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廣東
(江蘇省東海縣白塔高級中學)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很多高中老師會報怨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會竊竊私語。但如果我們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課堂注意力和熱情大約只能維持10~15分鐘,之后,大腦就會出現(xiàn)階段性的疲勞,進入思維的低谷狀態(tài),情緒不再積極。筆者結合長期教學實踐認為,現(xiàn)代高中語文課堂必須在吸引學生專注學習方面下功夫。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一篇有難度的文章,往往會給學生帶來緊張和恐懼,更談不上興趣了。而選入高中課本的文章往往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驅逐學生對課文的恐懼,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必將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專注于語文的學習。
筆者在給高一學生上曹文軒的《前方》一課時,估計憑學生們的閱歷,不一定能理解這篇文章的深意。于是,在教授這一課的前一天晚上,布置他們50字左右上交初讀《前方》的感受。通過了解,很多同學的觀點是:從題目來看,這篇文章好懂,但讀起來似乎又太“玄”,不好把握。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在正式上課時并未直接進入主題,而是通過幾個問題解除他們對這篇文章的恐懼心理。我先問:“同學們你們在每年的五一假期一般想做什么呢?”有的同學說走訪親戚朋友,有的同學說在家看電視,有一個同學大聲說:“我想出去旅游但是沒錢!”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我連忙說:“這是一個好主意。但你為什么想旅游呢?”他說:“看看祖國美好風景唄?!蔽蚁蛩麡淦鸫竽粗?。接著,我又問:“同學們能否想象一下那些或為了旅游、或為了打工賺錢,或為了其他原因遠離家鄉(xiāng)的人會不會思念家呢?”學生齊聲回答:“會思念家鄉(xiāng)。”我說:“好,既然會思念家鄉(xiāng),他們又不得不離開家鄉(xiāng),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曹文軒的《前方》就是一篇有關離開家鄉(xiāng)和思念家鄉(xiāng)的文章,請大家結合剛才的問題再讀文章,思考一下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學生們一個個興奮地投入閱讀中去了。
在教學前創(chuàng)設情境,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這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創(chuàng)設情境一定要有原則,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和文本緊密相聯(lián),要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有一定的思維價值??傊?,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情緒的方法有多種,只要我們廣大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就能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專注學習中去。
德國著名學者海因·曼麥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shù)靥岢鰜砀転橹邮??!闭n堂上教師恰當?shù)剡\用幽默,學生心情舒暢,樂于學習,情緒高漲,師生關系融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之中,靈感伴隨著智慧火花和諧相生,進而達到“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的教學效果。
有一次,筆者在給高一年級學生上蘇軾的《赤壁賦》。20分鐘后,有一個同學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我適時停了一下,面向全班大聲問:“文章最后蘇軾喝醉了睡在哪?”學生們齊聲回答:“在舟中?!薄白藙菔窃鯓拥?”“相與枕籍乎舟中?!蔽覇?“為什么不是趴著的?”經(jīng)過大音量的問答,睡覺的那位同學也醒了,也在認真的聽這個問題。有的同學似乎已明白了問答的意圖,大聲回答:“趴著睡會流口水。”學生們一陣哄笑,那位同學也笑了。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下,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解決問題迅速。在課堂中,教師不失時地運用幽默風趣的話語或事例進行教學,可以給緊張、沉悶的課堂注入興奮劑,形成寬松、愉快、和諧的教學氣氛,讓學生更加專注地投入學習。但無論多好的方法都得講究原則,幽默是教學手段,一定要把握時機(如學生情緒不高,心理疲勞,注意力分散或心情緊張等)適當運用,絕不能“為幽默而幽默”,正如老舍所說:“死啃幽默總會有失去幽默的時候;到幽默論斤賣的時候,討厭是必不可免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幽默必須把握分寸,幽默絕不是諷刺、挖苦,絕不能因此傷害學生,更不能借調侃學生來快樂自己或者娛樂其他人。如果這樣,幽默就變味了。這樣的幽默,比直接的諷刺、挖苦,還要傷害學生的自尊。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直接關系到學習的效果,如果學生的課堂情緒消極、低落,學習成績肯定會受到影響。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成了優(yōu)質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用游戲來驅逐教學中學生的疲倦情緒,不失為一種調動學生學習情緒的有效方法。
筆者在給高二學生講論文寫作時,起初所有學生都抱著一定要有所收獲的態(tài)度集中注意力聽,但15分鐘后,很多學生成了“霜打的茄子”。看到這種情形,明顯再繼續(xù)下去已經(jīng)效果不明顯。于是,筆者適時對全班同學說:“老師我也累了,不想講了,我們玩?zhèn)€游戲吧?!币宦犝f做游戲,一個個精神頭來了,迫不及待地瞪大眼睛等待著。我說:“現(xiàn)在有很多人對高考提出異義,現(xiàn)在我們請兩組同學就高考是否公平進行辯論。哪兩組愿意參加?”充滿展示欲望的學生們一個個高高地舉起了手。最后我選了課堂表現(xiàn)積極的和課堂表現(xiàn)不積極的兩組同學參加。經(jīng)過抽簽正反方確定下來,于是游戲開始了。經(jīng)過兩五分鐘舉例說理的辯論后,正方的觀點是:高考公平。原因是:(1)沒有高考,窮人家的孩子永遠不能趕超富二代、官二代;(2)結合中國國情,如果像西方進大學容易畢業(yè)難,這對于有些窮人家的孩子學習差,花了很多錢上大學,最后不能畢業(yè),這是非常奢侈的。反方的觀點是:高考不公平。原因是:(1)辛苦奮斗十多年,最后一張試卷定終身,這是不公平的;(2)高考作文分的賦予有一定的主觀性,這是對考生的不公平。
針對雙方的辯論,筆者就他們?yōu)榱苏撟C自己的觀點而充分舉例論證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引導他們,議論文的寫作實際上和辯論差不多,確定好論點后選取能夠論證論點的事例進行論證就可以了。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對于學生來說,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讓他們覺得語文課堂枯燥無味,如果將好玩的游戲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必定會引起他們對學習的關注,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但既然將游戲與教學接軌,就應該是規(guī)范的、嚴肅的,而不是隨心所欲,要以服務于教學目標為原則。
總之,面對現(xiàn)代的高中生,我們必須要徹底解放思想,本著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去研究他們、去適應他們,最大限度地把他們拉回語文課堂,激發(fā)他們全身心專注于語文的學習。
[1]何克抗.創(chuàng)造性思維理論——DC模型的建構與論證[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胡濤.拿什么調動學生[Z].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