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祺
幼兒詩歌是以幼兒為欣賞對象的詩歌,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包括兒歌、古詩、謎語、繞口令、散文詩等。幼兒詩歌主題單純,內容淺顯、凝煉,節(jié)奏明快、韻律和諧,富有兒童情趣,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朗誦、記憶和表達情感。詩歌是幼兒園學習語言的有效手段,教師在設計幼兒園詩歌教學活動時要注重引起幼兒注意,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下面我以幼兒園大班詩歌《秋天的雨》為例,就如何開展幼兒園詩歌教學活動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制定切合實際的詩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制定是教學活動成功的關鍵。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教師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分析教材難易程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制定具體、明確的詩歌教學目標。散文詩《秋天的雨》是以“秋天的雨”為主題,將秋天的一些景物描寫串連起來,描繪了一個五彩繽紛、豐收、歡樂的秋天,語言淺顯凝練、意境優(yōu)美,從視覺、聽覺、嗅覺三方面出發(fā),讓孩子們全方位的感受到秋天的美麗。因此,我制定了如下目標,一是欣賞散文,從不同角度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二是仔細傾聽,理解散文,感受詩歌語言美、意境美;三是重點理解五彩繽紛等詞語。
二、把課前鋪墊作為教學的有效環(huán)節(jié)
課前鋪墊是教師引導幼兒活動之前,指導幼兒對與活動相關的內容進行的準備工作。在農村幼兒園,孩子們的實際水平與活動教材目標要求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有些老師忽略了這種差距,活動之前沒有課前鋪墊這一環(huán)節(jié),而是組織活動時將所有的問題歸結為孩子。因此,就要根據幼兒園孩子年齡小、生活經驗少的現狀,在詩歌教學活動之前進行有效的課前鋪墊。散文詩《秋天的雨》內容豐富,如果直接進行教學孩子們很難理解詩歌內容,我分為三步對幼兒進行了課前鋪墊。第一步,帶幼兒郊游,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讓幼兒從視覺上感受秋天,仔細尋找秋天都有哪些農作物和瓜果蔬菜,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動植物有哪些變化?第二步,搜集秋天的瓜果蔬菜并進行分類,然后聞一聞氣味、嘗味道。第三步,搜集有關動植物的資料,掌握他們自身變化以及過冬方法。通過親身體會加深了孩子們對秋天的印象。
三、精心設計活動幫助幼兒欣賞詩歌
詩歌語言凝練、意境優(yōu)美,有其獨特的韻律,要想讓孩子在一節(jié)活動中學會詩歌,理解詩歌內涵并感受到詩歌的語言美與意境美,就需要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巧妙的設計活動,幫助幼兒進行學習。
一是巧用小圖譜引導幼兒欣賞詩歌。通常在詩歌教學時,教師經常使用繪制精美的大幅圖畫來沖擊幼兒視覺、激發(fā)幼兒興趣,但是大幅圖畫繪制起來往往比較費時,而且在出示之后,孩子們很快就會失去興趣,不能夠較好地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相對于大圖片,小圖譜使用方便,而且排列有序的小圖譜能有效的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詩歌內容以及詩歌的句式和結構。因此,我在本節(jié)活動中使用了小圖譜,通過教師泛讀,讓幼兒在有課前鋪墊的前提下,帶著自己對秋天的認識來欣賞詩歌,然后再通過回憶詩歌內容,出示小圖譜,激發(fā)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二是運用課件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在選擇教學輔助材料時不僅要圍繞教學目標,更要符合孩子們的接受水平?;顒又?,我搜集各種資料,下載了視頻《秋天的雨》,并將視頻截取成需要的視頻片段。當美麗的秋天以動畫的形式展現時,孩子們被美麗的圖畫所吸引,他們更多的關注了視頻中的的畫面,卻感受不到到散文詩的美。所以我先播放錄音,然后再音畫同步播放,讓孩子們在有了聽覺感知的基礎上再進行視覺的感受,進一步體會到詩歌的美。在完整地觀看之后,我又采用逐一播放視頻片段的方式,幫孩子們理解詩歌,并嘗試用詩歌中的語言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孩子們在想說的同時也敢說、會說。
三是精心設疑引導幼兒感受詩歌。在詩歌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提問的技巧,設計靈活多樣、有啟發(fā)性、開放性的問題,層層深入,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在《秋天的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詩歌中都寫到了什么,是怎樣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等等。通過設計有層次的問題,為幼兒營造說的環(huán)境的同時,孩子們理解了詩歌的內容,感受到了詩歌的語言美。
四是感情朗讀引導幼兒體驗詩歌。通過朗誦可以增加幼兒對文字趣味性的感受,并且學習正確的語音、語法、語調、語氣,充分欣賞文學的美。在朗誦詩歌過程中,幼兒除了運用語言外,還可以通過眼神、手勢、身姿等表情和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詩歌,同時可以借助豐富的想象,加強詩歌的藝術感受。教學中我在借助圖片的基礎上,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加入自己的肢體動作,嘗試有感情的朗誦,孩子們逐步能夠比較準確的把握詩歌的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讀。同時,在朗誦活動中,幼兒的情感體驗、聯想、表現、表達也是不同的、多元的、可變的,教師就要接納幼兒的差異性、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及時給予每一個幼兒鼓勵和贊許,使幼兒在朗誦活動中體驗到成功和樂趣。
總之,充滿兒童情趣和教育意義的兒童詩歌伴隨著幼兒成長,是幼兒喜愛的精神食糧,教師應選擇靈活多樣的方法,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和簡潔明快的語言,發(fā)展幼兒各方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