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莉
摘要基礎會計是一門跨學科、跨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其主要作用是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然而有些非會計類專業(yè)對該學科重視不夠,教學效果不好。面對電子商務等非財會專業(yè)的學生,如何開展教學才能教好基礎會計呢?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提升學習興趣應從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興趣、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把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等方面來進行。
關鍵詞興趣激發(fā)激活鞏固
基礎會計是一門跨學科、跨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其主要作用是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我校學習該課程的主要是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學生,學校開設此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增加一點財務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但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卻事與愿違,主要原因是:(1)專業(yè)認識偏差。大部分學生認為該課程非專業(yè)課程,覺得學了也沒用,不如不學;(2)專業(yè)難度大。有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知識難點的不斷增加,放棄了。(3)專業(yè)教學課時量嚴重不足。我校對非會計專業(yè)的《基礎會計》教學組織的周課時設為兩節(jié),學期總學時只有36課時?;谝陨?點,一個班級真正能堅持學的學生是少之又少,往往是“教師一言堂,學生一片倒”。所以,筆者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索一個問題——即“面對非財會專業(yè)的學生,如何開展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呢?”經過較長時間的摸索、研究和實踐,發(fā)現(xiàn)——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達成既定教學目標的一個關鍵因素。提升學習興趣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即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交流與溝通,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1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布魯納說得好:“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币虼耍诮虒W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愉快的情境,吸引學生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主動地獲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發(fā)掘生活中的教學素材,使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會計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會計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有利于深入淺出地傳授知識,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教學效果會更加明顯。例如筆者在會計的第一節(jié)課上是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的:用實物投影儀分別出示了由兩個學生記錄的同一個班級的《學期班費收支情況表》,學生A以是記流水賬的方式記錄的,學生B則是以“收、支、余”的借貸記賬原理記錄的,在學生看的時候,拋出問題一“這兩本賬,你喜歡哪種?”全班同學都選擇了學生B記的賬,又進一步拋出問題二“為什么喜歡呢?”學生則紛紛表示“因為學生B的賬好看、清楚、能隨時知道還剩多少”,我趁熱打鐵地拋出問題三“知道為什么學生B的賬記得好看、清晰嗎?”這下學生茫然了。看無人知曉,再揭示了答案“因為學生B所用的記賬方法就是該課程的主要內容,當你學完這門課程時,你也可以和學生B一樣,做出漂亮的賬?!睂W生在眼見為實的學習結果的刺激下,轉變了對這么課程的認識,不再認為學習這門課沒用。取材生活,學以致用,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該課程的意義所在,從起點調動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交流與溝通,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教多少學生學多少,是一種填鴨式教學,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狀態(tài),對學習失去興趣。為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在教學中要發(fā)揮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加強交流與溝通,注意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興趣,激發(fā)其探求知識的好奇心。筆者在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分別采用過案例教學法、參與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
2.1開展多種形式的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法已成為常規(guī)教學方法,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除采用傳統(tǒng)的文本案例進行教學以外,還運用了實證性案例、模擬性案例等活案例教學法。
(1)實證性案例教學法。實證性案例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以講故事、看錄象等形式,生動、具體、簡要地介紹某一方面的實例,以說明某一觀點、原理和方法。例如,在講授“權責發(fā)生制原則”時,我先給出實例“某企業(yè)9月份出售產品一批,貨款10000元,款項尚未收到”,讓學生思考“這筆10000元的貨款應在何時確認為收入?是在9月份、還是在收到貨款的那個月份?”問題拋出后,全班同學積極參與思考,對問題答案各執(zhí)一詞,兩派人員爭辯得不可開交。筆者抓住這一時機,緊扣該原則的判斷標準——“應收”和“應付”這兩個中心詞,結合經濟業(yè)務內容進一步提出問題:“什么時間應該算收入增加的時間?”在點撥性教學方式下,學生一下子就由兩派變?yōu)榱艘慌伞T诖嘶A上,再歸納總結權責發(fā)生制原則的具體內涵。實證性案例教學法讓教學難點在學生濃厚的討論、探索興趣中被突破。
(2)模擬性案例教學法。即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的要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充當各種角色,根據(jù)所提供的背景資料,進行模擬性實踐活動的教學方法。
2.2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交流教學
課堂教學中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模式,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開展交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通過交流,讓學生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例如,在講解會計六大要素——費用要素概念后,首先讓同學們一一列舉出企業(yè)經營活動中你會認為是費用項目的有哪些?同學們列出了很多,如:建造廠房是費用、購買機器設備是費用、支付水電是費用、購買材料是費用、訂閱報刊雜志是費用、工資是費用等等。針對這些答案,我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討論他們剛才所列出的這些項目,結合前面所講的會計要素判定哪些是費用,哪些不是費用,組內討論之后統(tǒng)一意見,派代表發(fā)言、交流。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形成共識。組織這種形式的課堂討論,把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起來,讓每位學生都加入到討論之中,在討論交流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共同體”的作用。討論中學生思維積極,思路開闊,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共同完善,較好地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雄辯、表達能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3注重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應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實踐教學分為教學實踐和練習實踐兩種。
(1)教學實踐。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性資料,以生動形象的演示或形式多樣的活動替代單一的知識講授??梢酝ㄟ^多媒體、幻燈片、模擬現(xiàn)場等形式,提高教學活動的生動性和直觀性,以便于學生更易于掌握知識。
(2)練習實踐。僅靠課堂上的知識傳授,學生可能會感覺到知識枯燥無味,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實踐性作業(yè),讓學生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把課堂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能力提高了,知識鞏固了,學習興趣更濃了。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鞏固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學生從學習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習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厚。學習會計也是如此。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經常讓他們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探究新知,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鞏固其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授“經濟業(yè)務對會計等式的影響”時,先要求學生利用數(shù)學知識推導出“不破壞會計等式平衡關系的幾種等式變化情況”,再結合會計要素推導出“經濟業(yè)務的表象”。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師這兩個推導,立即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當他們發(fā)現(xiàn)這一知識點內在的規(guī)律后,都露出滿意的笑容。這種成功的喜悅心情,鞏固了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總之,電子商務等非財會專業(yè)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要想提高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從創(chuàng)設情境、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把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等方面來進行。
參考文獻
[1]賈捷.改革非會計專業(yè)基礎會計教學的有效途徑[J].考試周刊,2007(36).
[2]陶水蓮.非會計專業(yè)會計課程教學研究[J].財會月刊,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