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寒瑛
摘要:新課標初中物理教材(蘇科版),貫徹教學改革的精神,強調素質教育,從學生的心理、生理發(fā)展的特點出發(fā),在課本中加入了大量與日常生活、自然現象有關的圖片。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恰當地運用這些圖片,對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幫助。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不重視圖片,教學中不強調、不講解圖片,只讓學生死記物理規(guī)律、實驗現象,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宗旨。下面,根據本人的教學實例,從理論上闡述圖片不可忽視的教學作用,從而得出,要重視教材中的圖片,讓每一副圖片都能發(fā)揮它的教學作用。
關鍵詞:圖片;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3)9(S)-0076-2
現階段初中物理使用的教材是由劉炳升、李容老師主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與以往的老教材相比,最顯著特點之一就是課本中附有大量的色彩鮮艷的圖片,四本書共有各種各樣的圖片678幅。一幅幅圖片形式多樣。生動活潑,與文字配合,圖文并茂、生動直觀。或是生動地說明文字內容;或是建立一種物理圖景;或是激發(fā)學習興趣;或是科學的思維方法、物理過程的直觀再現等等。在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通過視覺刺激。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圖片展示。將學生帶入知識情景中:通過觀察圖片,可以加深學生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配合圖片講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實驗原理,強化物理知識的實用性:大量的圖片,有助于學生對教材上知識的補充延伸,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等等。
然而,由于我國長期對圖片的教學研究有所忽視,在理論上對圖片的教學尚未解決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在實踐上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對物理新教材中的圖片,仍以傳統(tǒng)的觀念把圖片視為文字的輔助材料,或等同于一般的教具,不重視圖片的教學,導致學生不主動學習圖片,不重視圖片,而是死記硬背教材中的知識點,應付考試,結果不利于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直接影響了物理教學的質量。因此,作為教師,應如何讓圖片說話,如何發(fā)揮圖片的教學作用,是我們有待于研究的問題。下面結合筆者的教學實際,談談如何用教材中的圖片,幫學生學習物理知識。
1.讓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原動力,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精神源泉。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向學生展示教材中的圖片,讓圖片所蘊涵的好玩的物理現象、有趣的物理知識,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進而改變“物理枯燥無味,物理難教難學”的觀念。例如:讓學生觀察教材中圖0-2“燒瓶頸部的水都滾開了,而瓶中的金魚為什么安然無恙”?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又如:圖9-16“帕斯卡的裂桶實驗”、圖11-8“用杠桿‘稱象”等等。這些圖片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讓圖片將學生帶入物理情景中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體驗往往是由具體的情境所決定的,生動良好的情境對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心理學認定創(chuàng)設場景情趣與場景效果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其本質在于視感形象與特定意義相結合,從而有效地引起人們的視感追求、思維激活、記憶強化。課堂教學的事實也表明:只有當學生被設計的課堂情境所感染,或思維進入預定的問題情境之中時,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例如:在探究聲音的強弱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呈現出圖1-1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呈現出圖3-35:在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時呈現出圖9-2、圖9-3等等,這些圖片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引到新知識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3.讓圖片為學生建立物理模型,教學生認識物理規(guī)律
教材中的豐富圖片能讓學生模仿制作,自己設計,進行探究。這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在模仿制作的過程中,學生有了感性認識,解答探索一些由實驗才能回答的問題,從而增長了知識,發(fā)展了智力,提高了學習興趣。例如:圖8-1、圖8-12、圖8-42、圖9-17、圖9-25、圖9-27、圖10-8、圖11-25等等。許多圖片,總是從不同角度滲透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教學中,教師若結合圖片對概念和規(guī)律進行講解,恰到好處地揭示圖片的內涵和外延,用其直觀作用刺激學生接受系統(tǒng),認知相應的物理知識,從而使學生對概念和規(guī)律形成的演繹過程有深刻了解,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進行更好地理解、掌握。例如:教師可利用教材中圖8-2講解形變,用圖9-9、圖9-10、圖9-11來認識液體內部的壓強,這比用很多的文字來說明更快、更準、更清晰。
4.讓圖片放大實驗現象,幫助學生理解實驗過程
在物理實驗教學時,往往很多實驗的現象不明顯,不易觀察。如果用圖片將現象放大,就易于學生觀察和理解了。比如:在研究桌面由于受到物體的壓力而產生形變時,就可以借助圖8-3將形變放大,學生就容易理解了。還有在學習《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這部分知識時,利用圖片講解物質的組成、微觀粒子的結構,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中物理有些演示實驗過程是一個流動過程,學生觀察、識記只是瞬時的,反映實驗的圖片就可以鞏固實驗效果。如:在《做功和內能的改變》一節(jié)中的圖12-24、圖12-25,教師的演示實驗瞬時完成,但學生課后通過看圖可以把動態(tài)的演示與靜態(tài)的圖片結合起來。又如:在研究從桌上滾下的小球的運動情況時,小球的下落是瞬時的,難于分析,若用圖8-32結合起來分析,就易如反掌了。所以,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看圖、讀圖、分析圖片,讓圖片幫助學生加深對物理概念及規(guī)律的理解。
5.讓圖片為學生講解原理示意圖,強化物理知識的實用性
教材中編入了一定量的原理示意圖,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講好這些原理示意圖,把學生引導到學物理、用物理以及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實用技術的簡單問題中。例如:教材中圖12-26“汽油機的結構圖”、圖12-27“汽油機的工作循環(huán)”、圖16-32“直流電動機的模型”、圖13-3“手電筒的結構示意圖”等等。讓圖片說話,利用這些圖片講解原理,學生易于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讓圖片為學生簡化知識點,歸納知識點
有些知識,闡述的要點內容較多,文字也冗長,而且相互間并無多大聯系。這使學生難于理解掌握。但如果學生能從圖中獲取知識,則可以起到簡化知識點的作用。如:在講解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臂、阻力臂時,物理量繁多,學生容易混淆,如果結合教材中圖11-3講解,這樣就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容易記住。
圖片還有歸納知識點的作用。例如:在講解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時,借助于教材中的圖2—29、圖2-30(學生根據實驗結論在圖中畫出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曲線圖)講解,學生就能很清楚地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有何區(qū)別和晶體的溫度隨加熱時間的變化情況如何等知識。
7.讓圖片引領學生了解教材以外的知識
教材中的一些圖片,除主要反映某種物理現象和規(guī)律外,還反映了一些書本中沒有重點講到,但又需要學生了解和運用的物理現象和規(guī)律。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找出這些規(guī)律,作為教材知識的補充和延伸,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例如:教材中圖1-29說明聲波具有能量;圖3-62、圖3-63、圖3-64說明光具有能量;圖9-32托里拆利實驗;圖12-30噴氣發(fā)動機;圖12-31火箭發(fā)動機等等。認識這些圖片,了解它們所蘊涵的物理知識??梢酝卣箤W生的知識面。有助于課本知識的理解掌握,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
總之,“蘇科版”教材中,圖片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涉及面之廣,是以往的教材無法比擬的。若能在教學中對圖片進行研究,充分發(fā)揮圖片在教學中的作用,可使初中的課堂充滿生機。當然還可將圖片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做成課件,從平面變成立體,從靜變動,從無聲變有聲,利用先進的多媒體進行教學,全方位地挖掘圖片的更深層含義,讓教育、教學上升到更高的層次。
參考文獻:
[1]劉炳升,李容,初中《物理》[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鐘啟泉,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趙兵,關于中考物理學科的命題感悟[J],物理教學探討,2010,(2):1.
[4]李淑宏,要重視物理學史在新教材教學中的運用[J],物理教學探討,2010,(11):15.
(欄目編輯 鄧磊)
物理教學探討2013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