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1-0081-01
“想象”這個詞,在《普通心理學》中的定義是這樣的:“想象”,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
實行科教興國,是我們的基本國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是富國強民、振興民族的關鍵因素之一。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又是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然而想象能力的熏陶、渲染和培養(yǎng)并非一蹶而就的,要從一個人的啟蒙階段抓起,尤其小學語文教師,要把這一思想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且付諸實施。本文就是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具體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談一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想象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一、讀詞句,拓展想象
課文中有些句子比較簡略,但內涵卻很豐富,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進行擴展想象,既加深對詞句、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力。如在教學《雨點》(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課)這一課的時候,我抓住重點描寫雨點動態(tài)的四個詞語“睡覺、散步、奔跑、跳躍”,讓學生在朗讀時想象雨點的四種動態(tài),從而通過朗讀感受語言的美。教學片斷如下:
師:睡覺、散步、奔跑、跳躍是雨點的四種動態(tài),你能聯(lián)系你的生活體驗,發(fā)揮你的想象,想象一下雨點的這四種動態(tài)嗎?并且把感受讀出來么?
生1:老師,我奶奶家的屋子后面就有一個小池塘,小池塘很平靜,一點波紋都沒有,我可以想象到雨點在池塘里睡覺一定是很安適的……
生2:老師,去年我和爸爸去連云港花果山玩的時候看到過小溪,小溪的水是緩緩流淌的,我可以想象得到雨點在小溪里散步的那種悠閑自得、輕松舒適的情景……
生3:老師,我爸爸去年暑假帶我去看過長江,當時我看到江水滾滾流淌,奔騰不息,我可以想象到小雨點落在江河里,就像我們舉行的跑步比賽一樣奔跑著。
……
就這樣,孩子們抓住了重點詞語“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通過想象雨點的這四種動態(tài),想象雨點靜止和流動的不同畫面,學生仿佛把自己也融進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過朗讀感受到了詩歌語言的韻律美。
二、抓“空白”,補充想象
不少課文的情節(jié)存在“空白”處,這給讀者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在教學中,我利用“空白點”,引發(fā)學生補充想象,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想象能力。如《木蘭從軍》(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第2自然段講木蘭說服了家人,女扮男裝,替父從軍。但課文沒敘述木蘭“說服了家人”的具體內容,我在教學時采取了填補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空白的形式來進行補充想象。
師:故事中說木蘭說服了家人,你能把木蘭如何說服家人的畫面想象出來嗎?
生1:花木蘭堅定地對父親說:“父親,你老了,還經常生病,不要再去打仗了,我要去替你從軍?!?/p>
生2: 花木蘭語重心長地對弟弟說:“弟弟,你還很小,不能去當兵,姐姐比你大,姐姐要上戰(zhàn)場殺敵,你在家里可要聽父親和母親的話呀!”
生3: 花木蘭溫柔地對母親說:“母親,女兒我年輕力壯,應該為國家和家人分憂,我會小心的?!?/p>
……
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我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模擬表演木蘭說服家人的場景。這樣,把一個報效國家、關愛家人的花木蘭的鮮明形象就塑造出來了。
三、續(xù)結尾,延伸想象
有些課文的結尾言猶盡而意未了,余音不絕,耐人尋味。教師可抓住結尾循著文路展開合理的想象,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結尾是:“說著,狼就往小羊身上撲去。”在教學時,我借這個未完的結尾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同學們的想象大膽而奇特:
生1:狼正要向小羊撲去,忽然一聲槍響,狼重重地倒在地上,原來獵人趕來了。
生2:狼向小羊撲去,小羊敏捷地一閃,狼用力過猛,一下子撲進小溪里,等狼從溪水中掙扎出來,小羊已經逃遠了。
生3:愚蠢的狼正要向小羊撲去,聰明的小羊靈機一動,騙狼說小溪里又來了一只狼,還要和他分享羊肉呢。羊上了當,沖著溪里自己的影子大嚷大叫,小羊趁機溜走了。
……
在一個個各有特色的故事結尾里,我看到了一顆顆嫉惡如仇的童心在閃動,我也看到了孩子們那無窮的想象力原來竟是那樣的源源不斷……
四、憑畫面,直觀想象
小學生的想象具有直觀性和具體性的心理特點,所想象的內容常以某種具體的東西作為直接依據。比如: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練習6》中的《學用字詞句》就是一幅文字畫。在教學時,我讓學生憑借文字畫的畫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直觀地想象小鹿和小烏龜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果然,學生們的思路大開:有的學生說是小烏龜迷路了,小鹿送他回家的;有的學生說是小烏龜受傷了,小鹿帶他去醫(yī)院看病的;有的學生說是小烏龜被狗咬傷了,小鹿送他去防疫站打狂犬疫苗的;有的學生說是小鹿和小烏龜約好去給他們的好朋友小豬過生日的……聽到此,你怎么能不由衷地贊嘆起二年級學生的想象力呢?總而言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不同于別人的想象,而且他們根據自己的想象編出了一個又一個動聽的童話故事,讓我聽了由衷地對孩子們的想象力贊嘆不已。
愛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币磺邪l(fā)明創(chuàng)造離不開想象:魯班就是由草葉邊的齒而想象發(fā)明了鋸子;瓦特就是由壺蓋的跳動而想象發(fā)明了蒸汽機;科學家由蝙蝠想象發(fā)明了雷達……所以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乘著想象的翅膀去飛翔!
參考文獻:
[1]薛法根.《推敲新課程課堂》.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1
[2]施良方.《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3]美國A.J斯塔科著.《創(chuàng)造能力教與學》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