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神話故事對學生有重要的教化意義,教師應汲取神話故事的精髓,點亮語文課堂的明燈。
關鍵詞:故事;精髓;創(chuàng)設情境
神話故事是孩子生活之外的另一個世界,而故事里的人物、動物就是陪伴孩子成長的朋友。所以,他們會將自己真摯的情感安放在其中,為此感傷,為此歡欣,并樂于發(fā)揮想象,從自己的感情、視野角度出發(fā)更改結局。對于這一點,教師要予以鼓勵,并盡可能地提供這樣的機會,讓學生從神話故事中汲取更多的樂趣,并實現(xiàn)神話故事最大的教化意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汲取故事精髓
故事的發(fā)生要有一個引子,所謂引子就是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平白地去敘述故事展開的原因、過程、結果,勢必會大大削弱故事的感染力,很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所以,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在故事敘述起始的時候就能讓學生耳目一新,興趣盎然地跟隨教師走進神話故事的圣地。此外,還能為神話故事的展開、延伸做好鋪墊。在這一點上,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將故事精髓傾注課堂,讓故事在一個個謎團的詳解中引人入勝,像文人雅客的墨跡一樣,一點點洇開。
以《普羅米修斯》這一神話故事為例,其主角是普羅米修斯,他是一個極具張力的人物,學生在其身上可以感受到使人潸然淚下的悲劇色彩和英雄情結。從故事的角度來說,《普羅米修斯》這篇神話故事的故事性極強,由普羅米修斯的盜火、受罰、被救展開情節(jié),表現(xiàn)出其勇敢和英雄的獻身精神,代表著古希臘神話中的正義之神。為了蓄積學生的情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這一偉大之神的形象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包括他為盜火斗爭的畫面以及他被鎖在高山斷崖之上受罰的畫面。學生通過對畫面的解讀,同情、悲憤之感油然而生,這為接下來專注地學習這一神話故事奠定了感情基礎。然后,教師對普羅米修斯這一人物形象進行介紹:普羅米修斯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提坦神,他與中國神話里的女媧一樣創(chuàng)造了人類。普羅米修斯還仿造音神使人類發(fā)出美妙的聲音。此外,他還教會人類一些知識和技能,為人類盜取火種,播撒光明。在教師營造的情境中,這一偉大的人物仿佛就在我們的身邊,他內(nèi)心的悲喜也毫無遺漏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讓我們領會到故事的精髓所在。
二、故事排演,汲取故事精髓
受思維能力的限制,較之文字,小學生對具象的東西更感興趣,能形成深刻的記憶力和理解力。教師要洞察到這一點,利用神話故事的可演性,組織學生進行神話故事排演。在演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刻地把握故事主角所面臨的問題,并能夠站在主角的立場上理解其感情,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了解其行為的意義,從而更準確地領悟故事的內(nèi)涵及教化價值。此外,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有一定的特點,受這一特點的影響,他們對環(huán)境會有不同的反映,教師要兼顧這一點,根據(jù)學生年齡段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小學生都比較好動,對課堂的參與有很大的熱情,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教材上的內(nèi)容為參照,鼓勵學生上臺表演,將文字語言變成舞臺情景劇。這一新奇的方法使故事具有張力,更具延展性,學生在其中可以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
“普羅米修斯冒著生命危險,到太陽神阿波羅那里去盜取火種,但是卻得到宙斯殘忍的懲罰,面對鐵環(huán)對四肢的撕裂,面對高加索山上的風刮雨蝕,面對兇惡的鷹的啄食,他不屈、不畏,毅然決然為人間的光明受苦?!边@樣悲壯的故事情節(jié)給人以教化。為了使學生在讀后能更好地領會故事的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準備道具,分配角色,排演這出情景劇。有哲人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毙W生的能力不可低估,只要給小學生一個舞臺,他們就會發(fā)揮新奇的想象,為課堂增添活力和色彩。在表演的過程中,小學生既可真正地把握普羅米修斯這一人物的思想情感,也可深刻地領悟到神話故事的主題,從而使得心靈受到教化。
三、更換結局,汲取故事精髓
就如人生一樣,我們要走的路不是固定的,每一個故事的結局也具有千百種,所以我們要靈活地看待問題。教育是為了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問題。所以,教師教學要有靈活性,發(fā)掘不同教材內(nèi)容的特殊性,并能利用這種特殊性,將其中所囊括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傳授給學生。對于神話故事來說,它其中暗含的樂趣和教育意義是最為重要的,但是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從它的體內(nèi)還可延伸出其他一些有意義的東西,比如,我們可以續(xù)接、更換結局,延伸故事,讓其去闡述另一個別于原教材的主旨,這不僅是對原故事情節(jié)的升華,也是對想象力進行的一次深層次擴展。學生在續(xù)接、更換結局的過程中形成了創(chuàng)造的能力,這對其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普羅米修斯》這一神話故事塑造了一位英雄的形象,從盜火到受懲罰再到被救,普羅米修斯九死一生,讓人不禁感慨,以致潸然淚下。為了讓學生記憶猶新,領會故事的深邃主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主旨不變的情況下,再加一些角色和情節(jié),續(xù)寫結局。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反其道更換結局,談談普羅米修斯如果是一個膽小怕事的神,那么人類又會怎樣,是永久生活在黑暗之中,還是另有他法?如果真是這樣,故事的情節(jié)該如何發(fā)展?這樣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促使其發(fā)揮想象,使其加深對原文的理解。
教育的真正含義是授學生以漁,對于神話故事的教學而言,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積累一個神話故事,明白神話故事所闡述的人生道理,還應兼顧學生自身的特點及需求,為學生提供一個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盡情地對故事進行延伸升華,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從而更好地汲取神話故事的精髓,點亮語文課堂這盞明燈。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綢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