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學生對作文評語關注不夠的現狀,教師改變作文評價的方式,從作文評語入手,讓作文評講課發(fā)揮最大的功效,久而久之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發(fā)揮實效。
關鍵詞:作文評語;想讀;會讀;會評
一、調查
每次批好作文本,發(fā)給學生,我總是發(fā)現,學生打開作文本只是一會兒,就自然而然地又收起了本子。我的作文評語是否起作用了?于是,我決定做一次小小的調查。
一次作文課,我照例把作文本發(fā)下去,兩分鐘過后,我發(fā)現學生早已把作文本收好了,于是,我問了學生這樣幾個問題:(1)這次,你的作文等第是什么?(2)老師給你這篇作文的評語是什么?(3)你覺得老師寫的哪句評語寫的有針對性?(4)你覺得老師的哪句評語你不贊同,為什么?實驗結果在我的意料之中:第一個問題,全班100%的學生都能回答上來,后面三個問題,幾乎全軍覆沒。
雖然早有思想準備,但是面對實驗結果,我還是一聲長嘆。雖然每一次的作文批改,我都傾注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而我的學生拿到作文,僅僅瞄一眼成績,即使有人看了評改也只是蜻蜓點水,就更不用說反思自己作文的不足、動筆修改等高層次的學習活動了。
二、實踐
那么,如何從作文評語入手,讓我為學生作文寫的評語真的寫到他們的心坎里,吸收到心靈深處,讓作文評講課發(fā)揮最大的功效,久而久之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發(fā)揮實效呢?為此我做了以下嘗試。
1.激趣——我想讀
又是一節(jié)作文評講課的時間到了,這次,要評講的作文是《成長的煩惱》。我把作文本發(fā)給了學生,然后神秘地說,今天的作文評講課,老師請大家來做老師,要請你們自己認真讀讀老師寫給你的評語以及你自己寫的作文,對照思考一下,如果你贊同老師寫給你的評語,你就在老師的評語旁邊畫一顆星,如果你不贊同老師寫的評語,那你就在旁邊標一個問號,待會兒我們一起來討論,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可是為老師打分哦,所以你們讀的時候得特別盡力,還得深入思考。
我的話音剛落,我發(fā)現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了疑惑的眼神,隨之顯示出的是躍躍欲試的神情,看來學生閱讀老師評語的興趣已經被我充分地激發(fā)出來了。接著,孩子們打開作文本,饒有興致地讀起了自己的作文評語。
我之所以采取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認真揣摩我的評語,就是受到了閱讀教學的啟發(fā):從學生興趣出發(fā),驅動學生內部學習動力,兒童有了興趣,就會樂在其中。而我采取作文評語研讀的方式就是把作文講評課還給了學生,“為老師打分”這樣的活動,吊足了孩子們的胃口,孩子們研讀評語的情緒空前高漲,這樣,讓作文講評走出了狹小的天地,讓學生走進教師的講評中來,變被動為主動,把要我學變成創(chuàng)造性的我要學。
2.研讀——我會讀
學生研讀自己評語的過程是極其認真的,每個學生邊讀評語邊對照自己所寫的文章,然后做上標記。在我的巡視過程中,我發(fā)現孩子們作文本上的圈點勾畫隨處可見,此刻教室里安靜極了,孩子的全部身心都集中在對評語的研讀中……看著這一切,我想,看來,我的評語已經引起學生深入的思考了。
記得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室里一片寂靜,學生都在聚精會神地思考,這將是課堂最真最美的時刻?!贝丝?,我覺得,這種新型的作文講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前作文講評,我講得滔滔不絕,學生聽得昏昏欲睡。而現在,學生這樣的靜思默讀,在參與的過程中自我反思,肯定自己憂點,發(fā)現自己的不足。他們會思考了,而且在思考的過程中領悟了,他們已經會讀評語了,所以我相信,他們理解了。
3.交流——我愛讀
在學生自讀自悟評語的基礎上,我讓學生交流自己所得,這下,同學們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生:我覺得老師這段評語寫的特別中肯,我來讀給大家聽聽:流暢生動的語句,好似廬山瀑布,飛流直下,通順極了。
生:我在這段話中用了擬人的手法,得到了老師的肯定。
……
孩子們通過評語交流,感受到作文在選擇材料、謀篇布局、寫作手法上、書寫格式上的一些要點,學生的興致高漲,學得快樂、輕松、有效。
在評語交流中,我讓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角,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主動學習的氛圍,在交流的過程中,因為是自己的習作,所以大家有話說。而自己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也正是其他學生作文中共有的,所以容易引起欣賞者的共鳴,并進而產生聯想,即使這一問題在其他同學的作文中不常見,也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學生由此及彼,調動大腦里儲存的材料,在恰當的時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互評——我能行
在評語交流課后,我趁熱打鐵,把每位學生的周記懸掛于教室,學生可以任意取看,自由評說,互相交流意見。學生穿梭于作文世界中,興致勃勃地欣賞同學的作文,并且寫上評語。
這樣的互評實際上打破了傳統(tǒng)作文教學狹隘的評閱空間,“讓更多的人看到我的作文”,滿足了學生作文不同程度的期待心理。“讓我也評評你的作文”,“讓我也聽聽你的理由”,是讓學生以讀者身份切實介入作文評價,在這種輕松的氛圍里,通過對比欣賞,在無意和有意之中逐漸領悟了作文的奧妙,體會了別人的謀篇布局,發(fā)現了美麗的風景。
三、實踐心語
這樣的評語交流課,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作文評語,不再是為了裝點門面,而是真正起到了評價的作用,教師以引導學生,以交流為切入口,通過行之有效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感悟到寫作的技巧,喚醒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能,推動了學生創(chuàng)造品質的培養(yǎng),發(fā)展了學生積極的作文趨向。在寬松、自由、平等、民主的氣氛中進行評語交流,作文必然會出現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情景。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東方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