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課改的現(xiàn)代教學模式中,作為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促使學生學習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徑。在此,筆者和大家一起探究在教學實踐中認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即:自主學習。
【關鍵詞】 自主學習 學生觀念 鞏固
在新課改的教育方針下,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成為自己學習的主宰者。這種教學理念,也成為了現(xiàn)代教育思想變革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中,強調的是 “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教學成果的成功與否的檢驗者。學生能否“自主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突破,也是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關鍵。為此,針對這一觀念,筆者有些個人見解,供大家參考。
一、把握“自主學習”的基礎
首先,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素質要全面提高,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睂W生是教師教學成功與否的試金石,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教育的關鍵。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我們英語教師更要更新自己的觀念,提倡“自主學習”。
其次,指導學生如何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作為教師,我們是課堂的組織者,也是學生的指揮官,我們應幫助學生采用較好的學習方法學習。對于基礎差的學生能客觀地認識自己的不足,針對不足,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作為教師我們平常應多鼓勵,讓他們樹立信心,找到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外語的興趣。
再次,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動機。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對學習興趣的形成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它是學生形成學習興趣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它是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增長的動力。
最后,提倡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在班上開展“一對一”的幫扶活動,以優(yōu)帶差,為學生營造互幫互學的學習氛圍,既給優(yōu)生發(fā)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又使學困生找到學習的求助對象。這樣也能避免學生自主學習,出現(xiàn)閉門造車的不良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同時,讓學生間互相影響,互相督促,共同進步,實現(xiàn)雙贏的學習效果。
二、自主學習應始終貫穿學習的整個過程,而不只限于課堂,也應體現(xiàn)在課堂外。
2.1教師是課堂內自主學習目標的制定者和教學方案的設計者
教師在學生課堂內自主學習的自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作用:識別學生、理清教材、準備教法。一方面要為學生們制定一個班級總的教學目標,整體學習效果應達到一個怎樣的水平;另一方面又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擬定符合自己能力的實踐性強的學習目標。當然教師本身應對整堂課的教學進展,教學過程在頭腦中有一個初步的構思和印象。
2.2自主學習應按計劃計劃實施
古人云:“預則立,不預則廢”。那么學生要搞好學習成績,當然也應先有計劃。大多學生在擬好學習計劃后,在執(zhí)行計劃的過程時,多半開始會出現(xiàn)信心滿滿,熱情高漲,中途卻又半途而廢,最后以失敗告終的局面。當然,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英語學習意志薄弱,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制定計劃,可以先課前預習。一來它可以提高學生對新課的興趣,促使學生對新課充滿好奇;二來在預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在教師的教學中得以解決。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習效果也會得到大大提高。
制定計劃,工作起來就會井然有序,在學習的時間和精力上才能做到合理充分安排。制定學習計劃,還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制自己的一些小目標,目標可以小到每個單元的每課,有了目標,學習起來就會有動力和有方向,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三、自主學習“課后鞏固”
教師的課堂教學,只完成了自主學習的一部分。知識掌握牢固,還需要課后及時的鞏固。教師指導學生課后如何及時自主復習,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成績差異,提出不同的復習目標。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可以書本為鞏固材料,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如單詞、固定短語、基本句型結構等;針對基礎較好的同學應尋找一些相應的練習題作為課堂補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知識要點的掌握。能復述課文,并且根據(jù)課文內容自編句型、運用句型組織造句或寫些簡單的短文。
其次,課后自主完成練習題。在完成練習時,要講究方法,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做完即可,無需花太多時間。較難的題,做好記號,再問老師或者同學加以指導來完成,這樣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讓學生能真正充當了學習的主人,使他們學有所得。
四、結束語
搞好英語教學的自主學習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要讓學生具備這種能力,還有待于我們老師的細心指導,如果我們的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也會使他們終身受益,成就一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1] 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 萬福,于建福. 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M]. 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