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慶旭
【摘 要】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在工作中的責任心及工作經(jīng)驗不足,對發(fā)生傷害事故的預見性不強,從而導致事故的發(fā)生。如果傷害事故是由學校管理者或教師在工作中的過錯而產(chǎn)生的因果關系成立,那么學校管理者或教師就應依據(jù)過錯的程度,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學校管理者要有很強的法律意識應該明白執(zhí)行教學活動所遵循的法律框架,讓全體教師明確各自的職責,并制定一些政策和措施,以保證體育活動計劃的順利執(zhí)行,而不至于造成不利于教師、管理機構(gòu)的法律事件。
【關鍵詞】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法律責任;風險防范
1.前言
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承擔著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增強他們體質(zhì)的重要任務。但是由于體育運動本身的特點,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一些傷害事故。隨著國家法律的逐步健全,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中發(fā)生傷害事故所導致的訴訟在逐年增加,學生參加體育活動中發(fā)生的受傷事故所造成的法律問題,也引起了體育教師越來越深切的關注。體育教師及相關責任人必須清楚地了解自己工作的法律責任,一旦他們懂得了工作中所牽扯到的法律問題,會使他們更具責任心,并且設法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2.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產(chǎn)生的原因及法律責任的認定
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1)學校管理者或教師在工作中的過錯;(2)學生本身的過錯;(3)其它原因。在眾多體育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認定上,國外許多國家采用的是過失理論,“過失”是對人或財物造成損害而應負的民事責任(這種損害不是有預謀的、故意的行為的結(jié)果)。過失理論是建立在這一原則基礎上的:因粗心而造成的損害必須由犯錯誤者予以賠償。許多西方國家有著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在傷害事故中,學校的責任一般都能通過保險制度得到解決。在我國認定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時,主要依據(jù)《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民法通則》有關條款規(guī)定,需要對事故類型進行考察,通常采用過錯原則為主,公平原則為輔的方法解決。
2.1 學校管理者或教師在工作中的過錯造成的傷害事故
教師在工作中的責任心及工作經(jīng)驗不足,對發(fā)生傷害事故的預見性不強,從而導致事故的發(fā)生。如果傷害事故是由學校管理者或教師在工作中的過錯而產(chǎn)生的因果關系成立,那么學校管理者或教師就應依據(jù)過錯的程度,承擔相應的責任。從根本上說,一個教師是否盡到了愛護學生的職責,在他知道或應當知道的情況下,是否預見到了問題的發(fā)生,這是法律責任劃分的重要因素。
2.2 學生本身的過錯造成的傷害事故
學生在參與運動的時,組織紀律性不強,不聽勸阻互相打鬧、嬉戲;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強行做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隱瞞身體的疾病等原因,造成在運動中發(fā)生傷害事故,也就是學生自己以某種方式助長了他(她)自己的受傷,當事人的行為過錯是損害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則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學校無責任的,如果有條件,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本著自愿和可能的原則對受傷害學生給予適當?shù)膸椭??!?/p>
2.3 它原因造成的傷害事故
體育運動中發(fā)生意外事故,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點,如果事故發(fā)生的當事人雙方都沒有過錯的情況,此類應適用公平原則處理,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
3.化學校管理者及教師的法律意識,以提高他們工作中的責任心
3.1 化學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識
學校管理者要有很強的法律意識應該明白執(zhí)行教學活動所遵循的法律框架,讓全體教師明確各自的職責,并制定一些政策和措施,以保證體育活動計劃的順利執(zhí)行,而不至于造成不利于教師、管理機構(gòu)的法律事件,這些措施包括對如下方面的法律意義上的考慮:(1)監(jiān)護;(2)課程進度;(3)教學方法;(4)環(huán)境安全措施;(5)學生的分班、分組;(6)急救措施;(7)交通。
3.2 化體育教師的法律意識
教師在執(zhí)行體育活動計劃時,有責任、有義務去愛護學生,他們應該在掌握的知識范圍內(nèi),采取一些措施,合理地安排學生的運動,盡最大可能減少意外事故的發(fā)生,這些措施包括:(1)如果讓學生參加高度競爭性和劇烈活動,要十分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2)學生患病或受傷后,需經(jīng)醫(yī)生的同意之后方可令其參加體育活動。(3)定期檢查運動器材。(4)充分利用保護設備。(5)探討為了保護學生的安全,如何采用更好的教學方法。(6)必須保證所進行的活動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nèi)。(7)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nèi)要盡到監(jiān)護的責任。(8)如果發(fā)生受傷事故,要采取正確的措施,不要自行診斷和處理傷員。
4.全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風險防范管理機制,保障學校體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4.1 立傷害事故風險管理組織
通過成立風險管理組織,研究和制定學校體育傷害事故風險防范的目標、任務和計劃,并指導和監(jiān)督計劃的執(zhí)行。這個組織應包括:學校校級領導、體育系(部)或體育教研室(組)負責人、體育教師、學校醫(yī)務人員等
4.2 強風險防范制度建設
4.2.1 完善學校體育安全檢查制度
這其中包括學校管理者對下屬部門的督查;體育系(部)主任對體育教師工作的檢查;體育教師對工作中風險狀況的評估及學生基本情況檢查制度等。
4.2.2 定運動場地、器材管理維護和使用辦法和制度
有條件的話,應設立專職的場地、器材管理員,負責日常的管理維護工作,明確他的工作責任,以保障運動場地、器械的完好,確保正確的使用方法。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兼職或以值班的形式進行。
4.2.3 立醫(yī)務監(jiān)督制度和應急急救方案
學校的醫(yī)務監(jiān)督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醫(yī)務監(jiān)督工作可以避免許多潛在危險的發(fā)生。學校應與學校醫(yī)務人員制定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急救方案,避免在發(fā)生事故時,由于錯誤的診斷導致處理的錯誤。對于受傷學生進行未加保護、不正當?shù)陌嵋?,會使受傷的情況更加嚴重和復雜,這一點對于受過急救和運動損防護專門教育的體育教師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4.3 好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降低和風險轉(zhuǎn)移工作
學校在制定體育活動計劃時,應對活動中發(fā)生傷害事故的風險程度做出評估,對降低和控制風險制定出詳細的實施方案(如:組織方案、器械的使用、氣候影響、醫(yī)務檢查與監(jiān)督等)。另外可以通過購買校方責任保險和為學生投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來進行風險轉(zhuǎn)移。
5.束語語
在繁雜的學校體育工作中,學生在運動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這樣或那樣的受傷事故。如果學校管理者和教師的工作計劃再周密一些、責任再明確一些、工作再細致一些,有些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學校管理者和體育教師要有強烈的法律意識,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工作中所肩負的責任與義務,只有這樣才能以更強的責任心去履行自己的職責,時刻把學生的運動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體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同時可以避免許多法律上的糾紛。
參考文獻:
[1] 德華·弗·伏特莫.體育組織與管理[M].趙澄宇 曾令嘉 劉式南 譯.
[2] 衛(wèi)東.學校在學校體育傷害事故中的歸責原則及法律責任[J].體育學刊.20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