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杭葉
(浙江省奉化市中醫(yī)醫(yī)院,浙江 奉化 315500)
潰瘍性結腸炎(UC)屬中醫(yī)學“泄瀉”“痢疾”范疇,每因感受外邪、脾腎虛損、脾胃運化功能障礙、小腸受盛、大腸傳導失常而發(fā),多屬脾腎兩虛、虛中夾實之證;溫腎補脾,固本祛邪是治療腸炎的基本法則?,F(xiàn)將本病護理的有關內容簡述如下。
飲食以高熱量、易消化、多維生素、少纖維素、清淡為原則。暴發(fā)型與急性發(fā)作期患者給予無渣半流質飲食,嚴重者禁食,給予靜脈高營養(yǎng),忌生、冷、硬、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多纖維素的蔬菜水果,牛奶和乳制品。觀察腹痛的特點和性質,注意全身情況。如腹痛性質突然改變,同時伴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應注意是否發(fā)生大出血、腸梗阻、腸穿孔等并發(fā)癥,應立即報告醫(yī)師,準備進行急救。觀察腹瀉的次數(shù)、性質,便后用溫水清潔肛門,肛門有潰瘍者局部涂抗生素軟膏。本病纏綿難愈,治療中偶有反復,應及時作好心理護理,與患者經常溝通,加強心理鼓勵,使其正確認識疾病,積極參與到自身的治療中去,保持七情調和,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謴推诨颊咦⒁怙嬍痴{攝,合理按排休息與活動。慎飲食,忌煙酒,忌生、冷、硬食品及不潔食物。
2.1 濕熱蘊結證 癥見腹痛,腹瀉,里急后重,黏液樣便,時有肛門灼熱感,反復發(fā)作,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宜清熱化濕,理氣止痛。護理:(1)患者臥床休息,減少活動;(2)飲食清淡少渣,嚴禁飲酒,忌食煎炸,生冷刺激食物;(3)腹瀉頻繁者,用萸香散敷臍,每取2~3 g,置臍眼上,每晚熱敷 30 min;(4)便后用溫水清洗肛門,保持清潔衛(wèi)生,局部有潰瘍者涂用抗生素軟膏。
2.2 脾腎兩虛證 癥見腹痛,腹瀉,年久不愈,腹中隱痛,五更即瀉,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細弱。治以健脾溫腎佐,以澀腸止瀉。護理:(1)藥宜平煎,溫服;(2)注意休息,保暖,防止外邪侵入;(3)腹痛時局部可予熱敷,切勿受涼;(4)針刺足三里、天樞、脾俞等穴,以調理脾胃功能。(5)以補中益氣湯合桃花湯加減以升提舉陷。
2.3 肝旺乘脾型 癥見腹痛,腹瀉,每遇情志緊張或激動后發(fā)生,痛則欲瀉,瀉后痛減,伴胸脅脹痛,脘悶納呆,舌薄白,脈弦細。治以抑肝扶脾。護理:(1)作好情志護理,如排泄法、音樂療法;(2)保持病室安靜,避免刺激,使其精神舒暢;(3)腹痛腹瀉甚者暫禁食12~24 h,按醫(yī)囑給予解痙藥,靜脈高營養(yǎng),待癥狀緩解后再酌情進食面條、稀飯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4 血瘀腸絡型癥 見泄瀉不爽,腹痛有定處,按之痛,面色晦滯,舌邊有紫斑或色暗紅,脈弦澀。治以健脾活血化瘀,理腸通絡。護理:(1)作好晨、晚間護理,滿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2)注意觀察有無便血,有可疑時送標本檢驗;(3)飲食宜溫宜軟,少量多餐;(4)可配合艾灸,取穴天樞、上巨虛、下巨虛等。
UC病變在直腸和乙狀結腸,是灌腸藥物可以達到的位置,故辨證給予中藥藥液保留灌腸能充分發(fā)揮藥物的療效,改善腸道的局部環(huán)境,促進腸黏膜炎癥的消除和病灶的修復。其用藥方法是:將中藥液濃縮后取50 mL用注肛器推注灌腸,每日1~2次,10 d為1療程,一般需要3療程。具體方以:(1)灌腸前20 min囑患者排空大便;(2)選擇18號肛管,以減輕對肛門及直腸的刺激;(3)患者取左側屈膝臥位,臀部抬高15 cm,肛管插入15~20 cm,注藥時速度要緩慢,手法輕柔和緩,推入藥液后,令患者臥床休息1~2h,以提高療效;(4)灌腸液的溫度37~39℃,接近體溫,避免不適感,且易于被腸黏膜吸收;(5)根據病情在灌腸藥液中加入適量錫類散、止血灌腸散,對腹瀉便血嚴重患者可加和氫化考的松。
UC除治療外,護理應注意飲食調攝,盡量限制食物纖維,不吃多油膩及油炸食品,忌食生蔬菜、水果及帶刺激性的蔥、姜、蒜等調味品,忌暴飲暴食而重傷腸胃,病情控制后可用紅棗糯米粥、百合粥、紫莧菜粥、薯蕷粥調理脾胃功能,以鞏固療效,飲紅茶、焦米粥湯等收斂飲料,平時注意勞逸適度,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及抗病能力,避免寒冷及精神刺激,保持樂觀情緒,有利于本病的康復和防止誘發(fā)。