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
摘 要:情感是人腦的一種機能,是對客觀事物抱有不同好惡而產生的內心變化的外部表現,它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它包括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新課程提出“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因此,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營造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
關鍵詞:情感 課堂效果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191-01
1 情感因素對于語言學習的重要性
現代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成功,80%取決于非智力因素── 情感因素。在第二語言教學中,情感因素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情、感覺、情緒、態(tài)度等因素。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因素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學習者的個別因素,包括焦慮、抑制、性格的內向與外向、學習動機等,第二類是學習者與學習者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間的情感因素,包括課堂交流、跨文化意識等。新課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把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與其他學科領域相比,語言與情感態(tài)度的關系更為密切。美國語言教育學家Krashen(1985)也認為情感因素直接影響第二語言習得。因為英語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它首先要有足夠量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并為學習者所理解和接受,同時要有大量的實踐機會供學習者應用英語。在這一過程中,情感態(tài)度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間接影響語言學習。積極向上的情感活潑開朗的個性有助于學生積極地參加語言學習的活動,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強烈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大膽實踐的精神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果;堅強的意志和較強的自信心有助于學生克服外語學習中的困難。相反,很多消極的情感態(tài)度則影響語言學習。比如,過度害羞心理和過于內向的性格不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過度的焦慮和膽怯心理不利于學生大膽地用外語與別人交流。
2 引發(fā)情感,提高興趣
孔子將學習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知學、好學、樂學。由此可見,學生只有對學習有了強烈的熱情,才能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地探索新的知識,頑強地克服各種困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語言學習本身是枯燥的,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大膽探索英語教法,讓課堂充滿生機,使課堂成為樂園,用課堂吸引學生,讓學生輕松的學習,愉快的參與,誘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2.1 巧妙導入,誘發(fā)情感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鼻擅畹恼n堂導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數字1、2、3、4、5時,呈現給學生一只由這幾個數字拼成的小鴨子圖片,啟發(fā)學生發(fā)現其中的奧妙,當他們發(fā)現這只鴨子是由數字拼成時,個個都睜大了眼睛,好奇的看著,興趣一下子提高了很多,而課堂也自然過渡到了語言知識的新授環(huán)節(jié)。
2.2 親身體驗,激發(fā)情感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痹谟⒄Z教學實踐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將體驗教學融于英語教學之中,體驗使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可以取得傳統(tǒng)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薯條(French fries)以及I like salt on French fries.等句型時,教師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制作薯條帶到班上,教師帶鹽及其他調味品(糖,辣椒粉等),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調味品并練說:“I like salt on French fries.”通過這樣讓學生親身體驗的教學方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其他積極情感因素。再如,在學習Christmas節(jié)日話題時,教師給學生布置了搜集中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作業(yè),在課堂上,學生們相互交流圖片、照片及資料,從中國的餃子到美國的復活節(jié)、圣誕節(jié)…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中,師生一起了解了國內外的節(jié)日民俗風情。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文化體驗中增強對原汁原味英語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興趣。
3 尊重差異,培養(yǎng)情感
教育心理學提出:“不同的學生在接受能力,發(fā)育早晚以及智力水平上都有差異,不同的學生又不同的生活經驗和思維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既要鼓勵和關注那些畏于開口的同學,還要充分調動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總有一些學生不敢開口,在課堂上謹言慎行,扮演著聽眾的角色。于是他們得到鍛煉的機會越來越少,缺乏單獨發(fā)言的勇氣與膽量,害怕回答錯誤,從而造成越發(fā)的不敢再回答問題的惡性循環(huán)。一次,在與一個表現很一般的、上課極少舉手發(fā)言的學生的談話中,了解到他之所以很少回答問題是因為怕自己說錯,其他同學笑話他,而有時是因為還沒等他想出來有些同學就已經舉手了。我鼓勵他大膽舉手,說錯了也沒關系,不要擔心別人的看法,并盡可能多的讓他與其他同學共同學習,逐漸培養(yǎng)起情感,建立自信心。
4 以情寓教,滲透情感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一經化為活生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就會產生相應的情感共鳴,師生間情感交融,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在教授:“My pencil is broken.May I use your pencil,please?”我告訴學生要給他們畫一幅畫,并現場演示“用鉛筆畫畫不小心鉛筆斷了”的情景,從而引導學生自然想到用借東西的句型,這樣的演示給學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后我用借到的鉛筆完成了那幅畫—— 海面上的太陽,隨后我問學生:“你們說了老師為什么要畫這幅畫呢?”當時想到的這一席話真的是發(fā)自內心,毛主席曾經說過:“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你們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充滿了朝氣和活力?!崩蠋煱衙飨倪@番話送給大家,你們的未來一片光明,你們充滿朝氣。我的話音剛落,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從掌聲中聽到了感動,聽到了欣喜,聽到了學生對我的喜愛。像這種情感共鳴經常會出現在我的課堂中以及與學生的交談中,而我與學生之間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默契與依靠,我會期待課堂,學生會期待課堂,課堂精彩時常來自于我們的情感共鳴,課堂效果也隨之提高了,我教的這幾個班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每次考試的平均分也都在區(qū)里名列前茅。
愉快、和諧的情感交流是教師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的、真摯的肯定性評價,也是學生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認可、教育藝術的贊賞,乃至情感的依賴,是師生間最高的褒獎。情感是打動心靈的秘訣,是打開人的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教貴情深”,有感情就會增加教學的魅力,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促進學生心智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