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讓語文教學回歸本色,讓語文教學充滿綠意。
關鍵詞:回歸本色;清新;自然;綠色
語文課堂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有效陣地,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地。在一些公開課上,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的教學步驟環(huán)環(huán)相扣,過渡自然,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學生舉手如云,應答如流,答案面面俱到,活動的面也很廣,再加上有趣精美的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整個流程可以說是“行云流水”。但是,這樣的課是一節(jié)好課嗎?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好好推敲的是:學生在課上得到了多少語言文字的訓練,進行了怎樣的思維訓練,學到了怎樣的學習方法?太注重形式,盲目跟風,過于花哨的課我們不提倡;對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完全否定,一味地注重語文的人文性,讓學生感悟、體驗、合作的課我們不欣賞。在社會各個領域崇尚綠色、追求綠色的時代里,我認為,語文課堂也應該是一個充滿本色的綠色課堂。
一、求真務實的教學目的,讓綠色課堂吹遍清新之風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話,是的,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我們要讓課堂簡單、樸實,吹遍清新的空氣。
1.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敝逃胰~圣陶的這句名言讓我們明確了教育的最終目標。的確,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學生學做人,做真人?!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使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睂φZ文教師來說,語文課堂是教育學生做人的重要陣地,形象熏陶是教會學生做人的有效途徑,如果我們能恰到好處地發(fā)揮語文的育人功能,
充分挖掘其內(nèi)在的育人因素,定會使語文課堂更加充實、鮮活,會讓學生從中得到優(yōu)良的精神文化滋養(yǎng)與潤澤。
2.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
語文課堂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陣地,是學生展示語文能力的舞臺,我們應該真正“以學生為本”,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使整個課堂成為學生合作的天地,探究的樂園,讓語文學習成為所有學生向往的事情。
二、簡單樸實的教學手段,讓綠色課堂充滿自然之氣
老子曾說:“真水無香?!币馑际钦f,真正的水是沒有香味的,這是一種自然的美。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應追求這種自然和諧的、不加雕飾的美。平平淡淡才是真,用心跟文本作平等的對話,用情與學生作真誠的交流,讓課堂上多一些自然的流露,少一點刻意的安排,多一些自然的表達,少一些刻意的做作。
1.恰到好處的教學方式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形式多樣。自從課程改革以來,很多教師挖空心思,發(fā)掘各種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質(zhì)疑導入激發(fā)興趣、互評朗讀加強指導、合作表演深化理解……可謂應有盡有。確實,對語文這種人文性很強的學科,我們應該著力探尋有效的、適宜的教學方式,但是,無論使用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是為了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走進文本,都必須煥發(fā)其本身的魅力,否則就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好看、熱鬧、時髦,只是“繡花枕頭”,起不到實際的效果。語言優(yōu)美的散文,可以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想象畫面,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生動感人的記敘文,可以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通俗易懂的說明文,可以讓學生自己質(zhì)疑、解疑,學習說明方法;朗朗上口的詩歌,可以讓學生誦讀積累,體會詩歌的豐富內(nèi)涵……
2.錦上添花的多媒體手段
信息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如同一股銳不可當?shù)木蕹毕硎澜?,波及生活的各個角落,也為語文教學拓展了更大的空間。確實,多媒體課件是融文字、圖像、動畫、音像于一體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能夠提供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的刺激,能把抽象的語言文字所描繪的事物變得具體形象,從而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興趣盎然的氛圍中學習。
三、扎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讓綠色課堂蘊含盎然之意
語文的根本是什么?是語言。語文學習的根本是什么?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即我們常說的語文能力。所以,語文教學就應該抓住語言訓練這個根本,扎實訓練、效果落實,讓學生借助課堂這個陣地收獲累累果實,收獲一片盎然的綠意。
1.多誦讀是綠色課堂的催化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都是古人讀書的經(jīng)驗之談,用到現(xiàn)在的教學中仍然有其現(xiàn)實意義,仍然熠熠生輝。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中精彩的語言只能經(jīng)過反復誦讀、感悟和理解,才能從中獲得營養(yǎng)。語文能力中,“讀”擺在首要位置。朗讀和語文課的關系就好比魚和水的關系,密不可分。散文要朗讀,其他文體的文章也離不開朗讀。不同形式的讀有著不同的作用:指名讀,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齊讀,深化文本的內(nèi)涵;分角色讀,體味不同人物的心理;速讀,幫助學生把握主要內(nèi)容;放聲讀,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默讀,便于學生深入思考;范讀,用老師的語言感染學生的心靈……教學時,我們要善于選擇恰當?shù)淖x書方式,讓學生一步一步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
2.多閱讀是綠色課堂的補充劑
語文學習的重心是學習文本,但文本并不是學習語文的全部。崔巒老師說:文本是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憑借,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地研究文本,并通過學習文本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語文教材上的內(nèi)容是有限的,如何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這就要求教師能給予學生更多的閱讀空間,創(chuàng)設更多的閱讀機會。
綠色的課堂充滿真實自然,充滿清新健康,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在求真務實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在簡單樸實的教學手段、扎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下,實實在在地進行著語文學習活動。它讓語文課堂清新自然、綠意盎然,它是學生生命發(fā)展的平臺,是學生心靈成長的綠洲。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泗洪縣歸仁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