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這年頭,賺錢難,花錢一點不難。拿著錢消費還遭遇白眼,冷遇,只能說明花錢的人腦子被門擠了:犯賤。
一個小小的iphone4s,先是江蘇500人啟東團在滬排隊搶購,后是北京三里屯零售店遭黃牛圍堵,出現(xiàn)千人搶購iPhone4S的瘋狂場面,“蘋果CEO庫克對此表示震驚”,筆者也很震驚,而且費解。
要說這么搶購面粉白菜,可以理解,誰也不能不吃飯;要說東西賤賣搶購,也可以理解,性價比好啊!要是白給,千人瘋狂萬人癡迷,更可以理解,有便宜可占嘛!都不是。賣價五六千元,這么貴的東東還在搶購,美國人是得震驚:中國人都富裕到這種程度了?
更讓人費解的是,這些舉著自己的錢連夜排隊搶購的“果粉”,一邊獻媚,一邊嘴里還埋怨“比歐美晚90天上市,與中國消費者的貢獻很不相稱”,連個愚忠都不保全。是你愿意搶的,不是蘋果逼你的,愿意搶就啥話都別說了。
想想這么慣著誰,誰都得飄,誰都得成為牛A與牛C之間的東西。
這不,蘋果先是在北京閉門謝客,接著將北京限購汽車的搖號大略,用到了香港。且看蘋果有多牛:想買iPhone4S,得先提供個人信息,包括政府提供的、附帶照片的身份證,然后搖號預(yù)訂;預(yù)訂系統(tǒng)每天僅能使用3小時,抽中的用戶將會在晚上9點前收到電子郵件,郵件中將附帶第二天可以進店購買的時間。蘋果強調(diào),不會向直接進店購買的消費者出售iPhone 4和iPhone 4S。蘋果香港官網(wǎng)在銷售政策一欄中規(guī)定:用戶需要先提交訂單(或者網(wǎng)站填寫表格,或者電話訂購),而蘋果“有權(quán)決定是否接受訂購要求”。
終于北京有賣iPhone4S,又來了個“饑餓銷售”!人為“被缺貨”,渠道加價賣。受此影響,市面上的iPhone4S價格一路攀升,部分經(jīng)銷商甚至加價千元。有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蘋果零售商和經(jīng)銷商手中其實均囤有大量現(xiàn)貨。他們?yōu)楹芜@么做?就是因為每逢蘋果新品上市,斷貨炒作一直如影隨形,久而久之,消費者形成“iPhone4S一定斷貨”的心理預(yù)期。
真是應(yīng)驗了那句話“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
可問題是,眼下這個時代,賺錢未必容易,花錢一點不難。拿著錢消費還遭遇這等“禮遇”,只能送那些所謂的“果粉”兩個字:犯賤。蘋果再好,無非是個手機,工具而已,跟所謂的身份、地位毫不相干。蘋果將自身定位于“高端消費人群”,“果粉”就真的誤以為自己高端了,傻得真可以。要知道,開奔馳的未必都是大款,還有伺候大款的職業(yè)司機呢!
耐人尋味的是,倒是一些美國媒體卻鼓動美國消費者做出相反選擇?!董h(huán)球時報》說,“你愿意抵制蘋果(公司)嗎?”起因是該報報道了蘋果在華供貨商之一,富士康集團“壓榨工人”的諸多細節(jié),指責蘋果公司對此置若罔聞,批評其漠視工人們在極端嚴酷環(huán)境下工作。
和很多家長慣著孩子一樣,慣著的結(jié)果一定會是:該把你當人看待的時候卻沒有。試想,洋奶粉、洋冰箱以及進口汽車召回等,我們已經(jīng)多次被歧視,哪個不是慣著它們的結(jié)果?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果粉”們的犯賤還在繼續(xù)并泛濫著。深圳唯冠和蘋果公司關(guān)于iPad商標鬧糾紛,各地工商部門都介入調(diào)查,iPad遭到下架甚至是查扣,隨后,亞馬遜中國、蘇寧易購等多家電商將蘋果iPad系列產(chǎn)品下架。這讓“果粉”們扼腕痛惜,他們并沒有為深圳唯冠的勝訴叫好,相反,“唯冠投機、不講道德、眼紅蘋果財富”等論調(diào)甚囂塵上,甚至還有人把唯冠的維權(quán)行為看做是國民劣根性的表現(xiàn)。
其實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到底誰在表現(xiàn)劣根性。筆者腦海里一直縈繞這么一句話:不哈iphone你能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