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達立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臨汾041000)
在體育課中,雖然游戲教學方法不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但并沒用被廣泛應用到課堂中去。為了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進一步驗證這種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以運城市某高中為實驗對象,分別采用“體育游戲教學法”和“常規(guī)教學法”進行教學實驗,觀察教學效果,旨在尋求適合中學短跑課的教學形式。
對運城市某高中高一年級兩個班級(隨機抽選)的學生進行一學期的短跑課教學實驗,其中,一個班為對照組30人,另一個班為實驗組32人。實驗前對兩組學生的100m成績進行測試,分別對兩組學生的運動成績比較,結(jié)果實驗組和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 >0.05)。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圖書館查閱與論文相關的書籍和文章,搜集有關文獻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歸納,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2.2 實驗法
(1)研究假設。通過增加游戲進行干預,會對學生的短跑成績起到一定的效果。
(2)研究對象及分組。隨機抽取兩個班進行試驗,其中一個班為對照組30人,另一個班為實驗組32人。
(3)干預措施。運動項目:在上體育課練習100m的時候,加入游戲進行干預。運動持續(xù)時間:每次30分鐘。運動頻率:每周兩次。
1.2.3 測試指標與方法 測試指標:100m。方法:由兩個專業(yè)體育教師,用秒表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測試。分別測試兩次取平均值。
1,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 運用spss軟件,對實驗前后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的平均成績提高了0.8s,經(jīng)過t檢驗實驗組100m 成績P <0.05,有顯著性差異。說明采用體育游戲穿插在教學中,對提高短跑成績和技術(shù)有顯著的效果。而對照組成績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采用游戲干預的方法要優(yōu)于常規(guī)的訓練方法。
表1 實驗前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進行100m測試結(jié)果
2.2.1 體育游戲模式與常規(guī)教學模式的區(qū)別
(1)常規(guī)短跑教學模式一般包括(a)操練熱身活動:使學生身體做好要活動的準備,同時也為即將要開始的準備活動做鋪墊。(b)準備活動:預防學生在課堂進行鍛煉活動時受傷,使學生更好的完成課堂內(nèi)容。(c)教師講解示范:教師對即將要開始的課堂內(nèi)容要點做技術(shù)性的講解并示范,使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活動中的技術(shù)要領,提高學生完成課堂內(nèi)容效率。(d)學生操練:學生反復練習教師講解的技術(shù)要領以確保掌握要頂并能在接下來的活動中運用自如。(e)教師糾錯及總結(jié):教師對剛結(jié)束的課堂活動糾錯和總結(jié),使得學生清楚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能及時改善并幫助學生提高能力。
(2)體育游戲教學模式應用到教學中,相對于常規(guī)教學模式具有如下優(yōu)勢:(a)豐富了熱身活動:在熱身活動環(huán)節(jié),游戲教學模式加入了游戲的內(nèi)容(比如貼膏藥、傳接球和撞墻等游戲)使學生參與熱身活動的熱情更高。(b)學生操練:在練習起跑時,讓兩個學生一組進行石頭、剪刀、布贏或者輸?shù)膶W生以最快速度跑出去,這樣學生既玩了游戲又練習了反應時;他們也對這種方法感興趣,或者讓學生在慢走,教師吹哨聽到哨聲后迅速加速跑看誰反應慢,這種兩種游戲我們把它簡稱為“反應時游戲”。在練習途中跑時,可穿插“高抬腿”和“后蹬跑”等追逐游戲,使得學生能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對抬高大腿和加大步幅的動作進行操練。做這兩個游戲時,兩人一組一前一后聽到教師的哨聲后先進行高抬腿追逐跑,在返回的途中換回后蹬跑追逐。
在練習終點跑時,可用追逐游戲,當人的前面有一個目標時,能激發(fā)出他最大的潛能來超過這個目標。操練過程中,也是兩人一組一前一后。在聽到教師哨聲后,后面學生要追逐前面學生,能追上的為贏家。這樣開展課堂活動既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2.2.2 運用體育游戲方法進行短跑教學的特征
(1)從學生角度看,常規(guī)教學模式相對比較刻板,就是純粹的學生模仿教師,不僅不能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及興趣,而且對提高學生成績的作用也不顯著。而在教學方法中加入游戲的部分,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也與新課改的目的趨于一致。于此同時也增加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使得課堂氣氛活躍并能夠更暢通、更有效的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這也就是體育游戲教學的優(yōu)勢所在。
(2)從教師的教學方面分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學習,在教學生游戲的時候不能總是穿插單一的游戲,這樣學生也會感到枯燥。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及研究,以了解什么樣的游戲和教法結(jié)合才能使課堂內(nèi)容安排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同時還應根據(jù)學生的愛好因材施教,靈活的運用游戲,使學生的鍛煉既不枯燥同時又能鞏固學生的技術(shù),從而提高學生的短跑成績。
2.2.3 體育游戲在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
(1)目的要明確。要根據(jù)課的內(nèi)容,學生的特點進行游戲教學,它一定要服務于教學,一定要和教學緊密聯(lián)系而不能為了“游戲”而游戲。
(2)規(guī)則要簡單明了。教師應根據(jù)課的任務和學生特點認真寫教案,規(guī)則要簡單明了。
(3)游戲的量和強度要適中。游戲中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對游戲的安排要合理適當,并要進行保護與幫助謹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從實驗組學生的最終成績可看出,體育游戲教學模式比常規(guī)教學模式效果好,不僅加強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動機和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掌握技術(shù)要點的能力及完成課堂內(nèi)容的有效性。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增加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游戲,以更快的提高學生的運動成績,同時,在進行游戲時教師一定要向?qū)W生講解清楚有關游戲的規(guī)則與方法、注意事項及保護措施,以保證教學內(nèi)容能更高效的進行。
[1]馬偉星.體育游戲在體育課中的應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1,1(7):64 ~66.
[2]韓國綱.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選擇與運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1,4(15):77 ~79.
[3]胡偉,蒲白.體育游戲的作用于效應[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1,1(10):12 ~15.
[4]謝靜月.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10(5).
[5]李俊勇.高校田徑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研[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13(7):36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