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伶
鉀離子對人體來說至關重要,鉀離子在人體內正常分布是機體靜息電位正常的基本保證。低鉀血癥可導致患者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等,所以ICU低鉀血癥患者補鉀來糾正低鉀血癥至關重要。本文觀察快速補鉀在ICU低鉀血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湖南省衡陽市中心醫(yī)院ICU重癥低鉀血癥患者40例。上述患者均有煩躁、嗜睡、乏力、神智不清等臨床癥狀,可有肌肉神經功能紊亂,除低鉀血癥外還存在其他電解質紊亂,心電圖表現為低鉀血癥。所選患者均實施胃腸減壓處理。排除補鉀前3h<30mL/h患者、急性肺水腫患者、中心靜脈壓>12cmH2O患者、補鉀過程中患者尿量持續(xù)<30mL/h患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35~79歲,平均(57.9±9.1)歲;補鉀前血鉀水平(2.31±0.43)mmol/L;對照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齡33~78歲,平均(56.1±8.4)歲,補鉀前血鉀水平(2.30±0.37)mmol/L。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補鉀前血鉀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均實施深靜脈置管術。觀察組在心電監(jiān)護下,根據10~20mL/h的速度持續(xù)泵入10%氯化鉀注射液,當血鉀濃度升高到3.0mmol/L水平時,泵入速度改為5~20mL/h,同過監(jiān)測中心靜脈,嚴密觀察中心靜脈不得超過12cmH2O,在補鉀過程中,要嚴格觀察患者心率、心電圖的改變,每隔1h測定血鉀1次,監(jiān)測患者尿量,如果尿量<30mL/h,放慢補鉀速度。對照組患者也給予10%氯化鉀注射液,采用微量泵泵入,泵入速度為6mL/h。其他處理同觀察組。
1.3 觀察指標 根據測定血清鉀水平,當血清鉀水平大于3.5mmol/L時,結束補鉀。記錄兩組患者補鉀時間、補鉀過程中的補鉀液體量、補鉀后的血鉀水平。記錄兩組患者補鉀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觀察腎功能損害、呼吸機心電意外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補鉀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補鉀液體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補鉀后血鉀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當血清鉀離子濃度<2.5mmol/L時成為重癥低鉀血癥,需要補鉀來糾正低鉀血癥。在糾正低鉀血癥過程中,鉀離子進入細胞速度慢,如果靜脈補鉀15h后,血清中鉀離子濃度可能與細胞內的鉀離子濃度達到平衡狀態(tài),而低血鉀的糾正主要是對血漿鉀離子濃度的糾正,如果血清鉀離子濃度<3.0mmol/L時,患者容易引發(fā)心律失常等[1-2]。如果濃度<2.5mmol/L時,要快速實施補鉀。快速補鉀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改善缺鉀所致的心律失常,可以避免應用抗心律失常類藥物[3]。但快速補鉀要采用深靜脈泵入補鉀,要實施有效的心電監(jiān)護,補鉀過程中注意患者尿量改變情況。由于快速補鉀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改善患者缺鉀狀態(tài),所以其補鉀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快速補鉀措施,觀察組補鉀需要時間低于對照組,補鉀所需液體量低于對照組,補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所以快速補鉀處理能夠較快的改善重癥低鉀血癥ICU患者血鉀水平,且補鉀過程中不良反應少,值得借鑒。
[1]皇甫長梅,尹小健,蔡施霞.ICU低鉀血癥患者高濃度靜脈補鉀的臨床研究[J].右江醫(yī)學,2009,37(3):256-258.
[2]孫遜.82例低鉀血癥的內科急診治療及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0,4(12):141-142.
[3]李蓉,王世平.重度低鉀m癥靜脈高濃度快速補鉀的循證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1):973-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