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誠
為了讓小學生在起步階段能夠輕松、愉快地寫作,掌握寫作方法,培養(yǎng)寫作能力。讓學生在習作的起跑線上感受到精彩,體會到樂趣,輕松邁入習作之門。那么,如何指導三年級小學生寫好作文呢?筆者有以下幾點感想:
首先要求他們把作文寫具體。這是起步作文的重中之重。三年級是中段學生,應該開始成篇成文,但是在一、二年級時,我們只要求寫幾句話或一段話,一般都是看圖寫話,只要能夠抓住四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行。但是,三年級就不行,每次考試時作文版面很多,分數(shù)比例很大,如果還只要求寫這四要素恐怕不行。那么,如何過渡到成篇成文呢?所以我先要求他們寫具體,并通過三種線進行類比:(1)一種是線段;(2)一種是稍長一點的線段;(3)一種是與上一條一樣長的波浪線。問:哪條長?學生都說(3)長,為什么?拉直就長了。那么,怎樣才能把文章寫成這樣呢?我告訴他們,這就要設(shè)置矛盾,比如:從上海到廣州,(1)你可以坐火車到廣州;(2)也可以坐輪船到廣州;(3)還可以坐飛機到廣州,總之都會到達。但是(1)就無話可說,而(2)在繞的過程中就長了,而且在路上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出事,這就是矛盾,這樣的文章會“波瀾起伏,很有味道”!
其次,教給方法。誰都知道作文應該做到“鳳頭、豬身、豹尾”,顧名思義:文章的開頭像鳳凰一樣漂亮,才能吸引人,而重點部分要具體,有內(nèi)容,而結(jié)尾部分要簡潔有力。那么,如何做到這一切呢?我就從如何開頭、結(jié)尾以及如何謀篇布局等方面進行指導,其間還夾雜著觀察、推理、想象等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的訓練,而且教給一些表達方法,如欲揚先抑、點面結(jié)合、反面烘托等。此外,每一篇都做到面批,如果出現(xiàn)問題,就當面交流,學生再及時修改,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會有大幅度提高。
第三,學生每次作文以后,都給他們一些激勵性的評價。課程標準中指出:“評價是為了創(chuàng)造適合兒童的教育?!彼晕业脑u價就圍繞著“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這個主目標展開?!凹佑?!”“能讓書本的語言為我所用。”“真了不起!”“看到你的文章真是一種享受,把秋天的快樂與大家分享!”“我為你驕傲!”……這些激勵性的語言,就像面對面的交流,也可以說是心靈的碰撞,在學生的心里,激起一陣陣漣漪,好詞佳句不斷,所以學生的作文也就越來越好!
總之,筆者認為起點作文應該過渡自然,不能強加給學生太多的壓力,這樣學生就會寫好的!
(作者單位 青海省化隆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