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花
〔關鍵詞〕 作文教學;教學策略;教學思想
〔中圖分類號〕 G633.3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07—0091—01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所在。作文教學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激發(fā)學生的作文激情,消除學生“談寫色變”的恐懼心理,讓學生樂于寫作,大膽寫作,并為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設情境,搭建平臺,提供機會,讓學生多寫,寫活,寫真?!傲帧弊魑慕虒W策略,就是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fā),關注每個學生,以學生樂于寫作、大膽寫作為前提,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就是指學生樂于寫作,喜歡寫作,主動參與寫作,這是寫作的前提。而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離開閱讀,學生對事物的表達將是枯燥無序的。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寫作也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教師要立足于閱讀課教學,利用對教材所選美文的欣賞,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積累寫作的素材;也可通過成立寫作興趣小組、文學社,給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作品的平臺,提供交流作品的機會。讓學生盡可能涉獵多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寫作中體驗到無窮的樂趣,激起寫作激情,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寫作。
二、勇
大部分學生往往是“談寫色變”,對寫作懷有一種恐懼心理?!坝隆本褪且掠趯懽鳎竽憣懽?。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舒展開放的寫作平臺,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激情,發(fā)掘他們的潛能,強化他們的內(nèi)驅(qū)力,使他們深刻意識到寫作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審美活動,是展露心靈、張揚個性的精神活動,這樣,學生就會大膽去寫,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逐漸增強寫作勇氣。
三、多
量變可以引發(fā)質(zhì)變。多說、多寫是寫作成功的關鍵。教師必須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發(fā)言,并經(jīng)常尋找一些沒有定論的話題,讓學生進行辯論,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寫起作文來也就思如泉涌,文暢語順了;教師必須在指導、督促學生完成各個學段的寫作計劃的同時,鼓勵學生寫日記、周記等,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寫作習慣。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全面的對話氛圍,要讓學生有話可說,讓學生與大自然對話,投身自然、感受自然、親近自然;與自我對話,發(fā)現(xiàn)自我的煩惱、自我的快樂、自我的價值,并暢想自我的未來;與社會對話,體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學會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尊重自己、珍惜生命,形成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學生完成了一定的寫作量,就會達到由量到質(zhì)的飛躍,逐漸提高寫作水平。
四、活
“活”既指活寫、寫活,又指活批、活改。學生每天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教師應引導學生表達不同的思想;教師對學生的作文不做苛刻的限制,不刁難,不設卡,放手讓學生去寫,放棄種種束縛,讓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自由表達,以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主性?;钆?、活改就是指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處理形式要靈活多樣,做到自批自改、互批互改、組內(nèi)批改、教師批改、教師范評相結(jié)合。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五、真
作文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寫照,是生活中情感的流露與表達。寫作是一個作者與自我、作者與自然、作者與社會對話的過程。這是一種心靈對話,只有真才能打動讀者。教師要教育學生端正寫作態(tài)度,鼓勵學生說真話,讓學生切忌無病呻吟,為寫作而寫作。要鼓勵學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六、新
“新”就是創(chuàng)新,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發(fā)展,才能進步。創(chuàng)新寫作,內(nèi)容上要求善于取材,巧于提煉,精于立意,即擁有主體的自得之見、自然之情與自在之趣;語言上善于靈活地運用各種表現(xiàn)手法,善于用自己獨特的語言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能夠創(chuàng)出新鮮活潑的語言形式,或含蓄、或幽默、或典雅;形式上不拘一格,不受傳統(tǒng)文體以及表達方式的限制,或敘述、或描寫、或議論、或抒情,任意馳騁,揮灑自如。同時,教師還要轉(zhuǎn)變評價觀念,遵循“貴在發(fā)展”的指導思想,以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