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繼賢
一、講解員為什么要常練內(nèi)功
博物館講解員必須常練內(nèi)功,這是博物館講解工作的性質(zhì)所決定的。講解工作是屬于社會職業(yè)教育范疇,是博物館對外開放的重要業(yè)務工作。這不是簡單重復的勞動,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輸出及給予。一方面要研究博物館的陳列宗旨和文物的價值,拓展自己的知識層面,這是做好講解工作的基礎和輸出的源泉;而另一方面又要潛心研究觀眾的心理,怎么向觀眾解惑答疑,為觀眾服務讓觀眾滿意。因此,講解員必須具備與之相應的創(chuàng)造才能,即良好的自身素質(zhì)。這是改變講解工作現(xiàn)狀,提升講解社會功效的關鍵,也是講解員必練的基本功。
二、講解員要怎樣練習內(nèi)功
首先要把文物知識學深、學透、學專,掌握博物館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文物是博物館的核心價值,是觀眾看博物館的物化形式,是傳播文化精神審美情趣的依據(jù),是講解工作的價值所在。二是運用有聲語言表達技巧,吸引不同層次的觀眾愛聽、愛看博物館的內(nèi)容,也就是把學到的文物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傳達給觀眾。三是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積極進取的精神及為觀眾服務的意識。這三點也就是講解員必學必練的內(nèi)功,是講解員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基本點。
講解員在博物館工作不代表個人,而是作為博物館對外的窗口形象代表。雖說講解工作平凡,但講解員直面觀眾講解,一言一行,在觀眾眼里,她就是博物館人。講解員雖然與觀眾是處在同一過程中,但她占主導位置。她在解釋文物內(nèi)涵時具有權威性。因為觀眾對博物館文物認識具有神秘感,特別是對珍貴文物具有好奇心。講解要滿足觀眾心理需求,自然具有可信性。所以,掌握知識的準確性是講解員贏得觀眾信任的根本。
講解工作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以文物為依托,圍繞陳列宗旨,揭示文物內(nèi)涵,把觀眾帶到深層文化中去,使觀眾喜聞樂見,受到文物審美情趣的熏陶,這就是講解工作目標和本質(zhì)。
三、如何提升講解員語言表達內(nèi)功的能力
講解是通過揭示文物內(nèi)涵,對陳列語言的補充和延伸,也就是運用有聲語言和良好的態(tài)勢語言給靜止的文物插上“翅膀”使其“活”起來。即讓觀眾在講解的作用下能夠?qū)ξ奈锟吹猛?、摸得著,想象得出。雖然,許多博物館里都增設了先進的設備,聲、光、電等多種形式烘托渲染,但觀眾對文物價值等深層次的認識,還是不能取代講解員與觀眾的交流與溝通。講解員可以把陳列語言、文物信息形象化地傳達出去、感染觀眾并引起共鳴。在滿足觀眾欣賞文物的同時,又能影響觀眾對文物背景的想象與思考,使他們自然而然地在聽講的過程中完成情感的升華。
講解語言應該是經(jīng)過藝術加工的,生動、準確、優(yōu)美的藝術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講解語言不是平平淡淡的說話,那樣觀眾會感到無滋無味,而是追求講解藝術語言的生活化。博物館的講解不同于其他行業(yè)的語言環(huán)境,雖然有聲語言都有相通之處,但博物館的講解要區(qū)別于話劇表演,不同于播音員工作,也不同于教師課堂上的教學及領導人作報告等。講解員主要是陳列文物的代言人,要與觀眾平等溝通與交流。講解員的責任是通過傳達文物信息,來增強觀眾對文物的興趣和記憶。因此,講解員要達到這個目的,除了對講解詞進行再創(chuàng)造,對文物知識的理解融會貫通外,還要具備講解語言表達技巧方面的基本功。常言說得好,“打鐵需要本身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取得最佳的講解效果,就要防止講解中出現(xiàn)的聲音疲憊,吐字不清、歸音不到位,吃字、吞字、滑字及態(tài)勢語言不規(guī)范等。講解員要練好基本功,講解不僅要讓觀眾聽得見、聽得清、聽得懂,還要動人、感人才行。
講解語言應該達到“清、遠、深、美”四個字?!扒濉奔凑Z言清晰準確,“遠”是聲音響亮、傳得遠,把話送到觀眾的耳朵里;“深”是語意深切,揭示出文物的內(nèi)涵,能有弦外之音,耐人尋味;“美”即語言優(yōu)美動聽,富有藝術感染力。當然,這幾方面又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lián)系又協(xié)調(diào)一致的。
講解員練不練語言內(nèi)功,會直接影響講解員從事這項專業(yè)的壽命。許多人認為,講解員是青春職業(yè)。一些講解員到三十歲后,就感到聲音疲憊,氣息短淺,口干舌燥,力不從心,想改行干別的專業(yè)。因此,基本功能延長講解工作的青春活力。
講解基本功應先從正音、吐字、呼吸發(fā)聲、控制氣息等有關講解的基礎知識練起。講解語言是一門實踐課,懂得了方法,并不等于掌握了它,而是要付出艱苦的鍛煉,通過反復練習,才能逐步運用到講解實踐中去。某位藝術家說過:“清楚的口齒沉重的字,動人的聲韻醉人的音?!闭Z言是一門科學。要學好語言,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掌握規(guī)律,舉一反三,更好地指導講解實踐。因此,講解員語言內(nèi)功要先從語音訓練開始。
語言是由語音、詞匯、語法三個要素組成的統(tǒng)一體。語音是語言的物質(zhì)外殼,詞和句都要通過語音來表達,語言的交際功能是由語音來體現(xiàn)的。語音念不準,一字一詞之錯,會失之毫厘,謬之千里。語音是基礎,我們就從語音談起。
語音是由發(fā)音器官產(chǎn)生的。由于發(fā)音器官活動的部位不同和活動的方法不同,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聲音。語音發(fā)音器官中最主要的部分,包括:上唇、下唇、舌頭、軟腭、小舌、聲帶,這些都是發(fā)音器官中的活動組織,也是構成發(fā)音最積極的部分。呼吸的氣流是發(fā)聲的原動力。氣流從肺里出來通過發(fā)音器官時,依靠發(fā)音器官的活動部分和其他部分的配合,發(fā)出各種不同的聲音。由于呼吸的氣流,沖擊和震動聲帶發(fā)出聲音,振動的頻率快慢決定聲音的質(zhì)量。為了正確地運用發(fā)音器官,使發(fā)音達到清晰、準確,就要消除發(fā)音部位肌肉緊張的問題,使發(fā)音器官具有柔韌性,克服不良的發(fā)音習慣。
1. 口腔操訓練
張開口練習時——開口的動作要柔和,舌頭平放,不能后縮或隆起,舌尖自然地放在下門齒背。嘴的開合度,要在上下額打開到可以放進兩個重疊的手指,主要是打開內(nèi)口腔,耳根處有一凹坑。練習這個動作,可以幫助克服嘴緊,嘴打不開的毛病。①上唇練習——這個練習的目的是克服妨礙發(fā)音清楚、響亮的“死唇”,促進上唇靈活性。將上唇引到上齒齦處,使全部門牙露出,下唇聽其自然,口部和面部肌肉要保持平衡。②雙唇練習——雙唇閉攏,向前突出然后自然地恢復原狀。唇形圓展,這對有些字的發(fā)音是至關重要的。③舌頭練習——舌頭的“抒、平、頂、卷”是構成字音聲調(diào)的關鍵。要求口腔微微張開,舌頭沿著上腭向后滑卷,然后再回到正常的位置。這個練習可以鍛煉舌系帶和舌頭肌肉的靈活。
2. 普通話的聲韻和四聲
普通話的漢語音節(jié)是由聲母、韻母和聲調(diào)三部分組成的。聲母和韻母是漢語音韻習慣使用的術語。根據(jù)漢語音節(jié)結構,絕大部分都可以劃分為聲母和韻母兩部分。如“術”shu前面的音素sh就是聲母,后面的u音素就是韻母。在普通話里,韻母是不可少的部分。讓我們先了解聲母。
(1)聲母。聲母是一些音節(jié)的開頭部分。聲母發(fā)音時氣流通過口腔受到一定阻礙。普通話中聲母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與韻母拼合、組成音節(jié)。
①聲母的發(fā)音方法有五種:塞音——發(fā)音部位緊閉,氣流通過完全阻塞,然后突然打開,讓氣流放出來。擦音——發(fā)音部位沒有閉緊,氣流從窄縫里摩擦出來。塞擦音——發(fā)音部位先閉緊然后稍微松開,讓氣流摩擦出來。鼻音——發(fā)音部位閉緊,軟腭下垂,鼻腔通道打開,氣流從鼻腔出來。邊音——舌尖抵住上齒齦,氣息由舌的兩邊流出來。在發(fā)音方法上還存在“送氣”“不送氣”和“清音”“濁音”的區(qū)別:送氣和不送氣——發(fā)塞音或塞擦音時吐字較強的叫送氣音,吐字較弱的叫不送氣音。清音和濁音——發(fā)音時不振動聲帶的叫清音,振動聲帶的叫濁音。
②聲母的發(fā)音部位分7種。
1)雙唇音。b.雙音節(jié):辨別、白布、背包、爆破、百倍、本部、板報、包辦、奔波、標兵、遍布、北部、蚌埠、兵變、幫辦。以上是不送氣的清塞音,上下唇緊閉,然后打開讓氣流出來。p.雙音節(jié):爬坡、排炮、澎湃、批判、乒乓、偏旁、平盆、婆婆、拼盤、偏僻、琵琶。以上是清塞音,發(fā)音時氣流較強。m.雙音節(jié):明媚、美滿、美妙、彌漫、茂密、命脈、埋沒、面貌、秘密、買賣、麻木、牧民。以上是濁鼻音,上下唇緊閉,軟腭下垂氣流從鼻腔出來。
2)唇齒音。f.雙音節(jié):方法、奮發(fā)、豐富、服務、平凡、模范、吩咐、芬芳、發(fā)放、肺腑、犯法、防范、仿佛。以上是清擦音、下唇接觸上門齒,氣流從窄縫里摩擦出來。
3)舌尖音。d.雙音節(jié):電燈、答對、打倒、抵擋、等待、單調(diào)、到達、斷定、當代、道德、大地、頂端、單打、得到。以上是不送氣清塞音,讓舌尖抵上齒齦,然后打開,讓氣流出來。t.雙音節(jié):鐵蹄、吞吐、天壇、天堂、探聽、跳臺、團體、梯田、體貼。送氣清塞音,發(fā)音時氣流較強。n.濁鼻音:舌尖抵上齒齦,讓氣流從鼻腔出來。l:邊音舌尖抵上齒齦,氣流從舌兩邊出來,如老子、旅客、三連。
4)舌根音。g.哥、鋼、耕、姑、干、公、改、股、關、光、改革、果敢、鞏固、高貴、公共。k.寬廣、刻苦、開墾、寬闊、可靠、坎坷、慷慨。h.海、哈、杭、好、河、歡。
歡呼、荷花、航海、繪畫
g不送氣清塞音、舌根上升抵軟腭,然后打開讓氣流出來;k送氣清塞音,發(fā)音氣流較強;h清擦音,舌根接近軟腭,氣流從縫隙中出來。
5)舌面音。j q x:教具、積極、堅決、曲解、恰巧、氫氣、取消、謙虛、學習、喜訊、信心、清晰。j不送氣清塞擦音,舌面上升抵硬腭,然后稍微松開,讓氣流摩擦出來;q送氣清擦音,發(fā)音氣流較強;x清擦音,舌面上升接近硬腭,氣流從縫隙中摩擦出來。
6)翹舌音。zh、ch、sh、r
戰(zhàn)爭、正直、主張、莊重
車床、出差、長征、城市
聲勢、雙手、柔軟、忍讓
zh不送氣清塞音,舌尖抵硬腭前部,然后稍微松開,讓氣流摩擦出來。ch送氣清塞擦音,同上,但氣流較強。sh清擦音,舌尖接近硬腭前部,氣流從縫隙摩擦出來。r濁擦音,與上同,發(fā)音時振動聲帶。
7)平舌音。z.自尊、總則、藏族;c.存在、層次、猜測、粗糙、操作;s.思索、瑣碎、色彩。z不送氣清塞擦音,舌尖平伸接觸上門齒背,然后稍微松開,讓氣流摩擦出來,如:栽、臟、遭、賊、怎、增、宗、資、租、尊。c送氣清塞擦音,但氣流較強,如猜、擦、參、倉、策、涔、此、粗。s清擦音,舌尖平伸接近上門齒背,氣流從縫隙中摩擦出來,如撒、三、桑、澀、松、思、蘇、孫、四、色、掃、塞、酸、梭。
(2)特別韻母。舌尖韻母——舌尖韻母不單獨使用,只用于翹舌音與平舌音后面。發(fā)音時舌尖位置是由前一個聲母的發(fā)音部位決定的。翹舌音后面的舌尖韻母較后,平舌音后面的較前。如:知識、姿勢。卷舌韻母——舌位稍前,同時舌尖向上卷起與硬腭相對。它不與聲母相拼,自成音節(jié)。如:而且、耳朵。
①單韻母。阿、喔、諤、壹、嗚、愚,這6個韻母只有一個音素,叫單韻母。單韻母發(fā)音時,氣流通過口腔不受任何阻礙,聲帶振動,聲音響亮。區(qū)分單韻母,主要根據(jù)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與舌形的圓展。舌位高低又與口腔的開合有關,舌位高的口必合,舌位低的口必開。
②復韻母。復韻母包含兩個或三個音素。發(fā)音時音素連續(xù)過渡,是緊密結合的一個整體。1)前響復韻母。下面四個韻母是由兩個音素組成的,這四個韻母發(fā)音時前強后弱。前一個音素響亮,是韻腹,后一個音素是韻尾。如:ai愛、ei誒、ao澳、ou歐。2)后響復韻母。復韻母是由三個音素組成的。后一個音素發(fā)音響亮,是韻腹,前一個是韻頭。如:ya呀、ye也、wa哇、wo窩、yue約。3)中響復韻母。下面四個復韻母是由三個音素組成的。中間一個音素最響,是韻腹,前面一個音素是韻頭,后面一個是韻尾。如:wai歪、wei威、yao腰、you憂。
練習:彩排、開采、白菜、海帶、曬臺、黑煤、肥美、配備、報告。
③鼻韻母。1)前鼻音韻母。以舌尖音n作韻尾的韻母。n是舌尖中阻,鼻音。n是前邊用力,叫前鼻音韻母。如單音節(jié):前、鼻、恩、音、煙、彎、穩(wěn)。雙音節(jié):牛奶、南寧、難弄、男女、能耐、惱怒、農(nóng)奴。2)后鼻音韻母。以鼻音“ng”作韻尾。發(fā)音時舌根上升抵軟腭,氣流從鼻腔出來。ng是舌根音,以它作韻尾的叫后鼻音韻母。單音節(jié):后、鼻、昻、迎、中、擁、升,雙音節(jié):英明、寧靜、貧窮、洶涌、英雄、群眾。
(3)聲調(diào)。聲調(diào)在漢語里極為重要,很多聲韻相同的音節(jié),就是靠聲調(diào)來區(qū)別詞義的。如“題材”“體裁”。醫(yī)、移、椅、億,這四個詞聲音相近,都是單韻母i,但由于音有高低升降,就形成了四個不同的音和字的含義,這就是聲調(diào)。聲調(diào)有“調(diào)值”“調(diào)類”之說。即高平、中升、降升、高降,是聲調(diào)的高低升降形式,也叫調(diào)值?!罢{(diào)類”即陰平、陽平、上升、去聲,是聲調(diào)的類別,也叫調(diào)類。
【四升口訣】起音高高一路平,從中到高往上升,先降然后再揚起,從高降到最下層。
(4)四呼。四呼指發(fā)音的部位及開齊合撮的口形。漢語音韻學里有“四呼”的說法,把韻母分為四類,就是根據(jù)口形的開合不同來區(qū)別發(fā)音效果。
①開口呼。如:開采、白菜、彩排、海帶、報告、號召、高潮、稻草。比如:《元旦》: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缎〔荨窙]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從不寂寞、從不煩惱,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春風把我吹綠,陽光把我照耀。河流山川撫育我成長,大地母親把我緊緊擁抱。
②齊齒呼。如:加緊、境界、交際、簡潔、積極、氣球、齊全、崎嶇、親切。比如:夜里天冷北風急,班長下崗月兒西。手拿針線燈下坐,為我熬夜縫軍衣。線兒縫在軍衣上,情義縫在我心里。再如: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③合口呼:歡呼、河花、渾厚、含混、紅花、和好。例如:春雨貴如油,渠水是美酒;美酒灌麥田,醉得麥田綠油油;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④撮口呼:聚集、語句、區(qū)域、豫劇、旅居、序曲、居住、曲劇。例如:社里新開一條渠,彎彎曲曲上山去,河里雨水渠里流,滿山莊稼一片綠。再如: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5)變調(diào)。指普通話語音中的一些變化。變調(diào)是指聲調(diào)的變化而言,除了上聲變調(diào)外,還有較明顯的“一七八不”的變調(diào)。
①“一”的變調(diào):單用、在詞尾、句尾或跟著其他個位數(shù)字時,讀原聲調(diào),陰平,如:第一、統(tǒng)一、傳說不一、五一;在陰平、陽平、上聲前讀去聲,如:一張、一條、一本;在去聲前讀陽平,如:一頁、一部、一對。
②“不”的變調(diào):單用、在陰平、陽平、上聲前讀原聲調(diào),去聲,如:不、我不、不多、不行、不少;在去聲前讀陽平,如不去、不錯、不要。
(6)輕聲。輕聲也是一種變調(diào),它的高低不同不明顯。輕聲的音高決定前一音節(jié)的聲調(diào),在上聲后面的音較高,陰平、陽平后面的稍低,去聲后面更低。例如“桌子”,在陰平、陽平后面的輕聲念中調(diào);“椅子”:在上聲后面輕聲念半高調(diào);“凳子”:在去聲后面的輕聲念低調(diào)。輕聲在普通話里不僅是一種語音現(xiàn)象,同時在辨別詞義、區(qū)別詞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例如:
東西(方向)東西(物)
沒有(無) 沒有(未)
好些(許多)好些(好一點)
兄弟(兄和弟) 兄弟(弟弟)
人家(住戶)人家(別人)
自然(名詞)自然(形容詞)
(7)音變。音變是指語音在連續(xù)發(fā)音時,因受前后音的影響而發(fā)生的變化。第一種是兒化韻:把一個詞的詞尾“兒”與前一個字合成一個音節(jié),使前一個主要元音起卷舌作用,韻母發(fā)生音變,叫兒化韻。如:“小孩兒”。兒化韻是普通話的語音特點之一。兒化現(xiàn)象同詞匯、語法意義的表示有密切的關系。
①區(qū)別詞義:一點(時間)、一點兒(不多);一塊(數(shù)量)、一塊兒(一起);活(生存)、活兒(工作);頭(腦袋)、頭兒(首領、兩端);信(函件)、信兒(消息)。
②區(qū)分詞性:蓋(動詞)、蓋兒(名詞);管(動詞)、管兒(名詞);亮(形容詞)、亮兒(名詞)。
③語氣詞“啊”。1)a、o、e后讀ya:拉啊、說啊、喝啊、寫啊、來啊。2)u或ao、iao韻母后讀wa(哇):走啊、好啊、跳啊。3)韻尾n后讀(哪):看哪、念哪、好沉哪、
3. 異讀字與多音多義字
異讀字是指一個漢字意義相同,但有兩個不同的讀音。如:根據(jù)漢語規(guī)范化的需要取其中一個作為標準音。從語音角度分析這些異讀字,有聲母不同、韻母不同、聲調(diào)不同三種情況。例如:
①聲母不同的異讀字:電波dian bo、荒謬huang miu。
②韻母異讀字:收獲shou huo、飛躍fei yue。
③聲調(diào)不同的異讀字:號召、奇跡、比較。
④多音多義字是同一漢字讀音不同,意義不同。這些字應看做不同的詞,不要與異讀字混淆。如:快樂、音樂、參觀、參差。
⑤有些多音多義字可根據(jù)它不同的詞性來區(qū)分讀音。如:種地(動詞)、種子(名詞);擔任(動詞)、擔子(名詞)。
講解員練好語言基本功一要真實,不要嘩眾取寵。說話要養(yǎng)成以真實情況為基準的習慣,不虛夸,不賣弄,更不要以低俗說笑的方式和使用華麗的辭藻來給觀眾講解。二要通俗,不要故作姿態(tài),不要過分追求使用書面語的方式說話。講解時要親切,自然。三要簡明,不要模糊冗長,繁雜的語言容易使觀眾聽不明白,產(chǎn)生厭倦感。
總之,博物館講解員只有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樂于筆耕,堅持不懈地練好講解內(nèi)功,才能成為一名博物館文化惠民的一線執(zhí)行者。
(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