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1-0078-01
都說教三年級難,難就難在作文教育。時下有不少學生一提作文就頭疼,一看到作文題目就覺得無話可說,即使寫出的文章也是脫離實際,干巴巴的。這是什么原因呢?仔細分析,學生的作文寫不好也不能全怪學生,有時也怪老師太心急,要求高。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在一二年級時,雖然已經接觸了寫話,但正式以習作來要求是在三年級。萬事開頭難,我認為關鍵在于如何激起學生習作的欲望,培養(yǎng)習作興趣和自信心。先從續(xù)寫、仿寫、編故事、寫下水文,一步一步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下面筆者結合本人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的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續(xù)寫課文
在平時的教學中,許多課文在結尾后留有余韻,讓人浮想聯(lián)翩、耐人尋味,留下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之下思維異?;钴S,精彩的結局無一不透射著學生理性的光彩,智慧的火花。在一番番精彩的講述之后,我就有意識地為寫作文作鋪墊了。于是我就要求他們把剛才說的用筆記下來。于是那一個個充滿童趣的、精彩的結局都變成了一段段文字出現(xiàn)在孩子們的筆記本上。在學習完《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的童話故事以后,小駱駝知道自己的腳掌、肉疙瘩、睫毛的用處以后,再次遇到小紅馬,面對小紅馬的嘲笑,小駱駝會怎么說?怎么做呢?于是一個個動人的情節(jié)又躍然紙上。有的小朋友說小駱駝會告訴小紅馬腳掌、肉疙瘩、睫毛的用處。還有的小朋友說小駱駝會帶小紅馬去沙漠走一走,讓他自己體會腳掌、肉疙瘩、睫毛的用處。在長期的積累中,不但豐富了他們的寫作材料,也達到了寫作的目的。
二、仿寫課文
蘇教版的教材都以單元的組編突出訓練的重點,課文的內容貼近生活,具有誘發(fā)學生寫作的愿望和興趣。新課標指出,在習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如學完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后,學生的興趣很高。這一單元是《北大荒的秋天》、《西湖》和《拉薩的天空》,都是寫景的文章。而這一單元的習作是《這兒真美》,我便讓他們仿照課文的寫法來描寫這里的美景。許多同學仿照《北大荒的秋天》里的天空美、小河美;《西湖》里的山水美。這次的習作優(yōu)秀率達到了92%以上。在多次模仿寫作中學生對作文的結構、描寫方法有了更親密的接觸,寫作能力明顯提高了。
三、編故事
在學完《烏鴉和狐貍》后,學生對烏鴉和狐貍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想法:有人覺得狐貍很狡猾,它為了騙到烏鴉嘴里的肉,盡揀好聽的說,說的話不是出于真心誠意的贊揚,而是在欺騙烏鴉。有人覺得烏鴉沒有“耐心”經不起表揚。我看到這情況就鼓勵他們,如果第二次狐貍又碰到烏鴉,它們各自會怎么做呢?讓他們把故事編出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在嘗試中,孩子們漸漸找到了感覺,文筆流暢了許多。當然也迷上了看故事書。這一多方位的訓練場,讓孩子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豐富了作文的內容,提高了寫作的興趣。
四、寫“下水文”
我還認為教師有時和學生一起寫作,對學生影響挺大的,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教師而言,“下水”嘗試,不僅與學生溝通了感情,而且能品嘗到訓練的甘苦,真切地體會習作的困惑之所在,以便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有利于加強習作指導的針對性。三年級的作文是起步階段,學生對寫作心存畏懼,作為教師,我起個頭,做個榜樣,學生就容易接受作文。
這樣嘗試下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大多數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大大增強了,學生對寫作文的恐懼也解除了,寫作能力漸漸得到了提高。從他們的反應、他們的表現(xiàn)讓我獲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