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已成為當今社會發(fā)展的主流,計算機技術應用已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每個人都應具有良好的信息處理能力。初中教學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階段,初中信息技術課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能,在中學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教學效率就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分層教學 任務驅動 自主探究 有效評價
信息技術課是初中教學必修課程之一,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基本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技能。然而,在教學實際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何達到教學目標,解決教學中問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呢?經過多年教學實踐與思考,現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趣味導入、激活課堂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課有一良好的開始那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了。趣味性的導入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來。 信息技術老師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信息處理的優(yōu)勢,結合課堂教學實際,通過觀看視頻、師生游戲互動、圖片展示、故事導入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教學中。
二、精講釋疑、深入淺出
有效的課堂導入后,學生興趣濃、學習積極性高,這時就應“趁熱打鐵”講課了。對于信息技術理論課,教師應從課堂組織、教學語言、教學素材與資源等方面入手,教學資源的選擇應盡量貼近學生生活,然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加工處理,從而縮短理論與實際的距離,復雜的理念簡單化,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從將知識通過教學課件再運用形象的比喻等方法直觀、生動地展現給學生。在理論課講授時,要突出重點,精講,化解難點,釋清疑點。教學過程應注重教學語言,有時機智、幽默的語言能夠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
三、有效教法、因材施教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信息技術實踐課著重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和策略,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核心。但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基礎較好,了解一些軟硬知識且具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有的學生則基礎較差,甚至從沒有實際操作過計算機,面對學生個體的差異及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教師可采用分層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和合作探究法來進行教學。
(一)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是以學生編組為基礎,教師的分層備課為前提。學生編組則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知識基礎、思維水平等因素;教師則要“吃”透大綱和教材,并確定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要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宗旨,讓所有學生都能學習,都會學習,保證分層教學目標的落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學生既能夠更快地掌握知識,教師也能夠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學生。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將要學習的知識。任務驅動教學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還可以促進學生探索精神與協作精神。任務驅動教學法應以校園網為依托,學生訪問校園網既可以獲取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又可以避免因訪問因特網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在給學生安排任務時應考慮教學目標、學生的具體情況、難易程度、任務量等內容,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同時,任務的設置應具有開放性,給學生發(fā)揮自我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的空間。
(三)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合作精神與創(chuàng)新思維,與以上兩種教學法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是建立在學生課前預習的基礎上,由教師進行指導、提出學習要求、學習目標與學習方法,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及時跟進,指出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先由學生自己解決,如果未能解決,則由其他同學予以講解或小組共同解決;如果得以解決,則在小組討論時與其他同學分享問題解決的方法,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積極實踐的習慣,形成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風氣,從而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四、有效評價、積極引導
有效的課堂評價可以給學生以啟發(fā)、激發(fā)學習興趣、激活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與探索精神,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評價方式主要有小組互評、同學互評、教師點評。小組互評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團結協作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集體凝聚力。同學互評對于學生來說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樂于助人、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精神。教師點評是最重要的一種有效評價方式,教師點評首先應具有真情實感,多給予學生積極肯定的評價;其次,應具有靈活性,根據學生的性格、知識水平等因素給予不同方式的評價,多鼓勵學生;再次,評價應具有引導性。使學生能夠發(fā)現學習過程所存在問題與不足,引導學生逐步解決問題。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應把握好教學中每一個細節(jié),多讀一些教育教學專著,不斷地反思與改正,就一定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與探索精神得到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