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筆者班上的一名一年級的孩子進行個案追蹤分析,發(fā)現(xiàn)一年級的小孩子雖然在開學初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只要老師能用寬容這一縷仁慈的陽光照耀他們的心田;用賞識激發(fā)起他們學習的力量;以“空心”的視角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以自然平和的心態(tài)等待花兒綻放。那么,美麗的時刻就一定能如約而至。
【關鍵詞】一年級 學習習慣 寬容
畫面一:
開學第三天的教室里,方怡(化名)正和她的媽媽慪氣。她媽媽給她送來了她忘記帶的書本,可這個女孩非但不高興,還一再把媽媽送來的書往地上扔,媽媽撿起,她丟下,再撿起,再丟,連續(xù)五六個回合。
畫面二:
語文課堂上,我們正在學習復韻母ao、ou、iu,為了讓大家了解復韻母的發(fā)音規(guī)則,我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試試,方怡讀錯了一個音,我示意她跟我學一遍,她跟著讀了一遍,可惜還是沒有讀準。這時候,教室里有幾個學生卻自顧自讀了起來,他們幾個的音發(fā)得很長,也很準確。于是,我說:“對,對,就是這樣讀的?!蔽疫€說:“方怡,你就跟他們讀一遍吧!”可是,她卻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連看也不看老師和同學了。
畫面三:
星期天,我正走在街上,手機響了,我按了一下接聽鍵,電話那頭是“哇、哇”的大聲哭叫的聲音,我連問:“誰???怎么了?”接連問了幾聲,才有了說話的聲音;“老師,我是方怡的媽媽,這孩子叫她讀讀書,她就哭成這樣,我也沒有辦法了,你跟她說幾句吧!”哦,原來是這樣,我對著手機和方怡說起了話,可是電話那頭的哭聲似乎并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我也想看看這小家伙到底有多倔,便一直說,10分鐘過去了,哭聲終于小了一點,漸漸地,哭聲停了。
畫面四:
家長會后,有一個家長追了出來:“老師,請等一下,我想和你說幾句話?!蔽乙豢矗欠解膵寢?,“怎么了?什么事?你說吧!”我又擔心這個方怡這個小丫頭在家里又和媽媽干起來了。但是沒有想到,她媽媽告訴我,這幾天,方怡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濃了,還告訴媽媽,今天老師又表揚她了,說她寫字的時候坐得最直了。方怡的媽媽說得也很激動,還一個勁地感謝我,說是老師讓她的女兒愛上學習了。
畫面五:
早上,學生陸續(xù)進了教室,方怡也坐在座位上,只見她拿出語文書本,一頁一頁地讀了起來,我看到了這一幕,馬上叫孩子們:“你們看看,教室里誰最能干?”大家都看見了,目光都吸引了過來,我趁熱打鐵,獎給了她一顆五角星,并說:“方怡最棒了,她一坐下就開始復習昨天學過的課文了,真是好樣的!”這時,我再看了方怡一眼,她坐得更直了,自信滿滿的樣子實在可愛。
我的反思:
上述的幾個畫面常在我的腦海浮現(xiàn),欣慰這朵花兒慢慢開出了幾片花瓣。但是方怡這個女孩在半個學期以來發(fā)生的轉變,真的值得作為老師的我去深深思考。
一、寬容,是一縷仁慈的陽光
就如她媽媽所說的,方怡性格跟別人不太一樣,剛開學的幾天,她不和別的小朋友玩鬧,也不會聽課,學新事物更是慢一拍,做什么事都不投入。性格有點倔又有點孤僻,就連自己的父母拿她都沒有辦法,導致她的媽媽說了這樣喪氣的話:“我的女兒成績不好是事實了,我只希望她的性格能好點?!睂τ谶@樣的一個女孩,我了解到,她的爸爸媽媽在她十個月大的時候就出門打工賺錢了,方怡從小就生活在偏僻的老家農村(嚴家鄉(xiāng)),那里交通不便,村莊很分散,從小她就生活在了沒有同伴的環(huán)境里,而唯一可以滿足她的便是父母寄回的零花錢和爺爺奶奶的過分溺愛。所以,作為老師,最要緊的事就是讓她在新環(huán)境中慢慢適應。這過程中,寬容就顯現(xiàn)了她的魅力,它就像一縷仁慈的陽光,照到了方怡的心里。
二、賞識,產生學習的力量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多么希望常常得到老師的表揚,簡單的一句表揚的話就有可能點燃自信的火把,使他們的內心自信滿滿。方怡這個女孩子就更需要有人稱贊她,她媽媽說得對:“她回家說,今天老師表揚她寫字時坐得最直。”“她說老師表揚她翹舌音讀得很好聽。”這種時候的表揚對老師來說可能是無意的,可是對于孩子來說,已經完全是一種動力了,它發(fā)揮了神奇的效果。
三、等待,是一種心情,等待是一種享受
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意味深長的哲理故事給我啟示:
看到水田邊一片純白的花,形似百合,卻開得比百合花還要繁盛,姿態(tài)非常優(yōu)美,我當場就被那雄渾的美震懾了。
“這是什么花?”我拉著田邊的農夫問道。
“這是空心菜呀!”老農夫說。
原來空心菜可以開出這等美麗明艷的花,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我問老農夫:“可是我也種過空心菜,怎么沒有開過花呢?”
他說:“一般人種空心菜,都是還沒有開花就摘來吃,怎么會看到花呢?我這些是為了做種,才留到開花呀!”
我仔細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象像百合,美麗也不輸給百合,可惜,空心菜是菜,總是等不到開花就被摘折,一般人總難以知道它開花是那么美。
空心菜的故事給了我很多感悟。等待會有馨香的驚喜,等待會有美麗的回報,等待會有生命之菜的燦爛開放……等待孩子的成長,不也是空心菜開花的歷程嗎?這是一個漫長的積蓄和提升過程。我們能做的就是要蹲下身子,輕輕地呵護,慢慢地欣賞,耐心地等待,尊重他們的差異。
結語
每個孩子都像一朵即將開放的花蕊,有的開得早,有的還未曾開。只是我們浮躁的心在應試的海洋中浸泡得太久,失去了知覺;我們功利的目光,在充滿誘惑的社會中搜尋得太累,迷失了方向,所以很難察覺到心靈的感動,傾聽到花兒開放的聲音。面對學生的成長,我們真的要以“空心”的視角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以自然平和的心態(tài),耐心地等待美麗時刻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