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發(fā)展的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渠道,是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陣地。加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不僅可以深化課程改革,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在課堂上落實素質教育,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關鍵在于不斷優(yōu)化課堂結構。為此,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上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能力與學習興趣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堂上充分解放學生的大腦,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煥發(fā)出活力。在課堂上,教師要多讓學生嘗試,多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哪怕對問題只有一點點的正確認識,也都給予肯定,甚至對問題的錯誤思考,不但不應批評,而且還應該表揚其上課積極思考的精神,充分讓學生參與教學,成為師生共同合作的過程。這種民主的課堂,學生不怕出錯、出丑,能積極地調動他們上課的積極性。由于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參與,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較好地落實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因此課堂氣氛活躍。這樣,在和諧的氣氛中,既增強了學生的勇氣和活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較好的開發(fā),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展開公平競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可采用“競賽法”教學的方法。教師事先出好競賽題,競賽題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力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課前布置學生提前復習,要求學生要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概括,進一步弄清知識的基本概念、重點和難點,這樣能鍛煉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課上采取分組競賽,小組成員分組合作,題型包括必答題、搶答題和風險題等多種類型,競賽時分別計分,現場亮分,最后加分排名次,教師總結……通過這場競賽,各小組經過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了成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時,這種方法也調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在互相激勵中共同提高。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學習過程中的質疑,既是學習的障礙,也是學習的動力,這樣可以引導學生的求知欲,也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生放在“發(fā)現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另外為了開闊學生視野,激活學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可有意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于開闊學生思維的構思情境。如當學生對新知識內容及來龍去脈掌握得比較清晰后,為了引導學生對其做更深刻的理解和應用,教師通過設計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從探索中把規(guī)律和本質性的東西領悟出來,這不僅使學生從中深入挖掘和開發(fā)新知識的思想方法,而且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也使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變?yōu)橹鲃印?/p>
四、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練習中
課堂練習不僅是對新知識的鞏固過程,而且也是形成基本技能和熟練技巧的重要途徑。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習的信心,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各小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及書中例題,互相出幾道或選擇幾道難易結合、有比較典型的練習題來鞏固所學內容,最后由教師點評,這樣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增強內容的吸引力,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五、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再現教學內容
現代教育技術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境,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習者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從而為學生建造發(fā)揮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特別是多媒體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巧設情境,讓學生借助信息技術,通過積極參與,獲得充分的感知信息,激活思維、想象,促使理解、內化、轉化,產生意義建構,從而促進認知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總之,恰當地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能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使教學生動形象,能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充分發(fā)揮視覺和感知的作用,把學生領入多姿多彩的世界,讓學生輕松、愉快、主動、有效地學習,從而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