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紅 肖先舉
摘要:傳統(tǒng)《化學實驗技術實訓》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發(fā)展的要求,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自學能力,需進一步加大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力度。文章對《化學實驗技術實訓》課程的任務驅動、過程考核改革進行了探索與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化學實驗實訓;任務驅動;過程考核;能力
高職教育更強調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實踐教學對高職教育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必需的教育環(huán)節(jié)。但現(xiàn)有的實踐課程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嚴重制約了高職教學的發(fā)展,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溝通協(xié)作能力,實踐課程教學方法急需改革。教高[2006]14號文、教高[2006]16號文都提出了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同時要求高職教育要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探索任務驅動等有利于增強職業(yè)能力的教學模式改革。
“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教師或者學生根據(jù)教學要求提出“任務”,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學生自己或者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然后進行具體的操作,教師引導學生邊學邊做完成相應的“任務”。它要求“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培養(yǎng)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叭蝿镇寗印敝饕Y構是:呈現(xiàn)任務—明確任務—完成任務—任務評價。在化學實驗技術實訓教學中,每一個實驗項目都可以作為一個具體的任務,每2個學生組成一個工作組來共同完成每一個任務。這種教學方法的關鍵在于對任務完成過程以及結果的具體考核,所以相關的實訓課程改革,必須將任務驅動和過程考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才是課程改革的突破口。
一、化學實訓教學的現(xiàn)狀
多年來的常規(guī)實訓教學方法是:首先由老師將實驗儀器設備準備好,學生則對照指定的實驗指導書、儀器設備,按照指定的實驗方法和操作步驟,“按部就班地、照方抓藥地”做實驗,這樣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作用不大。另外還缺少嚴格的實驗考核,考核方式僅注重于學生的實驗報告和實驗結果,不能加強對實訓過程的考核,導致部分學生不重視實訓課的學習,對實驗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還有許多學生和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而往往忽略了學生實驗素養(yǎng)的提高,沒有實驗素養(yǎng)的顯著提高而想要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只能成為空話。另外這樣的考核方式也不能很好地檢驗學生實驗技能的掌握情況,缺乏對學生實驗技能的考核。
二、基于任務驅動、過程考核的化學實訓教學方法
基于任務驅動、過程考核的《化學實驗技術實訓》課程教學主要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精選任務。把每一個實驗項目作為一個任務布置下去,并對學生進行分組,每2位同學為一組進行實驗,8位同學為一個班組。然后提出具體任務和要求,并對如何完成這一任務做一些方法上的闡述,教師主要是做一些方法上的指導,還可結合實際應用做一些啟發(fā)性的提問,使學生知道從哪里入手做。學生可以利用網(wǎng)絡、參考書等去查閱相關任務的資料,確定實驗方案。這一階段的關鍵是教師引而不發(fā),充分調動學生的操作欲望和好奇心。
第二階段,每小組將本組所確定的實驗方案以書面形式上交老師,然后由老師審核。在實驗前向老師和同學們做簡要匯報,并接受老師和其他同學的提問,以檢驗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過程的理解和認識。同時這一階段還要宣布下一階段的考核細則,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
第三階段,方案實施階段即學生具體操作階段。本階段的關鍵除學生進行實驗之外,還要將嚴格而具體的過程考核融入進去,這也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己说幕驹瓌t就是重視學生實驗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實驗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考核要進一步減少實驗報告和實驗結果所占成績的比重??己诉^程由問題回答、過程考核、實驗報告、平時表現(xiàn)、實驗理論、技能考核等五部分組成。(1)問題回答由每次實驗前由老師的復習提問改為學生自己提問。所提出的問題主要應是在實驗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實驗之前并沒有發(fā)現(xiàn)),提出的問題自己可以回答,也可讓別的同學幫助解決,兩者都可以得到相應成績,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2)對實驗過程進行全程考核,在實驗過程中注重對實驗素養(yǎng)和實驗技能的考核,如實驗過程中保持臺面整潔、打掃衛(wèi)生、不浪費藥品、愛護儀器等,同時還要考核學生操作的規(guī)范性,每有一次操作不規(guī)范都要扣分,還要對實驗結果進行考核如考核產品的產率、外觀以及產品的級別。(3)實驗報告的評分原則改為重點對實驗記錄和數(shù)據(jù)處理進行打分,實驗記錄要詳細、實事求是,數(shù)據(jù)處理準確,同時也應包括報告中學生對實驗的創(chuàng)新點進行加分。(4)平時表現(xiàn)的考核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每一個班組對同組的同學進行打分,考核的主要內容為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奉獻精神、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備良好的實驗素養(yǎng)。其余兩方面由老師進行考核,為每次的考勤情況以及實驗紀律的遵守情況。(5)實驗理論、技能考核為實訓結束后,進行理論和實驗操作的考核,理論考核采取現(xiàn)場提問的方式進行,主要內容為每個實驗項目的原理,注意事項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實驗技能考核主要對整個實訓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操作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由老師指定操作考題,學生單獨進行現(xiàn)場操作,同時在考核過程中加入實驗素養(yǎng)的考核,其作為額外的加分項或者減分項。過程考核中問題回答占15%;過程考核占30%;實驗報告占25%;平時表現(xiàn)占10%;實驗理論、技能考核占20%。這一階段,學生會遇到一些問題,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可由教師統(tǒng)一示范,集體解決。這是學生消化和吸收知識的階段,是學生由不會到會,由初識到熟練掌握的階段,也是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發(fā)揮各種能力的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階段。
第四階段,交流討論期,主要是教師查漏補缺,講解一些共同的難點和重點以及示范一些基本操作,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這一階段特點是教師點評為輔,盡可能開展一些熱門問題的討論,即進行考核過程的第一部分:問題回答部分。
第五階段,鞏固創(chuàng)新、總結期。學生在了解了自己和別人的實驗之后,又會涌起再度嘗試的欲望,在這一個階段,學生進一步鞏固所掌握的知識,同時在得到啟發(fā)后做一些調整和創(chuàng)新,進一步使掌握的知識熟練應用,同時進一步規(guī)范和熟練操作技能,并進行實驗報告的書寫,也要將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的問題以及對本次實驗的創(chuàng)新點寫入到實驗報告中去。
通過課程的任務驅動和過程化考核,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更易掌握教學內容和操作技能,深化擴充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和綜合應用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和歸納寫作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實驗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yè)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 戴士弘.職業(yè)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 楊洪雪.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的特點及過程設計[J]教學與管理,2006,(30).
[4] 安改娣.高職化工設備機械基礎課程建設研究[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22).
[5] 徐昌和.德國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特點及啟示[J].職教論壇,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