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通過指導學生預習,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思考和探究,從而掌握自我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自主預習的習慣,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思品課教學的效益。而且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從而受益終身。
【關鍵詞】自主預習;學生;習慣
學生自主預習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從目前的教學形勢來看,我們的教師對自主預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自主預習的效果不好,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自主預習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談幾點筆者的看法。
一、目前自主預習存在的問題分析
1、師生認識不到位,預習開展處于較低水平
學生方面,許多學生在主觀上有如下幾種誤區(qū):
(1)經(jīng)過預習直接獲得了問題的結果和結論,思維活動就會受到牽制和束縛。
(2)預習常會使部分學生自以為懂了,上課時注意力難以集中,對似懂非懂的問題不引起重視,對知識的理解比較膚淺,甚至產(chǎn)生錯誤。
(3)課本上的知識老師是要講解的,沒有必要預習,況且有些內(nèi)容看不懂,預習也沒什么實際效果。
教師方面。不是所有的教師在預習方面都能夠做到有準備、有布置、有檢查、有指導,有部分教師對預習只滿足于一般性的號召,應付學校檢查,很少有人做深入細致的工作。雖然一些教師課前要求學生做了預習,但課堂教學還是從零起點開始,學歸學,教歸教,預習與課堂學習嚴重割裂。此外,布置的預習內(nèi)容千人一面,沒有關注學生的差異,因此,學生是被動學習,積極性不高。
2、預習習慣的缺失,極易造成兩極分化的過早產(chǎn)生
從總體上看,思想品德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一般都比較重視預習,對預習顯得有興趣,有良好的預習習慣,而學困生在思想品德學習方面往往十分被動,很少預習,而且也不會預習,表現(xiàn)為典型的“要我學”,過分地依賴老師。實際上,這些學困生而言,正是由于沒有很好地開展預習,不會正確地進行預習,導致其上課時聽講抓不住重點,學過的知識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和鞏固,長此以往,知識缺陷處于累加過程,惡性循環(huán),嚴重地影響了學習自信心,這也從另一個側面折射出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習成績和能力的提高可以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漠視這一作用是當前教學中的一個誤區(qū)。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預習習慣的對策初探
1、理清教師角色,為開展自主預習提供組織基礎
教師是預習活動的開發(fā)者、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是將預習活動的開展落到實處的關鍵所在。
(1)在培養(yǎng)預習習慣的初始階段,教師要“領”好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不是很強,特別是基礎薄弱學校,他們的學習被動成分更多些。所以,一開始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安排預習時間,盡量讓學生在學校、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預習。對于好學生要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而針對“后進生”,教師則要進行耐心幫助,使他們在預習中明確方向。
(2)在培養(yǎng)預習習慣的重要階段,教師要“扶”好
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學案,告訴學生一些基本的預習方法?!胺觥弊寣W生有了更多自主預習的機會,也擁有了更多自由預習的時間和空間。當然,“扶”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監(jiān)督和表揚鼓勵。
(3)在培養(yǎng)預習習慣的關鍵階段,教師要“放”好
根據(jù)學生的預習情況,也許要“領”、“扶”一段時間,此后教師可以適當“放手”,給學生一個自主的機會,讓學生努力去搜集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來理解、分析新知識,讓他們敢于質疑。預習就是尋疑的過程,在預習中關鍵是要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一定非要在預習時解決疑難,發(fā)現(xiàn)問題才是預習的關鍵所在。有了問題,學生的學習才更有目標。
2、提供模式、篩選內(nèi)容,為開展自主預習明確方向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提倡學案式預習。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教師認真編寫精細、合理、形式多樣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預習學案,分發(fā)到學生手中,讓學生依據(jù)預習提綱進行有目的、有重點的預習和研討,使學生的預習有明確的方向和具體的要求,克服和杜絕“放羊式”預習,形成課堂教學之前的一個最佳預備狀態(tài)。例如,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科的特點,設置“知識準備”、“學習目標”、“主要內(nèi)容”、“嘗試練習”、“我的收獲”、“我的困惑”、“新的收獲”等為框架的提綱式學案,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性和指導性的預習。
3、建立評價、激勵機制,為開展自主預習提供催化劑
學案的設計要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因人而異,對預習效果不要強求學生都到達相同的水平。對于學習吃力的學生,越要重視預習,以擺脫被動的惡性循環(huán)。對中下等學生采取先扶后放、循序漸進、多鼓勵、多表揚的方式,并開展“手拉手”的活動,讓學困生也能感到預習的喜悅,從而產(chǎn)生學好思品的渴望。再者,教師還可以把競爭意識引入到預習活動中去,對“我的收獲”、“我的困惑”等環(huán)節(jié)寫得認真的學生,可以在課上予以表揚,以此來激發(fā)預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另外,教師告誡學生不要操之過急,循序漸進地掌握分析的深度和自主預習的必要技巧??傊?,在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必須轉變角色,把教學的出發(fā)點建立在學生的主體地位上,既要傳授知識,更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潞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