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潔
湖南省株洲市三醫(yī)院 檢驗科,湖南株洲 412003
該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通過檢測80例糖尿病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并與正常對照組進行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80例在該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為觀察組,均符合診斷標準[1];男47例,女33例;年齡23~77歲,平均51.4歲。選擇同一時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8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經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均排除肝、腎、結締組織和其他內分泌代謝疾病,未服用影響糖代謝的藥物;進行實驗前半個月,兩組實驗者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250 g。
儀器采用羅氏cobas C31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崭轨o脈抽血3 mL,其中2 mL用促凝膠管分離血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測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另外1 mL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K2抗凝管,外送長沙金域醫(y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該公司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HbA1c含量,儀器和試劑為伯樂糖化血紅蛋白儀及美國伯樂公司生產的配套HbA1c試劑。
使用SPSS 13.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檢測,觀察組的HbA1c、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HbA1c、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較
糖尿病已是我國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是一個重要的臨床和社會健康問題,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和干預的時間越早,患者的預后改善情況越好,因此采用及時的、準確的糖尿病篩選方法對糖尿病的防治、血糖的自我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監(jiān)測血糖水平雖然可以評價治療效果,調節(jié)飲食、活動和治療效果,但是由于血糖檢測易受飲食、藥物、情緒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所以血糖監(jiān)測無法對一段時期內的平均血糖控制水平進行評價[3]。因為即時血糖水平僅僅是反應當時采集患者時的血糖水平,在臨床應用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HbA1c由葡萄糖與HbA 的β鏈N末端纈氨酸殘基非酶化結合生成的,初期階段是先形成一種不穩(wěn)定希夫堿(前HbAlc),希夫堿解離或經Amadori分子重排而形成HbAlc,這個醛酮結構的過程是緩慢、相對不可逆的。紅細胞的生命周期是120 d,HbA1c一旦形成,就會一直存在于這個生命周期中,決定人體內HbAlc比例的因素有很多,血糖濃度、血糖與血紅蛋白的接觸時間和紅細胞的存活時間對這個比例都會造成直接的影響,血糖濃度越高,與血紅蛋白接觸時間越長,反應的速度就越快,HbAlc的含量就越高,比例也越高,代表糖尿病的病情也越重,HbA1c目前是公認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監(jiān)控的金標準[4]。想要全面地、詳細地了解過去一段時間的血糖控制水平可以通過測定HbA1c的濃度來得知,還可以反映血液細胞中被糖化的蛋白質對患者組織器官傷害情況,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趨勢。從上面的研究結果可以得知,糖尿病患者的HbAlc、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數(shù)值顯著高于正常體檢者,這說明HbAlc與空腹血葡萄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呈正比關系,這是由于隨著血糖水平的升高,附著葡萄糖的糖化血紅蛋白數(shù)量就越多,這就造成了HbAlc數(shù)值的升高,而且這個過程一旦發(fā)生,葡萄糖一旦附著,只有在紅細胞的衰老死亡的情況下才會與之分離。
綜上所述,對于糖尿病患者,HbA1c檢測優(yōu)于多次連續(xù)血糖測定,是評價長期血糖控制的良好指標,有很高的準確性、敏感性與特異性,對指導臨床調整、制訂合理的治療方案有重要臨床意義。
[1]王維,鄧家德,黃志鋒.按新標準診斷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分析[J].海南大學學報,2001,19(2):166-168.
[2]張萍,蘇本利,孫崴,等.糖化血紅蛋白與全天不同時間血糖水平的關系[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5,13(4):275.
[3]李順君,黃文芳,饒紹琴,等.糖化血紅蛋白測定方法學評價[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7,4(5):381.
[4]周新,府偉靈.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