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萍
(浙江蕭山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1202)
王福仁主任醫(yī)師,從醫(yī)50余年,是浙江省名老中醫(yī)。長期從事消化系統(tǒng)及中醫(yī)腎病等疾病的診治與研究,尤其擅長治療慢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腎炎等疾病。筆者有幸侍診,現(xiàn)將其應用自擬潰結方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炎)經驗總結如下。
王師自擬“潰結方”,以健脾溫中清腸、和血行氣化滯為基本方法,臨床中隨證加減治療。炒白術10 g,炒赤芍10 g,炮姜6 g,苦參15 g,白頭翁30 g,炒山楂12 g,炒防風 10 g,薤白 10 g,制大黃 3 g,生甘草 5 g。 濕熱甚加黃連3 g,佩蘭10 g;血便多加三七粉3 g(沖服),地榆15 g;寒冷腹痛加炒白芍15 g,枯明礬2 g;里急后重加枳殼10 g,炒檳榔15 g,厚樸10 g;五更泄加吳茱萸3 g,補骨脂10 g。方中白術、生甘草健脾益氣,調整機體免疫功能。炮姜溫中散寒、振奮脾陽以為治本。苦參、白頭翁清腸除濕,且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赤芍和血清熱,尚有改善組織微循環(huán),殺菌消炎,促進損傷組織修復,促進代謝等作用,也印證了張潔古所云的“行血則便膿自愈”的道理。防風、薤白行氣化滯,且有升舉清陽的作用,意在“調氣則后重自除”。山楂、制大黃消積助運,且能清熱化瘀。諸藥合用共奏健脾溫中清腸,和血行氣化滯的功效。
2.1 發(fā)作期提倡“痢無止法,切勿閉門留寇” 結腸炎發(fā)作期主要原因為濕熱蘊結大腸,腸道氣機失調;邪氣損傷脾腸,清濁不分,釀成濕熱;邪濁滯腸,與氣血搏結,血敗肉腐等。故臨床常表現(xiàn)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里急后重,或伴赤白黏凍狀,舌淡胖或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沉滑。王師認為,此期治療在譴方用藥時應注意健脾化濕,疏泄導滯。不到濕清、滯凈,決不可妄投固澀之品,否則濕邪內阻,病情反復,后患無窮。故用小劑量的制大黃,是治療該病的妙招,切不可見痢止痢。“痢無止法,切勿閉門留寇”應銘記在心。同時也須交代患者,服藥后并不一定會減少大便次數(shù)。
2.2 緩解期主張健脾溫腎、澀腸止瀉,佐以調氣和血結腸炎緩解期由于腹瀉遷延日久,化源不足,脾腎氣血俱虛,脾虛不得健運,水谷精微運化失常。腎虛不得溫煦脾土,致陰寒內生,水谷混雜而下。久病入絡,入病必瘀,致或有腹痛,久痢不止等。故臨床常表現(xiàn)以腸鳴泄瀉,四肢乏力,或晨起五更泄瀉,但無里急后重,無赤白黏凍狀,舌淡苔白脈虛緩。王師認為,此期治療在譴方用藥時應注意“脾不在補而在運”。因此組方中不用黨參、黃芪補脾,而只用白術、炮姜溫中健脾,且常配山楂、制大黃助運消積化瘀。由于久病入絡,久病必瘀,故在治療上還須調氣和血,達去瘀生新止痛斂瘍之效。
任某,女性,51歲。大便急滯不暢伴白色黏凍狀物4年。患者4年來反復大便急滯不暢,大便日2~5次不等,質溏爛或伴有白色黏凍,有時便前腹痛。行結腸鏡提示:直腸、乙狀結腸黏膜水腫,并有一處小潰瘍。曾服用柳氮璜吡啶片、固腸止瀉丸、馬來酸曲美布汀分散片、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等,均有好轉,但反復發(fā)作。2011年8月19日來中醫(yī)科就診(首診),癥見:腹痛、腹脹、腸鳴,大便次數(shù)日3次左右,里急后重,肛門灼熱感,伴有便前小腹隱痛,面色不華,神疲乏力,納谷不馨,舌淡胖苔白膩,脈細滑。證屬脾虛濕熱郁阻,以自擬潰結方加減應用之。處方:炒白術10 g,炒白芍10 g,黃連 5 g,苦參 15 g,炒檳榔 15 g,厚樸 10 g,白頭翁 30 g,炒防風10 g,薤白 10 g,佩蘭 10 g,制大黃3 g,枯明礬2 g,生甘草5 g。7劑,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2次。8月26日二診:訴便前腹痛感消失,大便急滯不暢里急后重感好轉,繼以原法去枯明礬繼續(xù)鞏固。9月1日三診:訴大便暢快,但質溏爛,每日2次,面色紅潤,胃納佳,舌淡苔白脈細。繼以潰結方加減,考慮此時濕滯已去,繼以原法減炒檳榔、厚樸等疏泄導滯藥物,加用健脾溫中藥物鞏固治療3月。諸癥皆消,囑患者忌生冷瓜果,油膏厚味,要求平時調整情緒,同時繼以補脾益腸丸調理鞏固。3月后復查結腸鏡示直腸、乙狀結腸黏膜正常,未見充血水腫及潰瘍。目前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征象。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以直腸、乙狀結腸、甚至全結腸的非特異性炎性改變,功能紊亂,病因又不甚明了的結腸疾病,屬中醫(yī)學“痢疾”、“滯下”、“久痢”之范疇。西醫(yī)治療多采用氨基水楊酸制劑、抗生素、腸道菌群調節(jié)等方法,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病情,但是容易復發(fā)。
王師采用中醫(yī)“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法,發(fā)作期疏泄導滯,緩解期健脾溫腎、澀腸止瀉,佐以調氣和血,在治療中注重虛實并調,標本兼治、病證結合,故療效確切。王師認為藥物調理后防止復發(fā)是重要的一環(huán),慢性結腸炎常反復發(fā)作,即使近期治愈,只要患者飲食不節(jié),情志弗暢,又可卷土重來。所以要再三告誡患者忌生冷瓜果、油膏厚味、黏滑甘津之品,要遇事勿怒,常順時針按摩腹部以助運化,同時加服參苓白術丸或補脾益腸丸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