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最終是種手段,通過藝術形式直接感知和審美體驗是欣賞教學主要特征,絕不能把太多非美術性的內(nèi)容充斥課堂,沖淡藝術本身鮮明個性。本文就目前中學美術教學現(xiàn)狀談了幾點個人的意見。
【關鍵詞】回歸 新課程 學習興趣 個性發(fā)展 魅力
自《美術課程標準》開設“綜合、探索”領域后,可喜的看到美術教師在學科教學中體現(xiàn)“整合”方面做的努力,但為了體現(xiàn)這一新理念,不恰當?shù)摹罢稀保晃兜刈非笳n堂形式,會讓人覺得牽強附會,失去美術學科本來的特色。
藝術大師畢加索說:“我曾經(jīng)像拉斐爾那樣作畫,但我卻花了終身時間去學習兒童那樣畫?!痹^摩一位德高望重的特級教師上課,想象中應是華麗精美、異彩紛呈,然其陳式卻無異于隨堂,可就在這看似樸素平淡中卻盡顯功力,游刃有余,課堂時時爆發(fā)出開心的笑聲,與會者和學生像被一塊強大的磁鐵牢牢吸引,全身心的放松、投入其中。課后教師感言大師和我們的不一樣,那就是“天然去雕琢,清水出芙蓉”,至今如咀橄欖,回味無窮,啟迪著我們課堂教學。
一、彰顯教師魅力,激發(fā)美術學習興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而教師個人魅力是學生上好美術課的前提,也是對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術是門有魅力的學科,教師以自身的“身教”與“言傳”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名優(yōu)秀的美術教師要真正游刃有余的駕馭課堂,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過人的教學智慧,獨特的教學藝術,風趣的教學語言。唯有此,學生喜歡上你,才喜歡上了美術課。
曾示范過一節(jié)低段課教學,將《貼樹葉》別具匠心、人性化的改為《樹葉“變、變、變”》,一石激起千層浪,樹葉會變?是魔葉?學生瞪大眼睛,非常好奇,教師煞有其事口中念念有詞,真的耶,學生驚叫!小小樹葉真神奇,投影儀上一會變老頭,一會兒變小孩,一會變小兔,孩子興奮極了,課堂激活了,教師自身激活了,師生在快樂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神采飛揚……
學生心態(tài)的開放、主體性的凸現(xiàn)、教師變成了“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成了課堂的參與者、學習的合作者、積極的旁觀者、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無一不彰顯了教師的人格魅力。
二、關注學生需要,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自身存在的潛能是巨大的,每個人只要相信自己的潛能,而且不斷開發(fā)自己的潛能,人人都能成功。
美術是多樣化的藝術,正因為美術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包容,不苛求標準答案。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在知識的理解與表現(xiàn)中會參差不齊。在學生的造型活動中,尊重他們的個性,鼓勵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點發(fā)展美術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既可以選擇寫實的手法,也可以進行夸張、變形;在色彩上可以按客觀實際去再現(xiàn),也可按主觀意識去表現(xiàn)。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思路有利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出風格各異、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僅是對各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和內(nèi)容的一種引導,更是學生有效學習的一種方法。在作品評價時,教師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充分理解和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運用一些受學生們歡迎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評語:“色彩太美了”“線條很流暢”“想法真獨特”……有針對性地進行鼓勵和引導,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個性的張揚,在看似幼稚雜亂的圖形和線條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才華,體會他們的情感。
三、關注學習主體,自由生成情感體驗
新課標實施后,課堂也呈現(xiàn)出了萬紫千紅的繽紛色彩,授課的形式多樣化了,課堂氣氛更活躍了,但是,亦有些教師為了追求諸如課堂氣氛過于強調學生參與而忽視了對美術本質的理解和把握,忽視了美術本身的感悟和體驗。
“留白”,原指中國畫中為了畫而構圖需要和主題思想為表達,對畫面空間進行有效分割而留出的空白,是一種虛空傳遞的意境。美術教學亦可借鑒“留白”手法,運用于課堂。
1. 為探索“留白”,查閱資料是自學一種方式,特別是欣賞課,涉及的一些新知識,學生完全可以通過查閱自行解決,教師再講授只會顯得多余,美術資料的查閱有它的特殊性。教師從中年級開始,指導學生怎樣查找資料,對高年級學生可以列出查閱提綱,這種在教師指導下查閱工作會使學生積極性提高,使探究力良好形成。
2. 體驗“留白”。美術課上常常給學生欣賞,讀作品的時間很少,賞析作品一帶而過,學生無法靜下來仔細品讀,感受作品色彩、線條、明暗、筆墨、結構、布局等因素,因此欣賞中要多留一點時間,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感受色調或明亮暗淡,表情或寧靜或躁動,筆致或飄逸或沉厚,格調或質樸或華麗等等,默默與作者心靈對話,思維盡情飛揚,縱有千言萬語,抑或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讓課堂和心靈對話成為一種習慣,使學生沉睡的潛能得不到充分釋放,這樣的課才具生成,達到不教之教之效果。
四、突顯學科特征,回歸美術本來面目
美術教學本身特征是什么?教學最終是種手段,通過藝術形式直接感知和審美體驗是欣賞教學主要特征,絕不能把太多非美術性的內(nèi)容充斥課堂,沖淡藝術本身鮮明個性。如何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美術的獨特魅力,在實際課堂中教師還是需要把美術放在主體本位。
褪去鉛華,回歸課堂,寬松民主氣氛,回歸教學的真實、自然、回歸教師內(nèi)心寧靜、扎實鉆研精神境界,教學才能呈現(xiàn)內(nèi)在、持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