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全
摘要在信息萬變的時代,速度與效率是競爭的主要要素,引導學生講究物理學習方法,是構建高效教學的良策,也是培養(yǎng)學習自學能力和競爭力的好方法。
關鍵詞指導;高效;物理教學
一、引導學生“仔細品書,多加設疑”,培養(yǎng)自學能力
首先,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1)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閱讀,帶著問題閱讀,閱讀后產生問題。(2)引導學生做好課堂上的閱讀,就是在進行新課探究的過程中閱讀,對于那些重點知識(概念、規(guī)律等)要邊讀邊記。(3)引導學生做好課后閱讀,結合課堂筆記,在閱讀的基礎上勤于總結、歸納。
再者,引導學生學會質疑??鬃诱f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學習的開端、思維的動力。在物理學習中,進行巧妙的設疑,多質疑,巧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內涵和外延,并提高表述能力。如在學習“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可先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認識到浸在液體里的物體不論是上浮的還是下沉的都受到浮力,接著思考以下幾個思考題:(1)既然浸在水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作用,為什么鐵在水中下沉?木塊能浮在水面上呢?(2)把同樣重的鐵塊和木塊同時放在水里又會怎樣呢?(3)用鋼鐵制造的大塊在輪船為什么又會浮在水面呢?然后通過對放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的關系,根據二力合成的知識,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
二、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培養(yǎng)觀察能力
觀察是是學習物理學的重要手段,也學習物理獲得感性認識的源泉。初中階段主要觀察物理現象和過程,觀察實驗儀器和裝置及操作過程,觀察物理圖表、教師板書等。
1.觀察要有主次
如在觀察水的沸騰時,要圍繞下列問題觀察:沸騰前氣泡發(fā)生的位置、氣泡大小、多少,溫度計的讀數怎樣變化?沸騰時觀察氣泡的變化,溫度計的讀數是否有變化?停止沸騰時,溫度是否變化?
2.觀察要有步驟
復雜的物理現象,應按照一定的步驟,一步步地仔細觀察。如在“探究液體的壓強”實驗中,可按以下步驟進行:(1)首先要觀察所使用的壓強計,用手指擠壓壓強計盤上的橡皮膜,觀察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邊液面出現的高度差,壓強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2)將水倒人燒杯中,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入水中,觀察u形臂兩邊液面是否出現高度差,報根據觀察判斷水的內部是否存在壓強?(3)改變橡皮膜所對方向,再觀察u形管兩邊的液面,根據觀察判斷水是否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其大小有什么關系?(4)保持金屬盒所在的深度不變,使橡皮膜朝上、胡下、朝各個側面,比較同一深度,水向各個方向的壓強有什么關系?(5)將金屬盒放人不同深度,水的壓強隨深度增加怎樣改變?(6)觀察在同一深度清水的壓強和鹽水的壓強是否相同?
3.觀察時要認真思考
如在引入“牛鋇第一運動定律”前做有關演示時,當觀察了同一高度處的小車從斜面上分別經過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時運動的距離越來越遠后,要認真思考:小車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大小跟什么有關?當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受摩擦力很小時,運動的距離很大嗎?當小車在光滑的平面上(無阻力)運動時,運動的距離將有多遠?經過觀察、思考、推理后,加深對定律的理解。
三、引導學生“勤于實驗,學會操作”,提高實驗技能
實驗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對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觀察分析能力,提高實驗技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實驗應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邊學邊實驗和小實驗。通過實驗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
在學生實驗中,要接觸實驗器材,了解實驗目的和原理,嚴格按使用規(guī)則和程序親自操作,作必要的記錄,根據實驗內容得出結論,要做到手、眼、腦并用。通過實驗,自己去“發(fā)現”規(guī)律,學到探究物理知識的方法。
四、引導學生“勤于比較與歸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對教材上的各種結論,不僅要善于從正面提出問題,還要善于反向思考。如“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倍3謩蛩僦本€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物體是不是都沒有受到外力作用呢?通過反向思考,有助于弄清結論成立的前提,并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知識本身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區(qū)別。如某些現象相似,但實質不一;某些物理量的測量方法相似,但所用的器材不同,等等。所以在學習中一定要積極思維,運用分析、比較的方法,找出異同和聯系,掌握知識的本質。例如,蒸發(fā)和沸騰的異同點就可列表比。質量和重力、壓力和重力有什么區(qū)別和聯系等,都可以列表比較。通過比較,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
五、引導學生“善于記憶”,提高記憶效益
為了使學到的知識牢固地銘刻,必須加強記憶。如圖表記憶,順口溜記憶,理解記憶,類比記憶,系統(tǒng)記憶,形象記憶等,這些巧記、妙記,都能縮短記憶周期,使知識信息貯存得牢固。如果能做到科學記憶,就可以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個“智慧的倉庫”。做到: (1)理解透徹,記得牢;(2)語言簡煉,記得快;(3)反復強化,記得準。
六、引導學生“博覽精練”,提高學習成績
練習是掌握知識,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練習時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點:(1)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適量練習。既要有知識覆蓋面,又要有適當的知識梯度。(2)進行科學的思維活動,不斷探索解題的方法、思路和技巧,以便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解題時要認真審題,抓住關鍵的詞句和物理過程仔細分析,同時應反思解題過程,勇于修正錯誤,不斷提高解題能力和思維效率。
綜上所述,引導學生在“閱讀、觀察、實驗、思維、記憶、練習”等方法上下功夫,定能培養(yǎng)好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構建高效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