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摘 要】高考政治第一輪復習的質(zhì)量至關重要,其質(zhì)量的高低對高考的成敗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進行高考政治的第一輪復習?本文從夯實基礎,準確、完整落實知識點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考政治 第一輪復習 有效途徑
提高政治高考第一輪復習的有效途徑是什么呢?筆者從事高三政治教學多年,其心得體會是:
一、準確完整背記知識點
(一)高三起始就提出要求
政治學科需要背記的知識點很多,特別是一些政治術語,更需要準確完整地記憶,回答問題時,不能隨意改動原文。因此有人說:“背好書是學好政治的前提;沒背好書,根本沒法把政治科考好”。要想背好書,就要從高三開始,來不得半點怠慢。因為,高一還沒分文理科,所以學生學得隨意;高二主要是應付會考,背書的要求也不高,學生腦中往往只有一些支離破碎的知識片段。因此,一上高三,教師就應糾正學生背書粗糙的毛病,對他們提出背書“一要準確,二要完整”的要求。
(二)講透知識點并限時記憶、運用
復習各考點時,要力求把知識點講透,接著給學生每個知識點2至3分鐘,限時記憶,時間一到就抽查。因為有時間限制,還要抽查,學生有了壓力,就會有動力,背書的效率也會提高。抽查了知識點以后,接著運用該知識點做相關的練習,經(jīng)過運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又加深了一個層次。
(三)及時鞏固并延長記憶時間
在學生對所復習的知識點有了初次記憶的基礎上,第二天上課再次提問鞏固,就會延長記憶時間。教師可在上課的預備鈴響了以后,由課代表組織,先讀昨天復習的知識點,老師進行了教室,再次抽查學生背書,或者是默寫。答得不準確或者不完整的,課后時間再到老師或者課代表處過關。經(jīng)過這樣的嚴格把關檢查,知識點就基本落實了。
二、努力提高主觀題得分率
(一)強化掌握主觀題的答題套路
高三老師要分工合作,按照近年來在高考答題中常見的問題總結(jié)出主觀題答題套路。比如經(jīng)濟常識中的企業(yè),它是怎樣取得經(jīng)營成功問題、就業(yè)問題、消費問題、對外開放問題、經(jīng)濟建設取得成功的原因等等。政治常識,主要按照主體總結(jié),比如關于國家問題、黨的問題、公民問題、民族問題以及國際關系問題等。教師給出這些問題的基本答案,讓學生背,并進行如上所述的抽查,落實。在往后的練習、考試中,要求學生遇到相關問題時,也按這些套路答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也在練習中不斷地得到補充、完善。
教學實踐證明:很多學生解答主觀題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從何下手,當他們記住了這些常見問題的答題套路后,在考試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不會束手無策,而是有法可施了。
(二)教會學生從材料中尋找正確答案
(1)找到關鍵詞,切入所學原理。政治學科中的很多原理,在教材中都有標志性的詞語,比如“結(jié)構”等。這個詞,從經(jīng)濟常識角度看,可以考慮或理解為經(jīng)濟結(jié)構、產(chǎn)業(yè)結(jié)構調(diào)整等;從哲學角度看,則可以理解或考慮為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量變和質(zhì)變的統(tǒng)一原理;又如“效率”“公平”“收入”“民富”等詞語,它所考查的知識,往往是有關分配的問題;此外,幾乎所有的哲學原理都有提示詞語,比如:“根據(jù)……情況”“針對……特點”“制定……計劃、方針、戰(zhàn)略”等等,可用的就是物質(zhì)決定意識、矛盾的特殊性的原理?!凹取?,又……”“……,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可用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教師要給學生總結(jié)好與這些原理相對應的關鍵詞,讓學生記憶,就能幫助學生從材料中快速找到相應的原理。(2)根據(jù)材料,變換說法,編寫答案。在考試中,肯定會遇到?jīng)]有固定答題套路的主觀題。這類題目,除了找到可以切入的課本知識外,還可以根據(jù)材料,變換說法,就成了我們所需的答案。比如是意義類的問題,可以把材料的有關論述套上“有利于”就是答案;措施類的題目,就按照“要……”“堅持……”的模式解決材料中提到的問題就可以了。
(3)抄材料,贏1分。對于比較差的學生,或者是在考試時間不夠的情況下,要求學生抄兩句材料,每小題至少可以拿到1分,有時候也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三)運用時政常用語提高答案層次
比如“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不論是經(jīng)濟常識、哲學常識,還是政治常識,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上這句話。還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經(jīng)濟又好又快發(fā)展”“體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等等,告訴學生這些常用語分別可以用于哪類問題,指導學生分門別類地記憶,再運用到主觀題的答題中,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三、采用“讀、練、評”三結(jié)合方針
(一)讀懂讀通課本,調(diào)動學生運用知識能力
課本是基本的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好這個教學資源,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政治課本能力和提高解題能力。
(1)咬文嚼字。①劃分句子成分——幫助學生全面準確地把握概念。②區(qū)分易混詞——幫助學生準確理解知識點。③重讀關鍵詞——幫助學生抓住知識重點。(2)把課本讀透。教學生讀目錄,記主干,按照課——節(jié)——框題——知識點的順序,由粗到細,逐步擴充,答題時就能順藤摸瓜,逐層搜索,找到需要的知識點。
(二)通過訓練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練習要精選。比如計算題專項訓練,意義類、體現(xiàn)類、措施類、評析類、啟示類主觀題訓練等等。對每一種題型都進行解題方法與規(guī)律的訓練和指導,通過典型例題分析,掌握答題思路與技巧,以解剖麻雀的方法實現(xiàn)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用借題發(fā)揮方法切實抓好講評
講評習題要有針對性,針對學生比較集中的問題來講評,要講深講透,再落實該題所涉及的知識點、該題型的答題方法、與其他相關的問題等等。
四、以教師的自信幫助學生樹立良好心態(tài)
老師的心態(tài)會影響學生的心態(tài),所以教師要以最好的精神狀態(tài)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自信傳給學生自信。教師在每個階段的計劃、安排,和學習任務,都向?qū)W生交代清楚,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指導是有計劃、有步驟的,讓他們也心中有數(shù),從而更加信任老師,以良好的學習投入到高考復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