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曾把批評和自我批評看作抵抗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要求每個共產(chǎn)黨員都要拿起這個武器。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運用好這個武器,有利于扶正祛邪,增進團結(jié),解決問題。而“運用好”的一個重要標(biāo)志,就是使批評有一點辣味,真正“紅紅臉、出出汗”,使當(dāng)事者受到觸動和警醒。
如今,在有的黨員干部中,批評和自我批評開展不起來,一些批評甜味很重,只有“麻”味(肉麻之味),沒有辣味,聽來不知是批評還是在表揚,有些“批評”連旁聽者都感到不好意思。
批評是善意的幫助,也是負責(zé)任的警示。因此,“正宗”的批評,必然帶有一點刺激性、麻辣味,必然會使人臉紅心跳、額頭冒汗、如坐針氈。如果批評聽起來如沐春風(fēng),很舒服,過后必然如耳旁風(fēng),留不下什么印象。甜食吃多了會膩歪,和風(fēng)細雨代替不了猛擊一掌。批評帶點辣味,雖然當(dāng)時可能會刺激得涕淚橫流,但過后開竅通絡(luò),全身暢快。
對作風(fēng)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需要以人為鏡,認識不足,克服缺點,糾正錯誤。真正把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武器運用好了,就能達到除弊去垢、潔身保健之目的,于人于己,利莫大焉!
(摘自《人民日報》 田之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