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朗讀不是任務,不是為了讀而讀,是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是學生情感的一種自然宣泄。語文教學中朗讀的意義不可小覷。
關鍵詞:閱讀;個性;尊重;評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完全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zhèn)€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過度發(fā)揮。
很有幸,今年五月我代表攀枝花市參加了在綿陽舉辦的四川省第九屆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觀摩活動。通過一個多月的磨課,我覺得自己對待閱讀教學的看法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現(xiàn)就印象深刻的地方談談自己的體會。
我選擇的課文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普羅米修斯》,指導朗讀普羅米修斯遭受痛苦的那部分,是我磨課的前期、中期最讓我頭疼的環(huán)節(jié),我難以把學生帶進那種氛圍之中去感悟人物形象,學生的朗讀也沒有什么變化。我一直認為自己有激情,通過自己的語言渲染,學生能體會到普羅米修斯的痛苦以及面對痛苦不屈服的決心?,F(xiàn)在回想起來,自己當時的想法多么可笑?。¢喿x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我為什么要把自己的情感強加在不同的學生身上?通過一次次試講,我一次次地深入文本,發(fā)現(xiàn)放手讓學生談體會能讓每次的朗讀發(fā)生變化,只要學生體會談得深刻,就能把普羅米修斯所遭受的折磨讀出來,感悟他的英雄形象便水到渠成。
想畫面是我教學本課的一個主要方法。讓學生大膽地去想象畫面,去設身處地想象如果遭受折磨的是自己,會有怎樣的感受?學生很樂于想象畫面,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學生自然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也自然能受到情感熏陶,不需要老師作任何語氣上的指導,學生的朗讀都會發(fā)生飛躍。即使是朗讀能力較弱的學生,朗讀也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雖然學生的朗讀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的體會,自己的情感,真正做到了個性化朗讀,以至于有幾次試講中,學生的體會談得太深刻,我被學生帶進了畫面,竟忘了時間。原來,只要老師肯放手,學生能帶給我們的驚喜真的會有很多。
記得有一次試講,學到普羅米修斯回答火神的那段話,一個學生在談完感受,揣摩完普羅米修斯的心理以后,我讓他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乎我意料的是,班上所有的孩子都跟著他一起讀了起來。我震撼了,原來學生的激情一旦被點燃,會有這般神奇的力量!我明白了,語文課堂不是老師的激情演講,如何把學生的激情點燃才是值得老師深思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不會過多干預孩子的語言內容表達,不會過多干預孩子的自主學習權利,尊重孩子的感悟,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收獲。每一個孩子都是以個體存在的,老師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孩子,那孩子就會變成學習的傀儡。每一節(jié)課上,只會聽到附和的聲音,沒有學生獨立個性的展現(xiàn),沒有精彩語言的碰撞,更沒有思維火花的閃耀。如果老師在正確的引導中注重孩子的語言表達,相信孩子們是會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能帶著自己獨特的體會讀書,學生怎會不自豪?怎會不愛上閱讀呢?
這次參賽經歷還讓我在評價學生這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以前我的評價比較單一,很少抓住學生回答中精彩的部分做出點評,因而有時候前半節(jié)課舉手的孩子很多,到了后半節(jié)課,越來越少。慢慢的,我意識到課堂上有效評價的重要性。對孩子精彩的發(fā)言,要立刻抓出精彩的部分稍作點評。即使不是很精彩的回答,也不能不置可否,如若對學生的回答置之不理,勢必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如果評價能把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的話,課堂是會呈現(xiàn)出高潮的。自己個性化的朗讀能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學生怎會不自豪?怎會不愛上閱讀呢?
朗讀不是任務,不是為了讀而讀。是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是學生情感的一種自然宣泄。學生能在朗讀中感知,在朗讀中體會,在朗讀中提升,語文教學中朗讀的意義不可小覷。如果老師尊重孩子每一次個性化的朗讀,作出有效的評價,我相信,“閱讀”會變成“悅讀”的。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昂i煈{魚躍,天高任鳥飛?!蹦蔷妥尯⒆釉谡Z文的廣闊世界里插翅飛翔,大膽想象,無拘無束地學習吧!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相信只要老師肯放手,教學中一定會體會到孩子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
(作者單位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