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剛
【摘 要】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絡以不可抵擋的影響力,將觸角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給人類社會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人類社會帶來消極的影響。尤其是對青少年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結合網絡時代的新特點,積極探索網絡對中學生產生的影響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拙見,與廣大師生共勉。
【關鍵詞】網絡 中學生 信息 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網絡不僅走進了政府部門,而且走進了學校、家庭以及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有人曾經這樣描述網絡: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做不到的!它的迅速發(fā)展與普及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大大提高了社會效率。網上沖浪,Internet,E-mail,BBS,網上購物等新概念、新術語在人們生活中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但是網絡在帶給我們知識、信息和商機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問題”,帶來了挑戰(zhàn),就像一把“雙刃劍”,我們?yōu)榇藲g呼雀躍,也為此憂心忡忡。
互聯(lián)網的精彩源于其自身的特性和功能,互聯(lián)網對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產生的巨大影響也都是通過其自身的特性和功能體現(xiàn)出來的,有人形象地稱網絡為“第四媒體”或“新媒體”。網絡的盛行使得全國各地的大小網吧如雨后春筍般蔓延開來,校園網,家庭寬帶網也很大程度的普及開了,中學生不可避免地要接觸網絡,這是種必然性。但是中學生的自制力較差,自我約束的意識薄弱,很容易上網成癮。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更應該關注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更應該積極地去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網絡文明和道德的現(xiàn)實狀況,探索如何引導中學生正確認識網絡,合理使用網絡,樹立網絡道德準繩。
與傳統(tǒng)既有的道德相比,網絡道德是一種比較模糊的概念,特別是隨著網絡的迅速發(fā)展,建立在網絡信息社會基礎之上的網絡道德,以自主、開放、多元等特點和趨勢,更加符合人性的發(fā)展,更能促進人和社會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對于中學生來說,網絡社會是一個充分自由和開放的社會,他們可以無限度地汲取信息,并進行不同信息之間的交流,這樣可以使中學生的道德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對他們的道德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們能夠更好的積極主動的參與網絡道德的建設。然而,網絡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中學生網絡道德確實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大量的網絡信息為上網中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開拓了他們的眼界,大大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中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還沒有成熟,還沒構成一個較完整的體系。大量的接受這類信息,勢必影響中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趨向,使他們逐漸認同西方民主和西方文化,并對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產生動搖,進而動搖傳統(tǒng)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另外,網絡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傳播的土壤。據調查顯示,上網中學生當中,有近八成訪問過色情網站。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時期,思維異?;钴S,他們渴望獲得與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網絡正好給他們提供交友的天地。這種交友是以網絡為中介,以文字為載體,以虛擬化的交流角色為主體的交友方式,具有間接、虛擬、平等、自由的特點。這種特點使得中學生可以在網上宣泄自己內心真實的快樂、煩惱、孤獨、痛苦。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扮演一個滿意的角色,真實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過上網制造出的虛擬來彌補。而且網上交流是虛擬的平等交流,可以自由選擇交流對象。正是中學生內心渴望的一種交往方式,極具吸引力。中學生的性格尚未定型,長期迷戀網上交友,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們與真實世界的交往能力,嚴重的還能導致心理疾病。
中學時代正處于一個人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至關重要。迷戀網絡世界,一方面擠占了課余體育鍛煉和參與社會實踐的時間,有的甚至擠占正常的學習時間,不利于養(yǎng)成健康的體魄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也不利于學習。另一方面,長時間的上網,也易導致眼睛疲勞和神經衰弱,造成視力下降,情緒不振等疾病,影響身體發(fā)育。
針對中學生網絡道德的不良現(xiàn)狀,我們充分認識到了中學生網絡德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國家已經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舉措。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特別指出了互聯(lián)網對青少年的正負面影響。
同時,為增強青少年自覺抵御網上不良信息的意識,團中央、教育部等各個部門聯(lián)合向全社會發(fā)布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該公約號召廣大青少年“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p>
作為培養(yǎng)下一代重任的學校,抓好網絡教育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網絡教育是學校傳統(tǒng)德育的補充,要注意改革傳統(tǒng)的教育手段,緊密圍繞現(xiàn)代教育思想,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手段,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網絡德育工作,讓網絡成為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陣地。
對中學生網絡教育問題的探究既是一項長遠的戰(zhàn)略任務,又是一項緊迫的現(xiàn)實任務。我們要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認識中學生網絡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積極應對挑戰(zhàn),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采取扎實措施,促進中學生網絡教育更進一步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漆小萍,林莉,陳鵬主編. 解讀網絡. 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
[2]李書華主編. 中學生網絡生活導航. 學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