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媛媛
(上海電力學院 外語學院,上海 200090)
旅游文化及相關概念思辨
任媛媛
(上海電力學院 外語學院,上海 200090)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更是旅游業(yè)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基礎,其在旅游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對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多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明顯存在人為性與泛化性,造成了旅游文化研究的混亂局面,極大地阻礙了旅游學術研究的進步。鑒于此,亟待對旅游文化概念進行清晰的思辨。在總結分析前人對旅游、文化、文化學、文化資源、旅游文化資源、旅游文化產品等相關概念的基礎上,認為旅游文化的概念應以旅游活動本身為主體來界定,因此,以旅游活動為核心而形成的一切文化現(xiàn)象和關系都可稱之為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概念;思辨
旅游業(yè)的靈魂是文化,不存在文化的旅游業(yè)毫無生命可言,因此從廣義上講旅游本身即是一種文化活動。也就是說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性是公認的,無可爭議的。究其原因是因為文化是一個極為廣泛的概念,無法否認“文化是一個各學科交叉起來的綜合性的意識形態(tài)”[1]。但多年以來,人們對旅游文化的概念卻難以取得一致的認識,學者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闡釋,旅游文化的概念較為混亂,這無疑對旅游文化的研究是不利的,因此,亟待對旅游文化及相關概念進行辨析、定義。
何為旅游?不同時期、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有著不同的認識。以世界旅游組織對旅游的定義為例:1980年的定義為:旅游“是指人們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的目的,或者出于導致實現(xiàn)經濟、社會、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個人發(fā)展及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與合作等目的而作的旅行活動?!保?]421991年的定義為:“旅游是一個到慣常環(huán)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停留期在一定時間之內,且旅行的主要目的不是通過從事某項活動從被訪問地獲取報酬的人的活動?!?995年的定義為:“旅游是人們離開慣常居住地,到一些地方的旅行和連續(xù)停留不超過一年的休閑、商務或其它目的的活動?!保?]世界旅游組織在十幾年內,三次重新界定旅游概念說明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旅游的定義也需要不斷完善。如今,旅游的概念定義雖多,并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分類,但總體看來,都是從旅游者、旅游供需關系及旅游綜合現(xiàn)象三個角度的定義。各自所站的視角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例如,上文所述世界旅游組織對旅游的三個定義,更多是出于統(tǒng)計上的需要,從旅游者的角度給出的定義。而從供需關系給出的定義,可以說更多是從經濟學角度考慮的,包括了旅游者和旅游業(yè)的內容,亦不乏其合理性。
但筆者認為旅游概念應該是既能反映旅游的本質屬性,同時又是宏觀的、能包括這一領域各種現(xiàn)象的表述。從現(xiàn)代旅游的實際情況來看,僅從旅游者角度定義旅游,就是簡單地把旅游者的活動當作旅游,忽略了旅游的其它重要內容。因為旅游者只是為滿足其精神與物質需求而離開其慣常居住地,前往異地進行短暫逗留旅行的人。既無法包括旅游業(yè)的全部,更無法包括旅游所涉及到的其它內容;從供需關系定義旅游,雖然包括了旅游者和旅游業(yè)的內容,但仍不能完整地概括旅游的全部實際內容;而從旅游綜合現(xiàn)象來定義旅游,則包括了旅游者、旅游業(yè)、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活動及各類人群相互作用對人文與自然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應當說是比較全面的。綜合上述分析,作者以為還是從旅游綜合現(xiàn)象來定義旅游比較合適。雖然現(xiàn)今從旅游綜合現(xiàn)象給出的定義未必全面、合理,如著名的“艾斯特”定義:“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現(xiàn)象和關系的總和?!钡怯捎谒漠a生早、影響大,而過于寬泛,以至于對后來旅游定義的泛化產生了不良影響。難怪有人說它是“看起來很全面,其實不中用,是個包羅萬象的大雜燴?!迸u者認為它寬泛,自不無道理,但批評者為旅游下的定義:“旅游是人們以消遣、審美等精神愉悅為主要目的,到日常生活環(huán)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和逗留的各種身心體驗,它是人們的一種短期(連續(xù)時間不超過1年)異地休閑生活方式和跨文化交流活動?!憋@然又有欠全面,因為他們又回到了從旅游者角度定義旅游的老路。當然抓住了旅游者“異地暫時性的愉悅體驗”[4]特征,是值得肯定的。筆者在總結前人旅游定義的基礎上,認為旅游是人們主要為消遺、審美、享受等目的,離開常住地,到異國他鄉(xiāng)短期進行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各種現(xiàn)象和關系的總和。
1.文化
文化實在是一個太大的概念,以至于多少年來對它的爭論幾乎沒有停止過,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它進行界定,甚至同一個角度都得出不同的結論。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的文化概念至少有160多種,有宏觀的,有微觀的,有廣義的,也有狹義的,眾說紛紜,各從所是。筆者贊同中國文化大師張岱年先生的定論,即“凡超越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及其結果,都屬于文化;或者說‘自然的人化’即文化”[5]4。以此看來從有人類以來,絕大多數(shù)的活動及其成果都是文化。
2.文化學
雖然有學者認為:“只有到20世紀20年代在英美出現(xiàn)了人類文化學之后,文化才成為一門學科的獨立研究對象?!保?]但這種說法實在值得商榷,因為多少年來人們對文化的研究,有哪一位不是將文化看作某一門學科的獨立研究對象進行的呢?只不過人們沒有專門設立某個文化學科的名稱罷了。事實上,除了專門的文化理論研究外,其他任何對于文化的研究都必然、也只能是對某一領域、某一學科、某一方面的研究,英美人類文化學的出現(xiàn)只是將文化學在某個學科體現(xiàn)出來而已,并不是說在此之前就無人研究人類文化學的內容。文化學在許多學科成為一門獨立的研究對象是符合文化研究規(guī)律的,但文化學本身恐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盡管多年來有不少學者都在呼吁建立文化學,也寫出了一些論文和論著,但終因文化涉及范圍太廣,至今文化學仍未建立起來。至于有沒有必要建立文化學科,有沒有可能建立文化學科,這要看各學科自身文化學的發(fā)展而定。即使文化學真的建立起來,它不可能也不應該和許多其它學科是平行的,而應該像哲學一樣成為各學科的指導科學。
1.文化資源
如前所述,“凡超越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及其結果都屬于文化?!蹦敲?,自有人類在地球上繁衍活動至今,所有一切與人類有關的都是文化,都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因此,一切人類的寶貴資源都是文化,也都是文化資源。
2.旅游文化資源
人類的新文化是文化資源與創(chuàng)新思維結合的產物,也是人類進步的強大動力和寶貴財富。旅游文化資源不僅是文化資源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也是旅游資源的重要內容,具備雙重特性。旅游文化資源首先具有文化資源的性質,同時又是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文化資源不同的是它只局限在旅游資源的范圍內。既然“凡能夠吸引旅游者產生旅游動機,并可能被利用來開展旅游活動的各種自然、人文客體或其它因素,都可稱為旅游資源”[7]13-16。因此可以說,只要能夠吸引游客并產生旅游動機,且可以利用其來開展旅游活動的任何有形、無形、自然或人文的文化內涵,都可以稱之為旅游文化資源。
3.旅游文化產品
資源不等于產品,之所以在此要對旅游文化產品這一概念進行辨析,是因為有人認為:“旅游文化是廣泛存在于旅游活動中的,由專業(yè)人員挖掘或設計出來,滿足旅游者特定需要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產品。它具有區(qū)別于一般文化的獨特形態(tài)和表現(xiàn)方式”[8],將旅游文化看作產品。那么旅游文化究竟是不是產品呢?這就涉及到旅游產品這個概念。旅游產品首先具有一般產品的屬性,即是滿足人們需求的載體。同時也具有自己的屬性,即是由旅游經營者為滿足旅游者特定的需求所生產或開發(fā)的有形物質產品和無形旅游服務的總和。上述學者既然已提出了“旅游文化是廣泛存在于旅游活動中的”,為何又是“由專業(yè)人員挖掘或設計出來,滿足旅游者特定需要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產品”呢?如果旅游者是到完全沒有開發(fā)的地區(qū)去旅游,難道說就沒有旅游文化了嗎?即使是到人為開發(fā)的旅游景點、景區(qū),每個人對它們的認識也不盡相同,難道說這些就不是旅游文化了嗎?認為“旅游文化是廣泛存在于旅游活動中”,這一點沒錯,但存在于旅游活動中的旅游文化就都是產品嗎?如果只有旅游產品中具有的那一部分文化才算旅游文化,那不就成了旅游產品文化了嗎?我們可以講旅游產品中包含著旅游文化的成分,但如果說旅游產品便是旅游文化,顯然是以偏概全,一葉障目。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旅游文化絕不是旅游與文化的簡單結合,也不是旅游文化資源可以替代的,更不是旅游文化產品,它是廣泛存在于旅游活動中的文化,應該說是一個極為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
當今,國內對于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可謂見仁見智,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以旅游客體(旅游資源)為界定主體要素,這也是國內較早的一種認識。如:晏亞初認為:“旅游文化,是根據(jù)發(fā)展旅游事業(yè)規(guī)劃和旅游基地建設,以自然景觀(名山、名水、名城、名景)和文化設施為依托,以包括歷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內容,以文學、藝術、游樂、展覽和科研等多種活動形式為手段,為國內外廣大旅游者服務的一種特定的綜合事業(yè)?!保?]馮乃康也指出:“在關于旅游文化的解說中,普遍認為,旅游文化主要是指旅游客體,即旅游資源中的人文資源。”[10]
(二)以旅游主體(旅游者)為界定主體要素。如:沈祖祥認為:“旅游文化是一種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統(tǒng),是旅游者這一旅游主體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條件,通過對旅游客體的能動的活動,碰撞產生的各種旅游文化現(xiàn)象的總和。”[11]16李學江認為:“旅游文化就是旅游者旅行、游樂引起的一系列文化現(xiàn)象,是旅游者離開居住地旅行、游樂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物質、制度、精神、行為文化成果的總稱。”[12]
(三)以旅游活動本身為主體界定要素,持這一類觀點的人較多,但對旅游活動本身的主體要素存在認識上的差異,所以對旅游文化概念的認識也不盡相同。如:喻學才認為:“所謂旅游文化,它指旅游主體和旅游客體之間各種關系的總和。”[13]這是將旅游主體、客體看成旅游活動的主體要素。馬波認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在旅游消費或服務服務過程中所反映、創(chuàng)造出來的觀念形態(tài)及其外在表現(xiàn)的總和,是旅游客源的社會化和旅游接待的社會文化通過旅游者這個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過程和結果”[14]37。這實際是將旅游主體和旅游介體作為旅游活動的主體要素。于行行認為:“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由旅游者、旅游從業(yè)人員和當?shù)鼐用窆餐瑒?chuàng)造的、不斷變化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保?5]這是將旅游主體、介體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看作旅游活動的主體因素。謝貴安認為:“旅游文化是人類文化在旅游中的普遍顯現(xiàn)?!薄皬穆糜挝幕娜^程來看,旅游文化又包括旅游主體(旅游者)、旅游中介體(旅游制度和企業(yè))、旅游客體(旅游對象)和旅游社會環(huán)境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文化”[16]13。這是將旅游主體、客體、介體和社會環(huán)境作為旅游活動的主體要素。當然,也有直接將旅游活動看成是一個整體的認識。如,郁龍余認為:“旅游文化是指與人類旅游活動緊密相關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蓖醯聞傉J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動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現(xiàn)象和文化關系的總和?!保?7]
(四)將旅游文化界定為旅游產品。如前文所舉。也有把旅游文化作為一個純粹概念來理解的,如,郭栩東就認為:“旅游文化是一種概念而不是一種現(xiàn)實。它是過去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思想,并且與旅游目的地的政治文化密切結合的表現(xiàn)形式。作為一種概念旅游文化不斷地體現(xiàn)著一種矛盾:一方面,它吸納了一種均質化的政治議程,暗示生活在一個特定旅游地(場所)的人以相同的總體方式活動,并為一個(旅游目的地)群體劃出界限來確定該群體的身份。另一方面,如果仔細觀察被描述者的行為模式,便會發(fā)展這些模式其實并非真的可以劃出界限。”[18]
同界定旅游概念一樣,由于人們認識的角度不同,對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各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主要從旅游客體即旅游資源的角度考慮旅游文化概念,缺少了旅游主體及其它因素,顯然不完整。而主要從旅游主體,即旅游者的角度考慮旅游文化概念,那么似乎旅游中的其它因素都是被動的,恐亦值得商榷。筆者認為,旅游文化概念以旅游活動本身為主體來界定比較合適,應當將旅游看成一個整體,因為從最為核心和本質來看,旅游就是一種文化活動,一切旅游文化都是以旅游活動為核心形成和體現(xiàn)出來的。所以筆者比較贊同王德剛給出的概念,即“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動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現(xiàn)象和文化關系的總和?!敝劣谟腥伺u這種“總和”論忽視“定義是為了研究的需要,而根據(jù)一個‘包羅萬象’的定義,是很難確定具體研究內容的,結果是無從下手,或者是‘四處下手’,將許多似是而非的項目收羅了進來”[19]。講這樣的概念“包羅萬象”,正說明它有概括性,它的研究范圍離不開旅游活動,何以講對它的研究內容“無從下手”或“‘四處下手’,將許多似是而非的項目收羅了進來”呢?一個概念只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就具有了它的指導意義。至于詳細具體的研究內容,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都在概念中表述出來。
現(xiàn)在學者們對旅游文化概念的爭論,實質上還是一個認識角度的問題。比如,沙向軍認為:“旅游文化的全部意義在于文化交流,凡是體現(xiàn)交流這個最終和最核心現(xiàn)象和價值的各種內生和外化形態(tài),才是旅游文化?!保?0]正是從文化交流這一角度,該學者不僅將“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生活文化、山水建筑文化諸類形態(tài)”的文化排斥在旅游文化之外,甚至不承認“旅游資源文化”“旅游企業(yè)文化”屬于旅游文化的研究范疇。但如果旅游文化的研究拋棄了這些研究內容,那也就失去了旅游文化的實質性和完整性,它對旅游活動的意義又該如何呢?
至于將旅游文化看作“是一種概念而不是一種現(xiàn)實”的認識,更值得商榷。既然旅游文化是一個純粹的概念,那對它的研究又有什么意義呢?有人主張:“在給旅游文化下定義時,一個基本的原則是:狹義的角度。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準確限定其研究內容從而將研究推向深處而不是泛泛而談或者談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保?9]然而,前文已談到文化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概念,旅游文化雖然被限定在旅游活動的范圍之內,但它仍涉及到相當廣泛的內容。這些文化內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如果僅僅將旅游文化研究限定在某些方面,勢必割裂這些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
筆者認為概念應從宏觀角度來界定,但是對其內容的研究宏觀與微觀的角度都要涉及。誠然,有人會講這不利于旅游文化學的建設,但關鍵的問題是現(xiàn)在有沒有必要建立旅游文化學及建立旅游文化學的條件是否已經成熟?縱觀現(xiàn)實,問題真正的核心并不是是否建立了旅游文化學會對旅游文化研究有多大影響,而是,應當將目前人們的一些不正確的和有偏差的認識逐步糾正和扭轉過來。例如:時至今日,雖然學術界已經對旅游文化與文化旅游、旅游文化與歷史文化和旅游文化與文化旅游資源及旅游文化與文化旅游產品等概念和關系進行了研究分析,但仍有不少人將其混同起來,這不僅會造成旅游文化研究的混亂,尤其不利于旅游教育,因此,盡快改變現(xiàn)狀是當務之急。至于旅游文化具體的研究內容有待深入摸索,目前旅游院校開設旅游文化課,可以以旅游文化知識的形式出現(xiàn),也許這樣更有利于旅游文化學的建立。
[1]趙平之.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全國討論會綜述[J].社會科學,1985(1):41-42.
[2]李天元.旅游學概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3]韓春鮮.旅游概念詮釋[J].經濟地理,2006(12):115-118.
[4]曹詩圖,鄭宇飛,孫天勝.旅游概念新思辨[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8):385-388.
[5]張岱年,方克立方.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6]劉躍進.文化就是社會化[J].北方論叢,1999(3):46-54.
[7]甘枝茂,馬耀峰:旅游資源與開發(fā)[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8]桓占偉.旅游文化及其主流研究反思——基于旅游文化概念的分析[J].人文地理,2007(4):72-76.
[9]晏亞初.旅游文化管見[N].中國旅游報,1987-07-29.
[10]馮乃康.關于旅游文化概念的探討[J].旅游研究與實踐,1991(2):14.
[11]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論[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2]李學江.旅游文化論[J].東岳論叢,2004(11):85-87.
[13]喻學才.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63-70.
[14]馬波.現(xiàn)代旅游文化學[M].山東:青島出版社,1998.
[15] 于行行.旅 游文化的 界 定與特征 [J].甘 肅 農 業(yè),2005(11):101.
[16]謝貴安.旅游文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7]郁龍余.論旅游文化[J].旅游學刊,1989(4):61-63.
[18]郭栩東,傅吉新.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種概念的理解[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8):389-393.
[19]晏鯉波,莊興成.旅游文化研究述評[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7(2):143-146.
[20]沙向軍.旅游文化再考察[J].旅游學刊,1997(4):12-15.
Discrimination on the Concept of Tourism Culture and Related Concepts
REN Yuan-yu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Shanghai 200090,China)
Culture is the soul of tourism,but also the basis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in tourism is undeniable.But,the concept of tourism culture research has been inconclusive,which causes the mess of tourism culturalstudy,and interferes with the progress of tourism study greatly.The paper summarizes,and analyzes previous tourism,culture,cultural studies,cultural resources,and tourism and cultural resources,tourism culture products.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oncept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tourism activities should be defined itself as the main body.Therefore,all the cultural phenomena and relations around the tourism can be called tourism culture.
tourism culture;concept;discrimination
K244
A
1005-6378(2012)05-0141-04
2012-06-23
任媛媛(1977-),女,山西太原人,上海電力學院外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文化與管理。
[責任編輯 侯翠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