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zhàn),那就是教師如何通過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新形勢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的需要,新的課程標準已經(jīng)為教師與學生的角色作了新的定位,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教師是新課改理念中的課堂參與者、促進者。把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中,教師的“講堂”變?yōu)閷W生的“學堂”。
一、注重導入環(huán)節(jié),搭建學習平臺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課堂導入可以迅速的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思維帶入課堂學習中。在教學新課內容前,教師往往會復習一下前面學習內容作為新課的鋪墊,如果這個環(huán)節(jié)做的好,就可以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搭建一個平臺,為新舊內容架起一座過渡的橋梁,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開端。新課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按照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的選擇導入方法。例如:在教學《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課時,不妨先給學生播放一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蹲D闫桨病愤@首歌曲,在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中把學生帶到具體的學習情境中;在教學《運動是物質固有屬性》時,不妨與學生一起觀看寓言故事《刻舟求劍》的動畫片,這樣的導入就為學生學習“分析運動和靜止的關系”作了一個鋪墊;在教學《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一課時,就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幅漫畫,漫畫中農(nóng)夫與秀才對話:“不會耕田,怎讓下田”,“不讓下田,怎會耕田”。通過他們之間的對話引導學生思考:實踐比認識更加重要,要學會耕田,只有真正下田。由此導入了新課“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學習中。
二、抓住關鍵時機,提出有效的問題
課堂中提問需要教師認真的選擇,過早的提問會讓學生對問題的認識缺乏準備,啟而不發(fā)。提遲了則問題已經(jīng)得到解決。因此,課堂提問必須把握好時機,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在新課導入時,就提出關鍵性問題,這既可以讓學生鞏固已學過的知識,還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認真的研讀課文,學習目標和任務明確,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例如:在教學《民主監(jiān)督》一課時,就以課本中的賣瓜農(nóng)為例,設計這樣的問題:針對此種情況,該瓜農(nóng)應行使什么權利?他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行使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有疑惑的時候,也可以設計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如學習《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中的依法執(zhí)政時,有“黨的主張是否等同于國家意志?”這樣一個問題。要解開這個疑惑,首先要解決的是“國家意志或國家政策是哪個機關作出決策的?”這是學生以前學過的內容。這很明確的說明黨的主張不能等于國家意志。“那么,黨的主張能否上升為國家意志呢?”從而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把黨的主張拿到全國人大進行審議表決,通過了就上升為國家意志。
三、開展互動教學,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改強調學生在教學中應當是教學的主體,而不能被動地成為旁觀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切實確立學生為主體的導向,在教學活動中對師生角色重新定位,不再采取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樣的方式,而是要轉變?yōu)榻處熉爩W生講、教師回答學生提問這樣的方式。在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政治教材內容、教學目標要求,設計出探究題,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討論之后讓學生來回答,讓學生講教師聽。在這樣的模式中,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和寬廣度必將得到有效提高,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都采取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相互合作,在全班進行交流,學生的參與熱情將會明顯提高。同時,教師還要啟發(fā)學生善于梳理、搜集、提出問題,對小組其他同學及教師提出質疑,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點進行篩選整理,全面完成學習目標。實踐證明,采取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自主探究學習模式,不僅能夠較好地完成知識性目標,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合作意識方面作用還非常明顯,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學習的良好習慣。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生動設計教學
高中思想政治理論層面廣、理論性強,內容比較抽象。所以,我們要對學情進行認真的調研,并在教學中認真的做好教學設計,確定采取何種方法和什么形式開展教學。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教學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在高中政治課程不同的板塊中,其中的經(jīng)濟學部分是學生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很多抽象、生澀的經(jīng)濟學概念,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這與學生的生活閱歷有著直接的關系。如價值規(guī)律、價值、價格等等,這些詞匯相近,內容卻不同,又不容易區(qū)別開來。這些名詞應用的頻率比較高,學生對這些概念認識模糊。于是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課前就調查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就布置了實踐調查方面的作業(yè),要求學生到生活實際中學習這些問題。從超市購物過程中,理解了價格與價值方面的概念,然后把自己的經(jīng)歷在課堂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匯報總結。這樣,學生在交流討論的基礎上,認識提高了,這方面的知識掌握牢固了,同時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很明顯。
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教師觀念、角色、教學行為和評價行為的轉變也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推進,會有更多新問題、新感悟、新思考。只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不斷地探索、創(chuàng)新和改革,才能在高中政治教學前進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