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金鳳
摘要:大凡優(yōu)秀古詩詞都有自己獨特的意象,其含蓄之美也借助于此。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依靠想象走進作品的意境,身臨其境去感受、觸摸作者的心靈,讓心靈得以陶醉,不經(jīng)意中就背會了詩詞。詩詞的主旨,是作者的寫作目的所在,讓學生們分析和體會,從靈魂上受到洗滌、沐浴和凈化,達到學詩的至高境界進而教書育人,才是我們的教育之本。
關(guān)鍵詞:古詩詞;朗讀;意境;主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181-02
筆者長期在農(nóng)村中學執(zhí)教初中語文,發(fā)現(xiàn)新課程理念下自主、探究、合作等學習方式雖然成為教學思潮的主流,一線語文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去指導學生理解、朗讀、背誦古詩詞,但是我們的學生似乎并不“領(lǐng)情”,在古詩詞的背誦方面學習興趣不濃、記憶不深,導致在古詩詞默寫方面,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特別是到了九年級,六冊語文書的古詩詞“堆積如山”,更是讓不少學生在背誦和默寫時,或張冠李戴,或無以應答?!墩Z文課程標準(2012修訂版)》指出,7-9年級學生需背誦80篇(段)優(yōu)秀詩文。兩相比照,令人尷尬,令人擔憂。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比绾巫叱龉旁娫~教學的困境,讓學生成為背誦古詩詞的“好之者”、“樂之者”,讓古詩詞成為觸動學生心靈成長的力量呢?筆者試從平時的教學實踐入手,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花樣朗讀,激發(fā)興趣,喚醒心靈
“讀”是詩詞教學的主旋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將初讀、范讀、跟讀、自由讀、齊讀、指名讀、品讀、配樂美讀、誦讀、賽讀等多種朗讀方式有機結(jié)合,讓學生不致厭倦、疲憊,在活躍的氣氛和高漲的熱情中,心靈被喚醒,熟讀成誦。在此特別強調(diào)教師的范讀必不可少。教師的范讀要聲情并茂,讀出韻味和感情,要陶醉其中,最好能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魯迅的老先生壽鏡吾那樣,沉浸其中,抑揚頓挫。先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學生,而不要過度依賴多媒體的范讀。多媒體的朗讀固然專業(yè),音像兼美,或許能極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但完美的東西可欣賞,不易模仿,總有些讓人覺得望塵莫及,抑制和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朗讀時,一方面要從整體上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或高昂奮進、或悲傷低沉、或輕快活潑、或?qū)庫o悠閑,如此等等引導學生結(jié)合詩詞背景、作者簡介和主要內(nèi)容的感知去揣摩、體會。另一方面,要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句的平仄、停頓、押韻、對偶,體會五言詩和七言詩的區(qū)別。讀詩語速要偏慢,字正腔圓,韻母要讀得飽滿圓潤,特別是詩句的尾字,要來點拖音,以達到朗朗上口,進而讓學生從古詩詞語言形式的美感發(fā)現(xiàn)背誦古詩詞的基本規(guī)律。使其在做古詩詞默寫的填空題時,盡可能不會把風馬牛不相及的句子拼湊在一起,而根據(jù)對偶、押韻等規(guī)律,默出正確的句子,這一招,我對學生說叫“順藤摸瓜”法。
二、走進意境,展開想象,陶醉心靈
大凡優(yōu)秀古詩詞都有自己獨特的意象,其含蓄之美也借助于此。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形象,通過意象的組合產(chǎn)生的生活圖景,與詩人主體的審美情感融合為一,而產(chǎn)生的一種藝術(shù)境界就是意境。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依靠想象走進作品的意境,身臨其境去感受、觸摸作者的心靈,讓心靈得以陶醉,不經(jīng)意中就背會了詩詞。如在教學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引領(lǐng)學生朗讀訓練后,讓學生列舉這首元曲中出現(xiàn)了幾個意象,不難得出前三行的九個名詞再加尾句的“斷腸人”,共十個意象。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教師畫外音,即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曲中的情景,共同體會主人公的羈旅之苦。特級教師毛榮富說:“不要把語文課上得太像語文課。”結(jié)合這兩點,我讓學生借助簡筆畫在紙上畫出自己心中這幅圖景,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霸娭杏挟嫞嬛杏性姟?,不少古詩詞都可以采用如此教學方法。有時,也讓學生自己把詩轉(zhuǎn)化成畫后,再嘗試轉(zhuǎn)化成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如教學《石壕吏》、《望江南》、《武陵春》等。只要圍繞主旨,合情合理,都值得鼓勵和提倡。讓學生在背誦時,邊背詩句,邊在腦海里出現(xiàn)詩句描繪的畫面,我美其名曰“MTV記憶法”。
三、品味語言,立足主旨,放飛心靈
詩歌的語言凝練優(yōu)美,煉字講究,有很多佳話。有“只為一個字,捻斷數(shù)根須”,賈島反復“推敲”;更有“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體會詩句用字的精妙,也能加深背誦的印象。如千古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的“直”和“圓”,“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中的“鐘”和“割”,“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見”,如此等等,讓學生來評頭論足,感悟語言的精妙,潛移默化于自己的語言中。詩詞的主旨,是作者的寫作目的所在,讓學生們分析和體會,從靈魂上受到洗滌、沐浴和凈化,達到學詩的至高境界進而教書育人,才是我們的教育之本。讓學生們與詩詞的內(nèi)涵共鳴,和詩人一起為祖國的大好河山自豪,為祖國富強統(tǒng)一而奮斗,經(jīng)營堅守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園,感受親情、友情、愛情的珍貴和美妙……讓學生的心靈得以成長和放飛!這些詩詞不只是口頭背會了,它已經(jīng)銘刻在學生的心靈深處,讓他們受用一身,不妨把這種背誦方式叫“靈魂深處記憶法”。
四、花樣背誦,鼓勵創(chuàng)新,快樂心靈
花樣朗誦讓學生樂在其中,花樣背誦也能快樂著學生的心靈。背誦時,我們讓群體和個體都有展示的空間和舞臺,給學生創(chuàng)造不甘示弱、陶醉其中的氛圍,鼓勵他們創(chuàng)新背誦,并注意及時復習和回憶,一定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具體說來:凡是要求學生會背的,教師都應該提前會背,在分析詩詞時、在指導背誦時,現(xiàn)身說法,就有榜樣的巨大作用;全班齊背、分組背、指名背、推薦背、自告奮勇背、競賽背交替進行;學生在背誦時也可以像朗讀時給提供音樂伴奏追求唯美;多給學生們鼓勵的目光、語言和掌聲;鼓勵他們嘗試創(chuàng)新記憶和背誦,如用RAP(說唱)藝術(shù)、流行歌曲的曲調(diào)等去重新包裝我們的詩詞;有少許已譜好曲的著名詩詞,如《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武陵春》等,干脆就讓學生學會唱,背誦已不在話下了……這種方式暫且叫“快樂記憶法”。試想,當我們的學生津津樂道、出口成章的不再是流行歌詞、廣告語,取而代之的是古詩詞名句,如“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又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再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尮旁娫~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心靈成長的力量,意氣風發(fā)的面對學習和生活,古詩詞教學的力量不為我們驚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