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瓊
摘 要:繼承和發(fā)揚京劇藝術這一民族文化,使京劇藝術成為中學校園文化的長青樹通過互聯(lián)網,號召青少年學生都來了解京劇,學習京劇,使我們的國劇一代代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關鍵詞:音樂教學;民族音樂;通俗音樂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232-01
這是人教版《藝術欣賞》教材第三單元第十課:音樂與戲?。ㄒ唬?。戲曲是我國傳統(tǒng)的綜合藝術,它涉及文學(劇本唱詞)、音樂、美術、表演、武術等諸多藝術領域。其中,京劇是國粹。我國有許多戲校專門培養(yǎng)戲曲人才,但對于多數高中學生來說京劇仍是一個盲點。因此本課的教學不能僅局限在這一唱段上,而應讓學生掌握京劇的一些基本知識,了解京劇藝術對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其深遠意義,培養(yǎng)學生對京劇的長久的興趣。為此,在教學中做了以下嘗試:
一、教學內容體現時代性
傳統(tǒng)音樂欣賞的重點是幾千年的音樂文明,而現代高中學生對流行音樂比較感興趣,應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流行音樂,滿足學生的時代需求。如:在導入時,為了讓學生有聽京劇的欲望,引用大家經常聽的流行歌曲《唱臉譜》,這首歌的后半段用了京劇的旋律風格,再加上紅、白、黑、藍、紫等幾色臉譜的,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在介紹京劇表現手法——念功時,先介紹學生們都喜歡的由周杰倫作詞、作曲、并演唱的《霍元甲》、《雙截棍》。周杰倫:香港著名的音樂人,集坐次作曲演唱為一身。作品特點:把京劇中的念功及唱腔與流行音樂巧妙的結合起來,使京劇藝術在流行音樂中得以傳承和發(fā)揚。上海市把他的作品納入中學音樂教材。通過他的作品,京劇藝術以流行歌曲的形式不斷滲入校園文化生活,而且被廣大的青年朋友接受、喜愛。在進一步的對比討論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勇躍參與。有些同學甚至主動要求演唱周杰倫的歌曲。其實在這種潛移默化中,同學們已經對京劇中的念功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實踐。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教育的改革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走進課堂。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圖片等制作課件,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更形象,使學生易于接受。如:在進行京劇行當介紹時,如果僅僅是文字介紹,顯得有些單調。因此可利用網絡下載各行當的人物圖片,一方面使學生在學習時可以根據圖片中人物的年齡、服裝、臉譜等來辨別各種行當,使問題直觀形象;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各色的臉譜和多彩的戲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對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傳奇故事及作品流派的介紹,進一步引起他們了解京劇、探索京劇的欲望。通過介紹中央國際頻道的《同樂五洲》欄目,讓學生明確:中國的國劇——京劇,在世界藝術長廊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在《同樂五洲》欄目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都在畫著臉譜,穿著戲服,咿咿呀呀的學唱中國的京劇。作為一名中國人,對京劇的傳承更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注重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
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也就是隨機性,主要表現為即興教學。即興教學部分是無教案的,是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中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認知而進行的生成性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個體不同對同一知識點的理解、感受也會不同。如果忽略了學生的感受,照著教學計劃往下進行,有些學生一定會無法接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根據學情隨機應變。大多數高中生可能不喜歡京劇,喜歡流行歌曲。這時,可將對京劇的直接欣賞變?yōu)楸容^欣賞,為了加深影響,流行歌曲《唱臉譜》讓學生親自演唱,然后給學生問題討論:“比較京劇與流行歌曲唱法的異同?!绷餍懈枨冻樧V》中,第二樂段的創(chuàng)作素材是京劇唱腔。這首歌曲學生在初中時都學過,讓他們重新復習這首流行音樂與京劇相結合的歌曲,激發(fā)學生對京劇的學習興趣。這一課堂生成性問題的解決,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又不影響教學進程。興趣是引起和維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對感興趣的事物,學生們總會愉快的去探索它,使活動過程和認識過程不會成為一種負擔,從而提高了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率。師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感受、傳承了這一人類文明的非物質遺產——京劇藝術。
四、讓學生全身心參與感知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核心在于:讓學生全身心的個體與群體,參與、感知、體驗音樂作品,從而去獲得積極的音樂情感的結構因素。根據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和現代教育理論,產生了以合作為形式的教學群體——研究性學習小組。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發(fā)揮小組的合作性。在教學過程中,小組通過討論、實踐、進行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全身心投入。如:課前讓學生分小組參與收集京劇有關材料、圖片;在介紹京劇行當時,讓學生參與分辨練習;在比較流行音樂與京劇唱法時讓小組成員切身實踐,發(fā)揮所長,即興的演唱京劇和流行歌曲,積極討論歸納。歸納完畢后各小組各抒己見,不同之處討論或爭論。這樣學生參與了解決問題的過程,發(fā)揮了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心,學生的一技之長得以發(fā)揮,同時大大提高了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讓學生即興的演唱京劇和流行歌曲,是現代教育提倡的一個“鼓勵即興”的過程。鼓勵即興可以喚醒學生的潛在創(chuàng)造力。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度”的自由,鼓勵他們即興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也就是給每個學生開辟了一塊適合“種子發(fā)芽”的最佳土壤。讓他們各盡所能,發(fā)揮所長,張揚個性,全身心的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圓滿完成了,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師生都有一種有所收獲的喜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