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不但重視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更要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又一屆高三學生畢業(yè)了,最近這幾天閑暇時間總會回憶起與學生共同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與此同時,不斷在反思高考,反思教學,反思學生。
【關鍵詞】 關愛 反思 成功
1. 心理暗示是學生對成功的渴望
從教二十年多年以來,一直都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自以為是一個很受學生歡迎和愛戴的好老師,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很關心體貼,沒有意識到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細膩的情緒變化??捎幸惶?,一件小事,一條短信,一張字條卻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記得是一個星期四晚自習,按照慣例對學生進行一周一測完型、閱讀訓練,當時測試題有一定的難度 ,但晚上判卷時發(fā)現(xiàn)有兩位同學竟然得了滿分,第二天在班上我首先特別夸獎了這兩位學生,然后與學生分析了那套試題,并且鼓勵這兩位同學在課上給大家解析完型和閱讀,一切進行得還算順利,中午回到家我收到一條短信,內容是:“老師,對不起,昨天在做題時我抄了答案,這次成績不真實,可是您卻沒有責備我,反而給我提供機會,很感謝您!……”當時看完短信后我想找這位學生談談,可還沒來得及找她,科代表神秘地交給我一個筆記本,里面記錄了這位同學的真實感言,她是新轉來的學生,她覺得我好像不太關心她,本來她英語基礎不好,對英語有一種畏懼感,現(xiàn)在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覺得老師學生都很陌生,所以為了能引起老師的注意,才想考好成績證明自己。學生的肺腑之言告訴我只要關愛每一個學生,他都是優(yōu)秀的,都會成功的。而且這也是一種對愛和關注的呼喚,一種對成功的渴望。
2. 以誠相待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動力
眾所周知,每個學生的潛力都是無限的,尤其在高三這一年,如果能真正地挖掘出學生的潛力,引導與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欲望與復習備考的自信心,那么每個學生的明天也許充滿陽光??墒亲鳛榻處?,我們往往卻不能兼顧到每個學生,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回顧過去,我們似乎把關心和愛護更多地給予了那些成績優(yōu)秀,自覺學習的好學生,還有將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不愛學習,課上調皮搗蛋的學生身上,對于班內默默無聞聽話的中間生,后進生缺乏必要的關愛,也許教師普普通通的的一句話,一個會意的微笑,一次普通的提問,一句鼓勵的作文評語,或者哪怕多往他們身邊站一站,也許就是不同的結局,是一個美好人生的開始。教學中,每當我碰到問題時,總會情不自禁地分析反思自己的行為。最近我總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處在相同的學習環(huán)境,同樣聰明的學生學習會有如此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我覺得應該是習慣的養(yǎng)成差異,還有設定目標的差異,有的學生腦子并不聰明,但他特別有毅力,會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計劃自己的學習課程,所以一種無形的動力推動它勇往直前,另外這些學生課下及時整理筆記,積累錯題集,課后反思,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這也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然而有的學生特別聰明,但是他們卻不去用功讀書,專心聽課,有的甚至上課睡覺或玩手機,到考試時作弊。到底是什么導致這些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的呢?
對于教師來說,我們首先應該給予這些學生心理上的關愛,行為上的認可,要用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來對待學生,將欣賞、鼓勵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讓更多學生從中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寄予殷切的期望,讓他們不時地體驗成功的喜悅
3. 英語教學評價性反思——教后反思
首先,課前準備的教學案是教學設計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一直實行的學案導學為教師教學提供最基本的原始材料及教學反饋資料,也為學生提供了課前預習及課后反思有價值的線索,上完一節(jié)課后,再進一步對課堂教學的設計和實施進行回顧和反思,所以教學后記就是把成功的經(jīng)驗與失敗的教訓及時記錄在案,仔細推敲,反復琢磨,將做的不好的進一步完善,做的成功的精益求精
4. 英語學習評價性反思——錯題積累
建立錯題本也是歷屆高考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寶貴的學習經(jīng)驗。從高一開始我就指導學生把平時作業(yè)和考試中做錯的典型錯誤找出來,整理編輯在錯題本上,在做錯的每道題下面注釋完整的解析過程,尤其對單項填空中出現(xiàn)的語法知識更為有效,有助于讓學生憑借自己的努力或老師的幫助找出失誤原因,然后想出正確的解題策略;更有助于考前加深鞏固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解題技能,積累有效的學習資料和學習經(jīng)驗,以便在以后的學習中減少犯錯幾率。錯題多數(shù)是學習的重、難點,經(jīng)常反復出現(xiàn)而且多變,所以錯題積累貴在堅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見效。
5. 結束語
總之,教學反思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教學的得失成敗,學后反思一樣是提高學生思維及解題技巧的好方法。一個成功且有效率的教師善于有創(chuàng)造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目的、課堂環(huán)境,以及自己的職業(yè)能力。一個優(yōu)秀且有上進心的學生善于有條理地總結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得失。
[1] 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