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祥
摘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堅持全面發(fā)展,全面加強和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當前形勢下,學校體育的內涵、學校體育的地位、學校體育的任務和學校體育實施的基本要求這四個基本問題,筆者則認為應加以厘清。
關鍵詞:素質教育;學校體育;基本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1-0125-02
一、學校體育的內涵
學校體育的內涵在“素質教育”中承擔著完美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的重任,它與德、智、美、勞相互配合,共同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綜合發(fā)展的教育宗旨。所以,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寄托于體育的不僅是鍛煉學生身體的體育,更是要通過體育教育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體育本身則正好具備了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必然對學生的思維、意志、性格、情感、人際關系、社會適應等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可以說體育教育是一個以發(fā)展身體為核心,健全人的心理、培養(yǎng)人的思想道德的教育過程,這就是學校體育的本質。
二、學校體育的地位
“素質教育”是對教育體系中長期據統治地位的“應試教育”的否定,其實質是面向全體學生,并以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也就是要教育培養(yǎng)出與未來社會相適應的全面發(fā)展的“人”。而人全面發(fā)展的內涵包含有三個層次,首先是人的“身體”的發(fā)展,其次是社會的發(fā)展,第三是個體與社會協調統一發(fā)展。關于“人”的“素質”,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它是在先天“遺傳性”和后天“獲得性”的基礎上所表現出的穩(wěn)定的、長期發(fā)展作用的基本品質結構,是一個包含著諸多側面、彼此聯系、相互制約又相對獨立的“綜合體”。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認為,“在教育上,實踐必先于理論,而身體的訓練在智力訓練之先”。古今中外的學者都充分肯定了學校體育的基礎地位。這里應該必須指出學校體育的基礎地位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并非意味著體育比其他教育重要,更不能片面的理解為體育可以獨自為政,對此應加以辯證的理解。
三、學校體育的任務
學校體育中的教育任務是通過體育教學、課外活動、體育競賽等一系列的陽光體育活動來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質與道德作風的培養(yǎng),學校體育中的最根本的教育任務就是使學生能懂得有關體育的基本知識,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術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獨立習性。全面發(fā)展身體素質是學校體育的獨立任務。這同其他的任何學科一樣,如果沒有自己的研究對象、內容和任務就不能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體育如果丟掉了發(fā)展身體素質這一核心內容,它就不能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全面發(fā)展身體素質的要旨就是通過體育教育促使人體的身體結構和生理機能得到完善的發(fā)展,提高體格和體能水平。
四、學校體育實施的基本要求
1.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主線。不能因為體育只是學校的門面、擺設就認為學校的體育工作好壞就是課間操整齊劃一、課間跑整齊聲音響亮,對外比賽拿幾塊獎牌,團體總分排名靠前就代表著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圓滿、扎實、有成效。當前還有不少的學校把體育教師的精力和體育經費主要用在少數代表隊的訓練和比賽上,而置廣大學生的體育課和體育鍛煉于無所謂的地位,這種現象還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學校體育要把普及擺在第一位,目前重點要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而要確保一小時則必須將每天的“大課間”活動落實到實處。
2.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身體鍛煉。學校體育工作的重點就是應該組織學生經常參加各種形式的陽光體育鍛煉活動。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形式應該從學校教育工作的特點和各校的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體育課是學校體育特有的形式,是學校體育的工作中心,是保證學校體育實施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當前應大力開展“陽光體育”,學校應該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組織好,講究實效,提高質量并積極構建和探索“陽光體育”的長效機制。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不僅僅是組織一部分有體育特長的學生進行,而是要依據本校的特點從競賽的組織、形式、內容、實施的過程等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進行身體鍛煉,要形成人人懂體育、個個會體育,每人有1~2項體育特長,形成班班有體育團隊,每個年級有不同層次的體育競賽,這是推動全校體育工作開展不可缺少的形式。
3.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能力是影響鍛煉效果的決定因素。要充分發(fā)揮體育骨干和體育教師或學校里有體育愛好教師的自身優(yōu)勢特點,通過多種形式層層培訓、逐級提高。不會鍛煉是難以收到好的效果的。把鍛煉能力與鍛煉興趣和自覺性結合起來,就會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而終身受益。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鍛煉能力的培養(yǎng),當前學校要積極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通過實施《標準》有利于學生按照要求參加體育鍛煉,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和自覺參加體育活動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這一過程也是學生體育鍛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過程。
4.重點發(fā)展學生體能是學校體育的根本任務。其工作重心在于增強學生體質。體質的內容,在學校體制健康標準解讀中明確提出應該包括形態(tài)、機能、體能(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適應能力、心理活動能力、健康水平等方面。從體育的角度來看,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是體質的主要成份。而體育最常規(guī)的活動就是使這一主要成份得到長足的提高,而在體育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會牽涉到身體的形態(tài)、團隊的合作探究、挫折和成功的交織、思想意識的動蕩等。所以往往在學生的體能得到提高的同時,相應的形態(tài)、機能、適應能力、心理活動能力、健康意識水平都能逐一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2]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Z].1999.
[3]盧元鎮(zhèn).略論學校體育的基本問題[J].人大資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