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峰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qū)陰平鎮(zhèn)金寺小學)
讓語文課堂活起來
◆李 峰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qū)陰平鎮(zhèn)金寺小學)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而學生則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能否積極主動投入是教學活動成敗的關鍵。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群體參與、全身心投入學習過程,就需要變“教室”為“學堂”,促“教師”為“導師”,使語文課堂活起來。
課堂氣氛 語文教學 教學過程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而學生則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能否積極主動投入是教學活動成敗的關鍵。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若不能設法使學生情緒高昂、精神振奮就傳授知識,那就只能使人感到冷漠和疲憊?!碧岣哒n堂效率,讓學生群體參與、全身心投入學習過程,就需要變“教室”為“學堂”,促“教師”為“導師”,使語文課堂活起來。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fā)揮其主體地位,需要教師營造營造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是課堂氣氛活躍的前提和保證。課堂應是師生共同參與、多邊活動的場所,學生主體參與是這種多邊活動得以進行的重要保證,而師生間民主、合作的和諧關系,則是激發(fā)學生主體參與的前提。這種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的形成,要靠教師。需要教師樹立素質(zhì)教育思想,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為教育的基本目標;需要教師放下“師道尊嚴”的思想,建立平等、合作的“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要放下架子,主動親近學生,把外在的權威轉(zhuǎn)化為內(nèi)在的動力,注意塑造以淵博知識和高尚的師德為核心的內(nèi)在的具有親和力的人格形象。教師要從知識傳播者過渡到教學活動的指導者,進而成為學生活動的鼓勵者。
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還必須用“情感”為教學開道。教師首先要愛生,這種愛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關懷學生的冷暖、喜惡之愛,更要有學習上了解學習情況,填補知識缺陷,挖掘?qū)W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而不輕易否定,恰當指引,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到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
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當成負擔,而且會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地去干。所以,興趣是推動人去尋求知識和從事工作的一種內(nèi)驅(qū)力。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獲取知識的強烈欲望,在這種欲望驅(qū)使下,能夠輕松地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自然地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學習,甚至把艱苦的學習看成快樂的享受。如此看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教學是一種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感興趣,首先要了解學生實際,了解他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態(tài)度、習慣、方法、興趣、愛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開放時代的小學生,自主意識增強,需要尊重,情緒復雜、情感豐富、對未來充滿幻想,渴望通過學習獲取知識。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學習習慣不穩(wěn)定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學生特點,在教材中從適當?shù)慕嵌葘ふ覍W生學習的興趣點,進而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感受生活、豐富積累,體會生活無窮無盡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高尚情操,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內(nèi)容的趣味性。
為了讓學生以課堂主人的形象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滿足學生參與教學的欲望,教師要多提供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而組織課堂討論,能最大限度地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表見解的機會,真正使學生動起來。因此,將“課堂討論”有機地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很有必要。在語文課中,我們應提倡“咬文嚼字、議論紛紛”,特別是重點詞、句,含義深刻的句段,更應讓學生從書中找到根據(jù),各抒己見,標新立異。
例如《草原》這篇課文,描寫了內(nèi)蒙古草原的美麗景色及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客人的情景。在教學時,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討論的時候,大家把自己的見解說一說,互相交流,互相啟發(fā),閱讀的收獲就更大了。讓學生在議論品評活動中自己去嘗試語言,鑒別語言,理解語言和學會運用語言。對于學生的見解,無論是否正確,是否完整,只要在思考,只要敢說,就應表揚、鼓勵,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嘗到成功的樂趣。
語文課要“以讀為本”,讓學生多讀、讀好。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讀,不讀熟不開講;要切準可讀處讓學生讀出感情;要精心選擇讀的形式和方法,齊讀、個別讀、分角色讀、引讀等應根據(jù)讀的內(nèi)容和時機靈活運用,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極興奮的讀書狀態(tài)。以讀為主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要求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指導學生讀書上。
例如《豐碑》這篇課文,語言描述十分生動逼真,情感豐富,讀了催人淚下。教學時,可以采用以讀為主的教學結(jié)構(gòu),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初讀知大意,理思路。讓學生反復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感受,理清文章的思路,建立起對課文的初步印象。細讀品詞句,動情感。在初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細細品味這些句子。這樣,學生就會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升華,軍需處長舍身為革命的高大形象也就深深地印在學生的心中。在初讀、細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自由讀——學讀——練讀——美讀”的提高過程。學生自然進入作者和課文的情感世界,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中體會到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境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著力營造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思維在其間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只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其參與學習、自主學習,就能使其得到主動、全面、和諧的發(fā)展,以期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最終目的,確實把學生變?yōu)閷W習的主人,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得到真正的發(fā)展,獲得真實的能力。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把新課程理念帶進課堂,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教學新突破,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充滿生機,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更加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