書有方向(求真,向善,尚美)、無限制(主要是課本涉及的名著,高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鼓勵學生涉入文史哲學、科技經(jīng)濟政治)。我號召學生利用“零碎時間讀書”,在積累上下功夫。每周一節(jié)課輪流兩人上臺演講,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學生自己努力的過程就是自學的過程;上臺展示自己,亮出自己最閃光的一面,營造上進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