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版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把認真聽講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提出來,這說明認真聽講是我們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學會傾聽也是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的必要技能,所以在我們數學課堂上教會學生認真聽講至關重要。但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往往過多關注的是學生如何小組合作,如何獨立探索;而對于學生是否在聽別人的發(fā)言,是否在認真聽教師的講解關注的不太多,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的傾聽能力在下降。有時候,其他學生已經把最佳的解題思路說出來了,但有的學生還是按照他前面的解題方法來解答題目。這就說明我們學生在課堂上根本不會如何傾聽。是什么原因造成學生不會認真聽講了呢?筆者發(fā)現關于學生認真聽講存在著以下兩大誤區(qū)。
一、教師講≠學生聽
認真聽講關鍵是學生要在聽。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經常見到我們教師在講臺前面眉飛色舞地講述,但是學生的思維卻在下面早已不知跑到什么地方了。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沒有集中聽講,在聽課的時候似聽而非聽,那么就不能叫做聽講。那種認為教師在講,學生就一定在聽的觀點是錯誤的。
案例一: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分米和毫米》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厘米,下面,我們再來認識分米。分米的長度就是我們手中尺子從0刻度到10刻度的距離,也就是說1分米=10厘米(師拿出一根小棒邊比劃邊講解)。大家能否感覺到1分米有多長呀?
生:能。
師,好,那么我來問一下,我剛才比劃的這根小棒是多長呀?
生1:1厘米。
生2:1米。
師:剛才不是比劃過了嗎,這根小棒的長度是1分米,不知你們剛才在聽什么了。
……
思考:課堂上出現這種情況,我想每一個教師都很惱火的,剛才明明比劃過了這根小棒是1分米,結果學生還是回答錯了,說明學生看似是在認真聽講,其實根本就沒有集中注意力聽講。這根本不能怪學生,要從我們教師身上找原因。學生沒有投入到你的課堂上,一來說明你的課堂教學吸引不了學生,學生在課堂上思想開小差;二來說明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認真聽講的習慣,他們不能夠認真聽取別人的講話,導致認真聽講達不到預定目的。
對策:營造教學氛圍,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一切行為指向都是由他們對行為的動機而引起的,要想讓學生認真聽教師的講解,那么,就要讓學生對我們所說的內容感興趣。
首先我們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只有從內心渴望得到你幫助的時候,才會對你的一言一行達到認真地聽講與模仿。其次是優(yōu)化我們的課堂教學,讓學生都參與進來。比如案例一中的教學,如果我們讓學生自己親自來比劃1分米有多長,而不是教師代替示范,我想由于是學生的親力所為,那么他們對于1分米的概念要遠比我們教師耐心的講解來得更透徹,更有用。再次,我們可以采用激勵的方法,對于認真聽講的學生我們給予小紅花或語言獎勵來刺激其他學生也認真聽講。那么,學生為了得到獎勵也會把自己思維集中到認真聽講行列中來的。
二、認真聽≠聽明白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一部分學生兩眼一動不動地看著老師,兩耳看似也在認真聽講了,但是他們是否聽明白了卻沒有人知道。也許由于他們智力水平的不同,有的學生聽明白了,但是并不能代表所有學生聽明白了。
案例二: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減法》復習第8題
出示307+108,讓學生先估算大約是幾百,再用豎式計算。
生1:我是先把307看作300,108看作100,所以這道題目我估算的結果是400,筆算的結果是415。
師:非常不錯,把兩個數字都看成離他最接近的整百數進行估算。那么我們進行下面一道題目的計算。
……
這時,我看到在我旁邊的一個學生想舉手,但是聽了教師的話,又把手放下來了。于是,我在下課的時候,找到這位小朋友。
師:你是如何估算的。
生:我對老師的估算方法看不懂。我是這樣算的,7和8都接近整10,為什么我不能把307看作310,把108看作110,那么310+110=420,離正確答案只相差5,比剛才的答案更精確一些。
是的呀,這位學生的估算方法也應該是對的呀,但是被我們教師給忽略過去了,沒有被教師發(fā)現,并且造成學生對估算的計算方法有懷疑的態(tài)度。這位學生也在努力聽老師的講解了,但是卻沒有聽明白。
思考:小學生的表現欲非常強,他們的想法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他們對同伴的發(fā)言往往不是十分的信任,卻會堅持自己的看法,他們雖然也在認真聽了,但是當老師的方法與自己的方法產生沖突時,而又堅持認為自己的方法是正確的時候,那么他們的思維就已經產生沖突了。這時,我們教師就要及時發(fā)現這種沖突,及時梳理這種沖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順利通過思維的荒漠區(qū)。
對策:認真聽講不是只指學生,我們教師也要學會聽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讓學生暢所欲言,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來發(fā)現學生與眾不同的思維與情感。這樣,對于保護學生認真聽講品質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認真聽講水平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學會傾聽,讓傾聽成為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一種自覺意識,一種自覺的態(tài)度,更是一種傾聽能力的外在表現。當學生知道教師也對自己的答案感興趣的時候,他們的學習注意力與課堂上的認真聽講習慣就會與日俱增。
學會認真聽講是每一個學生必備的學習品質,同時也是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要潛心研究的課題,我們只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認真聽教師或學生的發(fā)言,我們教師也學會認真聽不同學生的發(fā)言,我們的數學教學水平才會在師生認真聽講過程中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