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權
[關鍵詞]新課改;傾聽;意義;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02-0026-01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角色因此而轉換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筆者認為,語文教師應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學生自主發(fā)展的促進者;應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應該有自己的個性;更應該學會傾聽。因為只有通過“傾聽”,教師才能明白學生的真實想法,了解學生的發(fā)展態(tài)勢,進而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促進教學的發(fā)展,最終促進學生成長。
一、“傾聽”的意義
1“傾聽”促進教師角色轉變。關注學生、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教學促使教師教學角色發(fā)生轉變,教師將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教學角色的成功轉換決定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個性發(fā)展、獨立思考能力等各方面培養(yǎng)的有效完成。教學中對學生的所想、所思能認真、耐心地傾聽對教師角色的成功轉型至關重要?!皟A聽”能讓教師明確自己的不足,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教師放下身段,抱著人與人之間平等、尊重的觀念貼近學生,融入學生生活,共同參與教學活動。
2“傾聽”促進師生交心。當教師對學生推心置腹時就是化解學生的疑慮、拘謹、約束的最好時機。教師在“傾聽”的同時也開啟了學生的心靈,使學生不論在學習或生活中都能貼近教師,遇到問題時也會主動征求教師的意見,主動尋求教師的指導。教師的“傾聽”是對學生表達的無形鼓勵。當學生意識到教師對自己的表述是關注的、是認真對待的,認為自己的思想是有價值的、被認同的。這種被肯定的思想就更能激發(fā)學生進一步表達的欲望。
3“傾聽”促進師生平等。教師得到學生真誠友好的傾訴時,學生已經將教師看成是自己的朋友。教師在傾聽中了解學生,懂得在教學上應有什么改進。并能從中學到書本上和教師相互交流中無法學到的東西。同樣,學生從中也能發(fā)展自己的自主精神與個性培養(yǎng)。教師的“傾聽”使教學活動的兩個主體間建立了一種民主、自由的關系,更加拉近了兩者的距離,促進師生間平等關系的建立。
4“傾聽”促進師生相互尊重。教師通過對學生思想、觀點的傾聽,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尊重和理解他們,取得他們的信任和愛戴。在班級管理中就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交往與傾聽中,教師對學生保持尊重,也會受到學生的尊重,從而進一步拉近師生間的感情。
二、如何“傾聽”
1專心回應。教師的傾聽是抱著尊重學生的態(tài)度進行的,專心是教師傾聽的必備條件。教師在“傾聽”學生發(fā)言時并不是一味地聽。應在必要時給予回應。如用“還有嗎?”、“講下去”等話語鼓勵學生。同時,教師對學生的情感反饋也十分重要。要及時準確地捕捉學生瞬間的情感體驗,并及時進行反饋,使學生深切感受到被理解、被重視。就會進一步增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
2保持耐心。課堂教學中,當出現與教師意見不同的聲音時。教師不必馬上制止,應多一些耐心,認真傾聽,明白學生的真正想法。這樣才可以找出正確的判斷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學生的認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當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時。不必急著說出,多問為什么,努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當學生“高談闊論”時,是學生在表達對所受教育和所學知識的理解和疑惑。這是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最佳時機,是教師準確把握學生思想脈搏的有效方式。
3參與活動。教師的工作除了教授科學文化知識外,還要啟迪學生的思想,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尋找學生的癥結,“傾聽”就是幫助教師打開學生心鎖的鑰匙。所以,“傾聽”的內容不僅只限于學習感想。還應包括情感思想和日常生活?!皟A聽”的場所也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在課間、在課外活動中教師隨時都可以“傾聽”。
4換位思考。教師在課堂上一邊教學一邊換位思考,“傾聽”學生發(fā)言,同樣會從學生那里學到很多知識。教師如果能夠體諒學生的思考方式。認真聽完學生的發(fā)言,給學生多一點欣賞,多一點鼓勵,增強學生的信心,無疑會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換位思考、主動“傾聽”。不僅能正確解決學生的糾紛,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