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娟
摘 要: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需做到轉(zhuǎn)變學習英語的觀念,用英語組織教學,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情境。
關(guān)鍵詞:英語;口語交際;培養(yǎng)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交流的工具,聽、說、讀、寫是很重要的。學生也基本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但即便如此,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不能給每個學生說英語的機會。而在平時,學生沒有說英語的氛圍,更沒有和老外交流的機會。甚至學生中間還會流傳這樣的話:我不學英語是因為我愛國。在這種情形下,學生只有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畢竟英語不是母語,課后學生大都沒有用英語交流的習慣。就算是英語課本上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也不會用。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也是我們英語學科所面臨的一個現(xiàn)狀。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下面談一些我的看法。
一、轉(zhuǎn)變學習英語的觀念
在我們農(nóng)村小學,我常常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我們的家長普遍認為:學好語文、數(shù)學就可以了,學什么英語??!英語是要到初中才學的,現(xiàn)在的小學英語是副科,不用太認真學習的,爸爸媽媽不都沒學習英語嗎?不是照樣能賺錢?有的學生本來是很想把英語學好的,可是聽了家長的話就想放棄了。有的家長還說:我們當年學英語的時候就什么也學不會,你還能學會什么呢?
當然這幾年,由于六年級英語要全縣統(tǒng)考,到了六年級,家長就開始重視起英語了,因為英語是主科了。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地和家長溝通,給家長灌輸英語重要的思想,不要讓自己的無知再來耽誤自己的孩子,并且希望家長多給孩子些支持和鼓勵,教師要和家長多交流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有了家長的支持,學生自然也就不會懈怠了。
二、用英語組織教學
我個人認為用英語組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聽的能力和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欲望,同時,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日后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只有平時課堂堅持用英語教學,從最簡單的日常英語開始,逐步加深,這樣才能給學生一個慢慢適應的機會,會讓學生發(fā)現(xiàn)原來英語并不難,為學生樹立信心。
三、創(chuàng)設情境學英語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愛玩、好表現(xiàn)的天性,用形式多樣的游戲和競賽等形式,創(chuàng)設交際情景,為學生提供開口說英語的機會。
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交際,設計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游戲,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精神振奮,情緒高漲。對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分組游戲和競賽,更能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為在這個年齡段的小學生,集體意識很濃,生怕自己給組里抹黑,因此,在上課過程中,注意力很集中,思維活躍。例如,在講授五年級食物單元單詞時,我改變過去讓學生齊讀的傳統(tǒng)教法,將全班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繪畫競賽,看哪一組學生畫的食物最多,并給獲勝的一組送一個小貼紙,每個學生注意力都集中,回答問題積極。這樣不僅使不愛說英語的學生有了與他人分享成功的真實體驗,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保持勇于進取的良好心態(tài)。
總的來說,學英語不外乎是要在日常交際中運用,要與人交流,英語學習是緊張而又積極的思維活動,需要我們教師營造和諧、互動的語言氛圍,讓學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語環(huán)境中,使學生從敢于開口說、易于開口說到樂于開口說,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交流,我想學生的英語日常交際能力就會提高。
(作者單位 江西省婺源縣中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