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云
護士長是醫(yī)院護理隊伍中的管理者和組織者,其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響到醫(yī)院的護理質(zhì)量和管理水平。護理管理是醫(yī)院管理的重要部分,護士長是護理管理工作的主體。是科室護理工作的具體領導者和指揮者。所以護士長要正確對待人生,既要在成績、成功面前不驕傲,又要在失敗、挫折面前不氣餒,還要在被誤解、妒忌、流言蜚語面前不退縮。要學會用理智或進行一些其他的活動來轉(zhuǎn)移消極情緒,變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把本職工作做好。
誤解,是認識不清產(chǎn)生的錯誤理解,是人與人共處中不可避免的。這其中有與上級之間的誤解,有與下級及同級之間的誤解。
與上級之間的誤解有三種:一是領導的諒解,不會造成矛盾。二是領導不滿意,在言談中或會議上不點名的批評。三是領導當面提出批評,有時會不講方式。第一種情形時,不會發(fā)生任何不快。第二種情形時,護士長心理上就有壓力產(chǎn)生,工作中易出現(xiàn)消極心理。此時,護士長應有寬闊的胸懷,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此種情況或類似的情況不再發(fā)生。第三種情形時,護士長要“忍”字記牢,不可與領導吵鬧,在領導批評完后,以適當?shù)姆绞浇o予解釋,消除誤解。
與下級及同級之間的誤解,有三種情形:一是誤解者背后亂講,以泄不滿,二是誤解者當中吵鬧。三是誤解者隨時問清情況。第一種情形時,當護士長聽到后不要火冒三丈,抓住就批評,要心平氣和的把情況講清楚,解除誤解。第二種情況時,護士長要單獨與吵鬧者促膝談心,以消除誤解。第三種情況是消除誤解的最佳情形。作為護士長,在工作中必須處處以關心他人為重,以工作為重,與護士多交流思想,做到心心相印,避免誤解發(fā)生。
妒忌,是胸懷狹窄人的表現(xiàn)。即無事生非,小事化大,歪曲事實,造謠惑眾,惡意中傷。既有害于他人,也有害于工作。妒忌有被同級妒忌,有被下級妒忌。
同級妒忌,即護士長之間所發(fā)生的。如一護士長領導能力強,業(yè)務技術精湛,把科室工作做得出色,受到表揚時,另一妒忌心強的護士長則在其護士長工作中挑“毛病”,在話語中找“事端”,散布謠言,以達到將其孤立之目的,扼殺其積極性及才能。別下級的妒忌,即是與護士長的年齡、資質(zhì)、地位等差不多的護士之間所發(fā)生。本來是同等條件,同等地位,一旦被妒忌者提升為護士長后,妒忌者心理上就出現(xiàn)不平衡。為了達到自己心理上的所謂不平衡,就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尋找護士長的“缺點”、“錯誤”,加以“裝點”、“修飾”,在人群中散布,以迷惑不明真相的人,給護士長制造障礙使護士長工作處于被動局面,然后在為自己的“才能”而興奮不已。
這兩種妒忌者所造成的影響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群眾中給護士長制造矛盾,給護士長工作增加阻力,讓護士長在應該輕松的工作中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二種是最可悲的,即妒忌者以假象迷惑領導取得領導的信任,對其護士長輕者給予不點名批評或當面批評,重者給予調(diào)換科室,更有甚者則是撤職處分。使護士長有口難開有言難辨,疑慮重重,痛苦萬分。給護士長的心靈上蒙上一層恐怖的陰影。真可謂“石頭底下壓死人”,只有苦水往肚里流。在護士長的心理上產(chǎn)生極大的憤怒感及挫敗感。在此種情況之下,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氣。要首先想到祖國和人民的需要,選擇對人民對社會有益的行為,將自己的思想包袱扔掉。要有堅強的意志去控制自己情緒發(fā)生的強度或用轉(zhuǎn)移注意來引導情緒發(fā)生的方向。如參加社會上一些娛樂活動或看一些娛樂書籍,或星期天到公園和郊外游覽等,做一些自己喜愛的業(yè)余活動。這些方法都有助于保持適宜的情緒狀態(tài),消除憤怒感。用在給患者治療護理中獲得的享受感來抵制挫敗感。要敢于正視現(xiàn)實,找出工作中的不足,樹立信心,鼓起勇氣,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戰(zhàn)勝挫折。揚起生活的風帆,培養(yǎng)自己挫折的耐力,是自己成為生活的強者。無論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況下工作,只要有信心,有勇氣,有堅定正確的方向。就能夠培養(yǎng)良好的心境,保持心理平衡。堅定不移的是自己的行動服從于社會道德標準,服從于集體和國家的需要,就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就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成為一個新時期的合格的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