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常州市第一中學 江蘇 常州 213000)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人體自身的認識,體育教師已經認識到體育運動技術的學習,已不再是單純的身體運動器官系統(tǒng)的訓練,而是涉及到對人體機能、心理的訓練,體育學科是一門較為特殊的學科,心理的機能和心理的活動對教學實踐意義重大,中學的體育教學需要從心理學角度上進行實踐,利用表象訓練這一心理學訓練手段教學,較早的為學生奠定心理訓練基礎,也能更好地促進中學的體育教學。
表象訓練是在暗示語的指導下,在頭腦中反復想象某種運動動作或運動情景,從而提高運動技能和情緒控制能力的方法。在Suinn的視動行為演練法、Singe的5步策略法等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中,表象訓練都是它們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國外運動心理學中,表象訓練基本上已成為心理訓練的代名詞,心理訓練與表象訓練常被交替使用。
表象是信息的另一種表現(xiàn)方式,從人體感覺層面講,表象可以分為視覺表象、聽覺表象,動覺表象,從主體所處視角來分,可分為內部表象和外部表象,即以親身體驗的方式或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的方式。從表象訓練的時間角度劃分可分為即時表象訓練和延時表象訓練,練動作前后進行的表象訓練則是即時表象訓練,而在練習動作后較長的一段時間里進行表象訓練則是延時表象訓練。從客觀對象上來分,表象訓練可分為對人的表象訓練、對物的表象訓練、對事的表象訓練。
中學體育教材多以田徑、武術、體操、球類項目為主,表象訓練對于學習成套動作、較復雜難以掌握的動作有著較理想的效果合理運用表象訓練能夠加強學生對動作的結構、方向、幅度、力量等方面的掌握,加深動作印象,起到良好的促進和幫助作用。
動作形成規(guī)律分為三個階段,即粗略掌握動作階段、改進和提高動作階段及鞏固與用自如階段,每一個階段,人體的神經活動過程、動作質量都不相同,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動作形成規(guī)律的階段性特點對學生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表象訓練在不同階段也有著不同的聯(lián)系方法。
2.1.1 、粗略掌握動作階段
在動作技能形成的第一階段里,體育教師可對學生進行訓練或學習前的表象訓練。教師可以運用直觀法,通過示范、圖片、電影等直觀教學方法演示技術動作,使學習者了解所學動作的形象,建立清晰、正確的動作表象。使學生建立動作的正確表象和概念,防止和排除錯誤與多余動作,教師的講解與示范不要太快,盡可能是注意力指向于動作的技術結構、要領和完成方法,對技術細節(jié)可不提什么要求,此階段的表象訓練多以視覺表象和聽覺表象為主。
2.1.2 、改進和提高動作階段
學生在改進和提高動作階段里,體育教師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在粗略掌握動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消除錯誤和多余動作。在此階段的表象訓練要結合視覺、聽覺、動覺三類表象訓練,回憶正確的動作形態(tài)、方向、力量、速度、節(jié)奏表象,并在大腦中加深對動作的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的印象。
2.1.3 、動作的鞏固與運用自如階段
此階段大腦皮層運動中樞興奮過程高度集中,內抑制相當穩(wěn)固,接通機制穩(wěn)定,形成了牢固的動力定型,因而動作協(xié)調完善,能高度準確、熟練和省力地完成動作,并能隨機應變、靈活自如地運用,干擾與多余動作消失。教師應要求學生要經常練習和鞏固,嚴格要求動作技術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并把各種練習法有機地結合運用,使動作更加熟練、準確和完善。并進一步加強表象訓練,使運動表象更鮮明、清晰,動作更連貫、協(xié)調和熟練。
大量研究證明表象訓練能對運動技能的學習和運動成績產生積極影響,表象訓練也包含許多要素,分析表象訓練的效果好與差就要從構成表象訓練的眾多因素分析。李年紅等人總結出影響表象訓練效果的因素包括認知與運動技能、身體練習與心理訓練相結合、熟練者與初學者、積極與消極表象、表象演練的時間、表象的能力、放松的作用7個方面。
在進行表象訓練時,初期不宜使用較多的動覺表象訓練,而在動作技能形成的改進與提高階段和最后的鞏固與運用自如階段則以較多的動覺表象訓練為主,表象訓練應從視聽覺表象訓練逐漸的過渡到動覺表象。表象訓練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體育教師把握正確的訓練時機,學生在接觸新的動作時,往往具有較強的學習興趣,此時把表象訓練與實際的動作技能學相結合,有助于學生較快的達到動作的改進與提高階段,在經過初學階段后,最好先喚起表象,在腦中進行表象排練,此時通過腦體結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發(fā)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4-200.
[2]殷小川,薛祖梅.表象訓練在運動技能形成中的作用及研究存在問題[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7(5):51-53.
[3]李年紅,章建成,金婭虹,張春華,朱鋟.影響表象訓練效果的因素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