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龍
(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南 南陽 473000)
目前,正在進行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將雙語教學列為評價學校教學建設與改革的一項重要指標,國內高校紛紛進行雙語教學的實踐。在這一過程中,一些重點院校由于具有資源上的優(yōu)勢,雙語教學進展順利、效果良好。相比之下,地方院校在開展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則存在較多問題。
雙語教學是用非母語(在我國主要是指英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開放和競爭的國內環(huán)境使我國高校開展雙語教學成為一種必然,然而不同高校校情不同,如果不根據(jù)自己學校的具體情況樹立明確的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實施步驟,盲目跟風,必然難以收到預期效果。在實踐中可以看到,一些重點院校積極穩(wěn)妥、有步驟地開展雙語教學,收效顯著。如清華大學開設的1000多門課程中大部分課程(包括作業(yè)和考試)采用英語授課,500多門核心課程采用國外名牌高校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1]。而一些地方院校為了迎接評估或建設精品課程,甚至為了同兄弟院校攀比,在教學資源匱乏的條件下盲目開設雙語課程,不對課程進行論證分析,只求數(shù)量不求質量,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一方面,相比較重點院校,地方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薄弱,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這導致學生對雙語教學難以適應。另一方面,地方院校普遍存在大學英語語言教學與雙語教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大學英語課程選取的教學資料多以日常生活、文學題材為主,很少與專業(yè)相關;公共英語課教師與雙語課教師分屬不同院系,缺乏溝通和交流;很多學校大學英語課程在第四學期結束,而學生到第六或第七學期才開始專業(yè)課程的雙語學習,極大地影響了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
目前,雖然地方院校一些中、青年教師具有碩士、博士學位,但絕大多數(shù)沒有出國和外語專業(yè)學習經歷。大部分專業(yè)課教師的英語能力不強,而雙語教學對教師外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口語和寫作能力要求很高。所以,精通外語的人不懂專業(yè),而懂專業(yè)知識的教師其外語水平,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相對較弱。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送出去”和“引進來”,即選拔優(yōu)秀的專業(yè)課教師去國外進行短期培訓,聘請外籍教師或在國外獲得相應學位的教師開展雙語教學。但對地方院校來說,受資金、知名度等限制,無論是“送出去”還是“引進來”都存在較大困難。
由于我國雙語教學尚處于實驗和摸索階段,沒有成熟的模式可以遵循,每個人對雙語教學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認為雙語教學應該選擇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講述,這樣可以解決在英漢混用時學生因為理解困難而放棄接受英語信息只聽漢語的問題;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英漢混用,但在英漢占多大比例上又形成不同看法。這不同的做法,使得教學效果難以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衡量。另外,采用雙語教學模式后,多數(shù)專業(yè)課的授課時數(shù)并沒有相應增加,教師為了能讓學生理解和接受所講內容,勢必會放慢教學進度,但教學計劃又必須完成,這常使雙語課教師無所適從,最后不得不倉促結課,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地方院校很少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專門的雙語教學研究,制定規(guī)范化的標準,使雙語教學的深入開展受到影響。
雙語教學課程的設置應考慮教學對象、就業(yè)去向、課程性質等因素。學生所學專業(yè)及其就業(yè)去向影響了職業(yè)性質,而職業(yè)性質決定了學生為達到就業(yè)要求必須掌握的知識是否需要通過雙語教學獲得;課程本身適合雙語教學的程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課程國際化的特點越強、涉外的東西越多,就越適合實施雙語教學。另外,起源于國外、發(fā)展較完善、國際通用的基本理論類課程可以考慮開展雙語教學,如市場營銷、經濟學、管理學等。這些源自英語國家的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時間較長、水平較高,相關教育開展也比較成熟,其完整的學科體系、課程設置都是我們要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雙語教學可以更為直接地學習專業(yè)知識,同時也為追蹤相關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2]。
我國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弱勢較明顯,再加上民族文化的保護及地區(qū)之間的差異,都增加了在我國實行雙語教學的難度。地方院校實行雙語教學應采用不同模式。目前,普遍存在的雙語教學模式有沉浸型雙語教學、維持型雙語教學和過渡型雙語教學3種。
結合地方院校雙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從過渡型雙語教學開始,逐漸向維持型雙語教學和沉浸型雙語教學過渡是比較好的選擇。沉浸型雙語教學模式多見于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和地區(qū),如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當前地方院校不適合把它作為追求的目標,但可以作為一種發(fā)展方向。維持型雙語教學模式在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還難以完全應用,可以作為地方院校雙語教學發(fā)展中期的主要模式。而過渡型雙語教學模式,對絕大多數(shù)地方院校而言是比較現(xiàn)實的雙語教學模式,可以以此為起點,在不斷摸索和總結的過程中逐步向更先進的模式發(fā)展。
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實現(xiàn)師生互動、教學相長非常重要。為此,不僅要追求雙語教學的“形”,更要注重雙語教學的“神”,可以借鑒國外高校的一些教學方法豐富雙語教學課堂。如國外高校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很注重可能影響教學效果的各種因素,除常規(guī)的教學設計外他們還注重課堂管理(包括營造溫馨的課堂氛圍、高度激勵學生、高效利用課堂時間等),完備的教學手段(視聽覺課件和有趣實用的課件、簡明扼要的教案等),及一些非教學因素(如教師的授課熱情、與學生恰當?shù)难凵窠涣鳌⑸鷦拥闹w語言、適當?shù)卦诮淌依镒邉拥龋?/p>
在課堂教學模式設計上,也可以借鑒國外高校為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采用的一些方法。如采用學生團隊成就區(qū)分模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由不同水平、不同性別的學生組成,當教師講解完課程內容后,各小組分別討論,直至確信每個成員都掌握了課程內容,然后對每位學生進行單獨測試,并將其成績匯總形成小組成績與其他小組成績進行比較),切塊拼接模式(教師將課文切塊,由學生分組閱讀,然后各組對其他組進行教學,教師根據(jù)各組設計的試題對全班進行測試,并由出題組閱卷,向全班公布結果),小組調研模式,合作預習模式等。
考慮到地方院校的實際情況,雙語課教師可采用自我培養(yǎng)方式。學校可以制定政策,激勵教師自我培養(yǎng)和提高;將雙語教學納入到學校辦學思想和戰(zhàn)略發(fā)展計劃中,統(tǒng)籌安排,合理規(guī)劃,從政策和資金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如積極支持與資助教師和學生在國外雜志發(fā)表文章,參加國際會議;為教學中進行雙語教學的教師設立專項津貼,并購買大量的教輔和英文資料,方便教師與學生科研和學習。在這方面河南科技大學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該校為調動廣大教師開展雙語教學的積極性,積極鼓勵非語言類課程教師進修或培訓,在課時津貼的發(fā)放上按標準學時的兩倍計算,充分調動雙語課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改革項目立項中,學校將雙語教學改革作為優(yōu)先支持項目,雙語教學課程以教改立項的形式進行建設,不斷提高雙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在各種教學評估和獎勵評選中,也將雙語教學改革成果作為重要依據(jù),以促進雙語教學的積極開展[3]。
教學管理部門應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制定雙語教學標準,包括雙語教學目標、雙語教師資格認定、雙語教材、雙語教學過程管理以及雙語教學評價等。
針對不同專業(yè)的教學目標,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有目的、有計劃地規(guī)劃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雙語課程體系,制訂切合實際的教學計劃,適當增加雙語課程課時數(shù),形成4年不斷線的課程結構和較穩(wěn)定的教師梯隊。
定期舉辦不同層次、不同科目雙語課教師研討會,定時總結、交流教改經驗,探索提高教學質量、水平的途徑。
為促進地方院校雙語教學的發(fā)展,應扭轉師生傳統(tǒng)觀念,變“為學英語而學英語,考英語而學英語”為“為用英語而學英語,在用英語中學英語”。一方面,不斷改進英語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強化聽、說訓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在教材的選擇上應注意選取能反映科技發(fā)展前沿的文獻,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有關專業(yè)英語的感性認識。公共英語課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一些與學科相關的英文聽力及閱讀材料,同時還要不斷地探索研究,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編寫相關的大學英語教材[1]。在課程安排上可以把公共英語課程與雙語課程集中在某一個時間段,先上公共英語課,緊接著上雙語課,充分利用公共英語課營造的氛圍,順利進行專業(yè)課程的雙語教學。
在國外,各高校的雙語教學研究和交流已經走上了良性發(fā)展的道路,相比之下,國內高校對雙語教學的研究和論證還處于起步階段。地方院校開展的雙語教學基本上處于“單打獨斗”狀態(tài),不僅學校之間缺乏交流合作,甚至學校內部也很少進行集體研討,這非常不利于雙語教學水平的提高。應積極在學校內部和各兄弟院校間開展雙語教學的交流和研究工作。學??梢杂杏媱澋仄刚堃恍┲髮W的雙語教學專家到校聽課、評課,進行具體指導,以推動本校雙語教學質量的提高[4]。各校間可以聯(lián)合定期舉辦研討會,就雙語教學實踐進行交流、研究,共同提高教學質量。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有必要成立雙語教學管理及研究中心,全面負責雙語課程的開發(fā)、組織、實施和評估等工作,并對院校的雙語教學工作進行指導,促進本地院校雙語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1]范頭姣,吳燁,唐英.高校雙語教學實施中的困境及對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5):223-224.
[2]王蕾.高職經濟管理專業(yè)雙語教學實踐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6):65-66.
[3]蘇娟華.高校雙語教學的探討與實踐——以河南科技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2009(1,2):128-129.
[4]趙正堂.大學本科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09(12):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