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朝進 張軍民 王旸
摘要: 隨著國際化的進展,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到我國留學。作者結合教學經驗,對本院留學生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留學生教育水平不僅與教師的知識水平有關,而且與留學生本身的建設有很大關系。
關鍵詞: 留學生“Histology and Embryology”思考
溫州醫(yī)學院自2005年開始就招收高中起點的臨床醫(yī)學、口腔醫(yī)學等專業(yè)的本科生,學制6年。留學生的課程設計基本上是按照國內醫(yī)學5年制本科要求執(zhí)行。以“Histology and Embryology”為例,理論課時56節(jié),實驗課時56節(jié),并有期中期末考試。我們有幸承擔留學生“Histology and Embryology”的理論及實驗的教學任務。在這期間,我們閱讀了不少關于此方面的教改文章,收獲頗豐。我們曾經嘗試著把文章中的經驗搬到自己的學校課堂,但是喜憂參半。這就迫使我們不停地問自己:到底如何才能做到留學生與教師雙贏呢?下面是我的幾點思考,以求與大家交流,共同進步。
一、從嚴要求,才有進步
我院招收的留學生來自印度、巴基斯坦、泰國、毛里求斯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以往我們認為所有國家的留學生給人們的印象都應該是勤奮、惜時、守信。但是經過與我院的留學生近距離接觸發(fā)現(xiàn)感覺有誤。也許像有些報道認為的[1]來中國學醫(yī)的留學生大部分是當?shù)氐母患易拥?,加上文化背景上面的差異,所以生活學習等方面表現(xiàn)出了很大的差異性。因此,有的老師認為應該理解寬容他們,即使他們犯了錯誤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我們認為如果這樣一直寵著他們,慣著他們,到時受傷的不僅僅是留學生,還有本?!傲魧W生教育”這塊招牌。所以我們科室的老師就制定了嚴格的考勤規(guī)則,比如理論課遲到5分鐘者不準進入教室,缺勤次數(shù)有兩三次扣平時分,等等。起初他們到國際教育辦公室訴苦,說老師沒有人情味,但是我們堅持了下來。期中期末考試后,我們發(fā)現(xiàn),留學生的成績比前一屆有很大進步。隨后,我們也單獨采訪了一些留學生,問他們對老師這樣的做法有何感想,他們基本認識一致:開始不習慣,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所以就適應了。
二、學生建議,及時處理
留學生祖國的制度與我們不一樣,因此在他們的腦子里滿是“民主、自由、人權”。我們工作上稍有使他們不滿的地方,他們就會“告御狀”。所以在下課休息期間,我們就會主動詢問他們對上課的一些看法。留學生一般表現(xiàn)欲很強,渴望交流,渴望被人關注,一旦話匣子打開,就會提出很多意見。之后,我們把這些建議匯總,并利用集體備課的機會大家共同討論解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比如有的學生說我們提供給他們的教材太厚,條理不清,圖片是黑白色,讓他們失去學習興趣。我們就采納了這個建議并表揚了此學生。然后,為克服教材引起的不利因素,上課時大量使用彩色圖片,并把課件拷貝給他們或者推薦給他們一些好的英文教材版本讓他們購買,結果學生反映良好,學習興趣也有很大提高。另外,由于大班上課,教室的音響效果不太好,有的學生課后給我們打電話,說自己哪些知識點仍不清楚,我們或者立即回答或和他們另約時間,給予詳細輔導?,F(xiàn)在我院老師都是國內院校畢業(yè)的,口語發(fā)音等存在問題,所以授課老師常發(fā)一些調查表,讓學生寫出本節(jié)課最聽不懂的是哪一句話,通過這樣的不斷積累,大家的教學水平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三、實驗教學,繼續(xù)加強
實驗課是“Histology and Embryology”的靈魂,是對理論的再次活化與深入理解。如果實驗課的內容他們都不重視,最終就會使理論的教學失去意義。很多研究者認為留學生在實驗課堂上表現(xiàn)活躍,積極求知,敏銳觀察,善于動腦。但是我們所看到的現(xiàn)象是他們畫圖草率,不積極思考,稍有不會便問老師。由于作業(yè)要打分,他們更多的興趣是在分數(shù)上,經常為了分數(shù)與老師討價還價。也許各校生源質量確實有差異。另外,一部分學生利用課間入廁逃課,有的學生趁我們收切片盒時大意,順手牽羊拿走切片盒。中國的學生經常盡可能從各個方面看切片,時間覺得不夠用,但是留學生找到某個結構后認為大功告成就要離開教室。實驗考試共15張PPT,每張PPT兩個問題。閱卷后他們的及格率很低,有的學生會主動問你:老師,為什么我們班很多人實驗考試不好呢?他們忘了自己在實驗課上的表現(xiàn),忘了自己只上了幾節(jié)實驗課。這些問題不斷出現(xiàn),我們也與留學生教育學院的領導共同研究,認為要解決此問題,就必須從留學生精神道德素質的層面入手。另外為了改變學生學習的被動性,我們要求學生自己做實驗的PPT,然后到講臺上面試講,緊接著老師提問,或者我們在自己PPT上面設置很多問題,課堂提問,這樣使他們的學習有方向性,有求知的渴望[2]。
四、外出培訓,多多益善
我們參加教育部委托天津醫(yī)科大學舉行的留學生“Histology and Embryology”的培訓班,很羨慕天醫(yī)大的同行。因為他們很多去國外進修過,聽他們的課就是一種享受。當然這與學校的經濟實力有關。希望各個學校能在這方面進行投資,讓年輕老師英文教學水平全面提高,讓渴望進步的老師真正能實現(xiàn)自己的全英教學夢。因為給留學生上課不僅僅是在傳授知識,如果出去看看,了解國外的一些人物風情,并將這些東西帶進課堂,可能就會是另外一種教學效果。
總之,留學生教學是我國對外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我國軟實力強弱的標志。為了吸引更多的國外學生來華留學,讓我國的教育資源與全球共享,我們就應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力求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留學生教育之路。
參考文獻:
[1]梁玉,李金茹,王俊艷.醫(yī)學留學生英語授課班教學體會[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4,6,(4):375-377.
[2]鄧錦波,于東明,文曙光.留學生組織學與解剖學全英文教學體會[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6,5,(11):1051-1053.
基金項目:溫州醫(yī)學院科研啟動基金(NO. QTJ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